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建议汽车上牌流程线上化,明确汽车数据中个人信息界限

作者:赵建琳 朱耘 日期:2024-03-07 浏览次数:0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带来4份建议,内容分别涉及建设面向未来智慧交通的混合现实大科学装置、完善汽车数据产权立法、进一步推动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以及完善汽车消费环境,鼓励市场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等话题。其中有3份建议关乎汽车行业。
两会关键词:智慧交通

完善汽车消费环境:更便民、更公平

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是2023年我国促消费政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2024年该话题也继续得到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多次提到汽车,其中2024年的重点工作就包括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朱华荣观察到,当前汽车消费方面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消费者购买汽车上牌过程中,仍需提供零售发票、合格证的纸质版原件,导致无法实现线上远程办理。同时纸质资料线下流转时易发生破损、遗失、补开等情况,增加汽车消费全链条材料成本、流转成本、管理成本。

二是受制于相关法律法规、金融保险监管制度、各行业数据标准未统一、数据流通机制尚在制定等因素,数据流通并未真正实现。

三是部分城市限行、限购政策影响消费者车辆使用公平性;部分地方政府地产车补贴保护政策仍然存在,对外地汽车品牌消费不公平;大量老旧车缺乏有力度的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既不利于新旧车更新循环,又对用车安全和环保不利。

四是车险业务中间渠道多,各类保险中介、保险代理、经纪人等中间环节增加了保险费用成本,保费贵成为汽车消费者的一大痛点;消费者投保在不同保司、不同地区的保费不一致,导致消费者需要在不同保司之间进行人工比价,体验不佳。

围绕上述四点问题,朱华荣提出四项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一是建议推行汽车消费零售发票电子化,上牌办理流程线上化,实现便民流程办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二是建议审视、优化当前对数据流通有限制性因素的法律法规、监管要求,消除各行业、企业对数据流通的顾虑;建议加快数据流通平台搭建及机制完善,如数据授权、数据定价、收益分配、安全监管、合规交易等方面。

三是建议采取“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赋能下的智慧交通管理,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合理规划与建设,收取一定通行费的市场调节手段”等措施,替代行政管理手段,以此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消除部分消费者车辆使用公平性等问题;建议有序清理、破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为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环境;建议出台更有力度的“以旧换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老旧车更新换代速度。

四是建议推动车企与险企“总对总”合作,将保险业务线上化、去中间化,为消费者提供线上透明化、公开化、简洁化的自主投保渠道和比选方案;建议“总对总”合作推动车险市场产品创新,合作共享新的车险细分领域,共同储备核心技术,降低车险保费,提升客户用车体验。

明确汽车数据中个人信息的界限

随着汽车行业由“硬件主导”到“软件定义”的发展,汽车已由“单一工业品”向“新数智空间”产品的属性变迁。在智能网联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其产权需要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国家安全三者之间达成平衡。

截至目前,国家出台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数安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产权确立了部分概括性规定;近期欧盟生效的《数据法案》,确立了包括个人信息及非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要素流通利用的欧洲方案,试图为欧盟的数据自由流通和维护个人隐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不过,目前我国汽车数据中仍存在非个人信息边界模糊,权属不明等问题。比如《数安规定》仅明确了部分汽车数据为个人信息,未明确其他数据的性质;《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不属于个人信息,未明确整车厂对匿名化后数据可否使用;相关法律法规亦未对汽车数据中非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权属进行明确。

朱华荣指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非个人信息的边界模糊与权属不明,将不利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同时导致车企等不便对相关数据进行合法充分的处理和使用,不利于相关数据由“数据碎片”的分散化向“数据粮仓”的集约化转变,不利于技术和汽车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为此,他提出两点改善建议,一是明确汽车数据中个人信息的界限。车辆自身及零部件工况类数据,道路、天气等与外部环境有关的数据,无法识别到具体个人,应不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而车控类数据及应用服务类数据中的不同数据与个人的关联性存在很大差异,需要从立法层面进一步予以明确。二是建议进一步在汽车行业落实《数据二十条》规定的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立的数据产权规则,促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聚焦未来交通混合现实大科学装置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市场,伴生海量中国驾驶场景及用户数据,这对车辆被动安全、智驾安全、信息安全领域提出更多挑战。未来智慧交通系统中人、车(含自动驾驶汽车、传统人驾车、机器人、飞行器等)、路、云耦合,将伴生极复杂的交通场景恶性事故、大规模网络入侵与操控等新风险、新问题。

朱华荣注意到,当前各汽车强国均已建成或在建集成车、路、云全交通要素在环的未来交通混合现实大科学装置(大型驾乘模拟器),将前述问题在实验室环境中安全、可控的复现、分析与解决。我国在该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中小型装置重复建设,大型装置空白。重复低水平建设及研究造成资金、人力、时间等资源浪费,致使效率低下、技术分散,阻碍真正有价值的成果的出现;二是存量装置软硬件高度依赖国外供应商,自主可控欠缺,带来数据安全、技术安全、经济安全等风险。

朱华荣认为,研究并建设该大型科学装置有助于研究并形成芯片、OS、V2X、自动驾驶、AI算法、人形机器人等未来智慧交通重点领域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有助于筑牢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协同防护等关键技术;有助于加速中国全等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有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支撑国家国防及经济安全。

为此,他建议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以顶层设计推动大装置建设,具体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建议联合多方建立产学研用融通平台,依托平台共建共用国际领先的驾乘模拟大科学装置及配套软件库、场景库,填补国内空白;二是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规划,以保障资源投入。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