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东京梦华,演绎出怎样的商业之梦?

原创 作者:王敬雅 / 发布时间:2022-08-02/ 浏览次数:0

 
我们对于宋朝的很多认知,最早来自于《水浒传》和宋词,于是这个印象就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割裂:一方面,这个朝代官商勾结、民不聊生;一方面,这个朝代又柔风细雨、情意绵绵。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宋朝呢?
 
宋朝兼具了最好和最坏时代的所有特点,从内政外交上看,宋廷重文轻武,党争不断;但从人民生活水平上看,宋代商业发达,城市繁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史记载中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看看东京汴梁城的“华胥一梦”。


 
北宋都城开封


 
开封城的一大特点,就是坊市制度的瓦解。北宋东京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街巷式”格局,成为了热闹繁荣的商业街市。
 
北宋都城开封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郑庄公命郑邴在此筑城,取“开拓封疆”的意思,即开封。战国魏惠王迁都于此,名曰大梁。秦时设浚仪县,汉时属陈留郡,晋时属陈留国,东魏在此称梁州,北周名汴州,隋属荣阳郡,后来唐朝复置汴州,五代时除后唐外都在此建都。
 
后周世宗在原有的州城外扩建新的外城,北宋东京就形成了宫城、里城、外城三套城池的结构。南北较长,东西较短,形状呈不规则方形。三重城都有自己的护城河,这种设计并不常见。北宋统一后设有四京,即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归德府、北京大名府。其中政治中心沿用了后周的都城开封。当时的开封是漕运重镇,人口已经超过百万,工商业也很发达。
 
北宋东京城内有4条主要的河流经过,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五丈河、金水河、汴河和蔡河。因此,开封也被称为“四水贯都”。它们都是城市物资来源的生命线,其中汴河最为重要,漕运量也最大。作为当时最经济实用的商业运输路线,河道对城市布局和发展有很大影响。
 
开封城的一大特点,就是坊市制度的瓦解。唐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划分,坊是居民住宅区,有高墙隔离,当中不能设市场。商品贸易仅在城邑的市内进行,所以商店行铺亦只能集中在市中。宋代坊市界限的打破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当时开封人口数量激增,百姓居住杂乱,封闭的市坊制度难以维系。从史料记载和图画作品中可以看到,当时居民侵占街道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加上城墙破败不堪,市场不再受到局限,店铺开始在有利的地点滋生。沿河两岸以及垂直于河道的部分街道,都形成了便于交易的街市。同时,北宋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行政部门允许居民当街开门,也允许居民临街开店起楼,因此百姓可以随意建造建筑。自此,北宋东京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街巷式”格局,成为了热闹繁荣的商业街市。


 
自由的“不夜城”


 
到了北宋中期,街市完全形成,繁华地段经常是通宵达旦、人声鼎沸。《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北宋东京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开放性的商业空间。街市取代市坊后,商业经营者也不再局限于专门的商人,而是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阶层。由于商利所在,人们趋之若鹜,从事贸易的还有各级封建官府、各级官员、宗室、僧尼、举人、地主以及手工业主,甚至还有一部分农民。官员从事邸店的经营行交易,还产生了一些从事种植、养殖活动的专业户。而宋代单纯的商人,仅指那些在城镇开设店铺或从事贩卖,并且加入“行”(同业联合组织)的人户。从居住地域考察,这些商人大都居住在城、镇内,所以也被称为“坊郭户”。
 
不同于之前城市中市场不占据重要地区的规划方式,北宋东京街市不仅遍布全城,而且四条御街都是街市,无所禁忌,城市最尊贵的中心地区为最繁华的街市,甚至宫城之中也有买卖和店铺。
 
随着经营区域的放开,北宋东京街市的经营时间也全面放开,不再像以前的街市那样“定时启闭”。北宋初期的东京夜市已是平常现象,但局限于三更之前。到了北宋中期,街市完全形成,繁华地段经常是通宵达旦、人声鼎沸。不但有一些日夜经营的酒楼、茶坊,以及像瓦子这样的大型娱乐场所,还有众多的妓馆等。《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代的夜市分商业夜市和文化夜市两种。商业夜市贩卖货品,店铺“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夜市亦有焦酸谦、猪胰胡饼和菜饼……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在商业夜市里,货物充溢,品种繁多。北宋东京夜市有买卖衣服、靴鞋、花环的,有买卖香药、果品的,也有买卖珠翠、玉石、书画的,品类样样俱全,市场十分活跃。有些食品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也有一些服务性行业专为“上早班”“下夜班”的人卖茶水、洗脸水和点心。
 
随着商业夜市的兴起,文化夜市也应运而生。宋代的文化夜市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酒楼茶坊的音乐演唱。这些酒楼不仅供应酒食,也供人们文化娱乐。顾客可以一边品茶,一边听唱。二是瓦肆勾栏的杂剧伎艺表演。在这些勾栏里,每日演出各种伎艺,有杂剧、傀儡、影戏、说书、讲史、舞旋以及杂技等等,“其数量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还能配合节序上演一些时令节目。三是夜游天街观队舞。队舞是一种街头歌舞表演。这种鼓吹舞玩者,往往数十队,“每夕皆然,三桥等处,客邸最盛,舞者往来最多。每夕楼灯初上,则箫鼓已纷然于下…… 往往至四鼓乃还。自此日盛一日。”
 
如此热闹的夜间商业活动,使北宋东京城显得格外热闹繁华。“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夹道药肆,盖多国医、咸巨富,声伎非常,烧灯尤壮观”,东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之城”。


 
发达的商业和金融


 
比之唐时铸币量,宋代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庆历年间与开元年间之差几为十倍。宋代铸币量的不断增多,直接反映着宋代商品数量的增多和交换市场的不断扩大,表明了当时商业发展的空前繁荣。
 
随着商业的发达,北宋东京城也发育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发达的金融产业。北宋政府发行交引,即类似于期货的交易凭证,类别有粮草交引、见钱关子、茶交引、盐交钞等,均以京城为流通核心。因此,东京市场中设有交引铺,经营政府签发的有价证券,负责资本融通业务。
 
除证券流通外,北宋东京城内还设有大量钱铺与兑房,其范围和功能和今天的银行类似。从宋人文献可以看到,钱铺业务以汇兑为主,实力雄厚的钱铺也收放贷款。因为商业发达,实物货币转运困难,于是在太祖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由政府设置钱铺专门办理汇兑业务,方法与唐代“飞钱”相同,可在京师向左藏库付现款,兑换成“券”,持“券”可赴各州取现钱。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每年汇款额达70多万贯(“贯”是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则约250 万贯。后来,更发展出了具有汇票功能的纸币。
 
此外,北宋东京城还设有不少金银铺。金银铺并非经营金银器皿,而是一种从事有价证券业务的铺户。因为宋代商品经济活跃,金银货币与金银器饰使用盛行。金银铺主要的业务就是生金银、金银器饰的买卖与兑换,金银器饰与生金银的铸造与鉴定。金银铺的兑换业务非常广泛,不仅包括金银的兑换,还有交引类的盐钞、茶引等有价证券的买卖,以及纸币与金银货币间的汇兑等等,俨然今天从事期货、贵金属买卖的金融交易中心。
 
宋代货币铸造量十分惊人,在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的经济发展顶峰时期,货币一年的鼓铸量大约是32万贯;而宋朝国初即岁铸46万贯,以后更无时不鼓铸,至道二年(公元996 年)铸60余万贯,咸平三年(公元1000 年)铸百二十五万贯,庆历年间(即北宋)达300万贯。比之唐时铸币量,宋代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庆历年间与开元年间之差几为十倍。宋代铸币量的不断增多,直接反映着宋代商品数量的增多和交换市场的不断扩大,表明了当时商业发展的空前繁荣。
 
宋代的统治者一直保护商业行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商业以其“贸迁有无”的职能影响着社会各生产部门,牢牢控制着社会财富的增减。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国家财力困乏,审视原因的时候,三司使就有了“以为天下之财匮乏,良由货不流通;货不流通,由商贾不行”的论点。宋代政府也是中国古代少有的重视商品流通与国家财政关系的政府。


 
商业中的女性


 
女性经商的类别多种多样。有的妇女兼营手工业作坊和商业。经营食店的女性也多见诸记载,她们往往有各自的拿手绝技,招牌食品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如“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等。
 
商人身份的实质上升,一方面使更多人投入到商业活动当中,另一方面也冲破了性别的藩篱,使很多女性走上了经商的舞台。
 
女性经商的类别多种多样。有的妇女兼营手工业作坊和商业。例如董国庆之妾“性慧解,有姿色,见董贫,则以治生为已任。”她变卖家产,买了七八头磨驴,自己经营磨坊,“每得面,自骑入市鬻之,至晚负钱以归。”三年之后有了丰厚的积蓄。这些女人即使与男子一起经营,经商才能也不逊色。翟八姐“虽为女妇,身手雄健,臂力过人。”她身强力壮,每日当街推车,脚下都磨出了茧子。“性又黠利,善营逐人什一,买贱贸贵”,在她当街经营下,“私所蓄藏亦过千缗”。
 
经营食店的女性也多见诸记载,她们往往有各自的拿手绝技,招牌食品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如“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等。据《西湖游览志余·偏安佚豫》记载:“宋五嫂者,汴酒家妇,善作鱼羹,至是侨寓苏隄,光尧(宋高宗)召见之,询旧,凄然,令进鱼羹。人竞市之,遂成富媪。”宋五嫂一位汴梁城里经营饮食的妇女,因为能做一手美味的鱼羹,特地被宋高宗召见。想必是鱼羹的味道唤起了南渡皇帝对于开封的思念,她还因此受到了皇帝的赏赐。之后人们纷纷前去购买品尝,最终宋五嫂成为当地的富人。
 
另一个著名的民间美食“李婆婆杂菜羹”也得到了当朝皇帝的青睐,《武林旧事》中记载:“太上宣索市食,如李婆婆杂菜羹,贺四酪面、脏三猪胰、胡饼、戈家甜食等数种”。可见宋代皇帝不仅常常叫外卖,还有不少他常光顾的熟店,“李婆婆杂菜羹”一定味道鲜美,而且还有一定的知名度。
 
宋代妇女也广泛参与各种服务业。如在医生行业中有女医生,周密的《齐东野语》中记载了一位技艺精湛的女医邢氏,她曾为阁门官韩平原诊脉。“另有陵道姑,四处行医,治人无数。”张生之妻“用医著名”。
 
当时,在瓦舍勾栏的各种伎艺中也出现了不少名角,其中有大量女性。如,演史的张小娘子、宋小娘子、陈小娘子;说经的陆妙慧、陆妙静;说书的史惠英;唱赚有施二娘、时春春、时佳佳、钱寅奴;杂剧的王双莲等等,这些女性都是同行中卓尔不群的人,“俱瓦市诸郡争胜以为雄伟”。
 
彼时的北宋东京城,正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写的那样:“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这样的北宋东京汴梁城,也带给了当代人非常多的遐想。《清明上河图》的熙熙攘攘,《东京梦华录》中的活色生香,仿佛成了历史中的一个华胥幻境,为后世勾勒出了很多对古代幸福生活的向往。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