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曲玥:破解就业“两难”,青年群体应更关注什么?

原创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8-19/ 浏览次数:0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曲玥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不断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一方面新成长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群体规模较大;另一方面经济主体的活力尚需逐步恢复,企业用工需求总体偏谨慎。对此,需要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加快制定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防控、保市场主体的一般指导性原则和更多细则,发挥公共部门和公共资源对就业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吸纳缓释作用,完善教育的顶层设计以匹配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
 
国家统计局自2018年1月开始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2022年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其中16~24岁人口在3~6月的失业率分别为16%、18.2%、18.4%和19.3%,该群体的失业率长期保持高位。今年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再创历年新高,疫情形势反复,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大学生是人力资本较高的群体,其就业不充分或长期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损失更大,长期脱离劳动力市场导致其失去通过“干中学”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职业发展。
 
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高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增长不达预期。2022年上半年,珠三角、长三角等部分经济发达、招聘需求较高的地区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这些区域就业需求规模大,同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甚至可能裁员,因此毕业生等群体对应的新增招聘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当前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并且复杂,其中结合了中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和当前疫情影响下的周期性问题。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扩招等有效持续的人力资本积累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教育的相关顶层设计仍然薄弱,教育与未来经济发展以及就业需求需要深入匹配。高等教育改革滞后导致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质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突出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
 
此外,疫情仍在不断以新的形式对经济产生影响,叠加世界经济等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不可避免波及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带来较大影响。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部分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减少,企业稳岗压力有所加大。特别是就业吸纳能力大的部分行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行业复苏缓慢,恢复招聘需求还要有一个过程。
 
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技能水平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的不匹配矛盾突出。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和择业方式发生变化,更加倾向于稳定性强的岗位,报考公务员、寻求体制内岗位和继续考研等“慢就业”现象显现。倾向于保守的就业选择并不利于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和就业转换,被动继续升学导致人力资本专用性增强,未来中国人力资本体系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发展都将面临严峻挑战,也将损伤创新经济模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
 
针对当前的就业问题,政府需要合力发挥宏观经济政策、保市场主体的稳定举措、就业帮扶手段、教育的顶层设计等多方面措施。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变迁的经济发展的技能需求,青年人也需要关注自身的长期人力资本积累和理性的职业筹划。
 
首先,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善用政策杠杆发挥纾困作用,包括税费适当减免和缓交、社保上缴额度和时限弹性处理、鼓励给予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房租减免、薪资补贴等。综合用好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等政策工具,激励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吸纳就业。
 
其次,发挥公共岗位和公共资源的就业吸纳缓释作用。优先追加教育、科研领域等公共部门的招聘规模,探索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且匹配大学生技能的新兴领域。建立大学生离校后的服务体系,继续提供图书馆、自修室、就业指导等服务,为毕业生适应劳动力市场或继续升学备考提供稳定良好的环境。
 
再次,重振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一般来说,稳定、细致、具体的政策举措比不断变化、随时调整的举措更加有利于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开展。加快制定保市场主体一般的指导性原则和更多细则,给市场主体更多充分明确的预期和更加稳定的信心,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加快市场主体对就业的吸纳。
 
最后,完善教育的顶层设计以匹配经济发展和产业变迁的需求。面对快速变迁的技能需求,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在质量和内涵上都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包括优化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招生比例,统筹通识教育、专业性教育与技能性培训等在各阶段教育中的构成,瞄准未来发展需求。
 
除此之外,青年群体也应关注自身全生命周期的职业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不同于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未来的经济发展对于人力资本的创新型需求将加快提升。面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青年群体应更加理性关注自身长期人力资本的获得和职业发展。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