编者的话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值此之际,《商学院》杂志特推出“聚焦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邀请20位中经传媒智库专家一道“观中国经济大势,寻创新发展良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唐芳芳:举旗定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副主任丛晓男:中国如何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

二十大报告提到,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高凌云:如何巩固中国外资“量增质优”态势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和防疫抗疫成效扩大,中国吸引外资呈现出“量增质优”的良好局面,稳外资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曲玥:破解就业“两难”,青年群体应更关注什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不断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存在较大投资机会

经历了数十年的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水平获得了较大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国怎样抓住绿色金融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罗兰贝格合伙人刘波:怎样破解中国“卡脖子”技术难题?

统筹科技发展和科技安全,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自主化,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经济安全和其他安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健:中国外贸在全球市场转型中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未来中国外贸的重点工作在国内,显然是支持创新和提升服务,在双循环背景下,内外贸一体化仍然需要接受很多挑战。

埃森哲大中华区生命科学行业主管、董事总经理杨继刚:加速数字化进程,建立健全中国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

未来,受到人口老龄化趋势、慢病患者低龄化显现等影响,中国医疗服务需求会持续增长,高质量的需求将进一步涌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姜朝晖:推动教育公平,应怎样持续发力?

近年来,通过地方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在教育公平方面,有些工作成效非常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制度和技术赋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适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涉及老年人使用的APP或网站有新的功能上线,就应该考虑同步进行适老化建设。

人大重阳首席经济学家廖群:新基建的长、短期意义均不可估量

新基建正提供一个空前庞大的新投资领域,且其乘数效应又是如此显著,对于中短期稳定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胡宗彪: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服务业如何稳中求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稳定增长。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夷萍:2022年“缺芯”影响仍将持续,汽车业如何制胜长远?

中国本土厂商技术沉淀一般,稳定性、可靠性有待提升,尤其在高端芯片上仍待突破。

提振中国经济:紧要性、复杂性与策略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国亟需推进新措施来提振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