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亿角鲸:海洋环保公益的开拓者

原创 作者:钱丽娜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7-04/ 浏览次数:0

 
当申剑在海中看到一只玳瑁呆萌地看着他时,初次潜水的紧张感一扫而空。
 
玳瑁从他身边一划而过,在水中画了道弧线后折返回来,好奇地打量陌生来客。申剑伸出手,玳瑁也不怕生,游了过来,调皮地啄了一下相机。
 
海底世界的“居民”如此好客,的确令人意外。更令他惊叹的是,色彩斑斓的珊瑚礁连绵地铺陈在眼前,在这个大生态系统中,栖息着各种海底生物,这里也是玳瑁的觅食之地。
 
这次奇妙的游历之后,申剑常常梦见自己身处大海,穿行在珊瑚礁中,享受着“飞翔”一般的感觉。自那以后,他与潜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一个广告人跨界成为兼职的潜水教练,寻找世界各地的潜水胜地,享受着探索海底世界的乐趣。直到两年后,他重返长滩,再次潜入海底时,眼前的一切令他瞠目,往日色彩缤纷的珊瑚礁没了,只留下一堆堆白色的珊瑚礁骨骸,一片死寂。心痛之余,他和朋友们开始思考,要为海洋做些什么。


 
“一根筋”的公益人


 
2017年,申剑去北极做项目,他想借着这个机会拍一部关于环境变化的短片。一直以来北极都是气候变化争论的焦点,当地人对此是怎么看,又是怎么想的呢?出于广告人的职业本能,他事先构想好的镜头是拍人们在回答问题时的微表情,通过情绪来展示人们的态度。
 
在当地,他一连采访了11个人,其中10位是当地人。人们听说他千里迢迢而来,还计划将短片在中国播放时都很开心,因为他们对于气候变化的看法能被外界听见了,有位妇女还特意从家中抱来爱犬一起出镜。
 
被访者回答的是同样的问题,关于气候变化、冰川融化对地球的环境以及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听完第一个被访人的回答时,申剑觉得拍短片还挺有意义的,但是当采访到第十人、大家对气候变化的观点高度一致的时候,“我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突然觉得自己找到了使命感。”这次采访彻底改变了申剑的生活轨迹。他,成为了一个行动者。
 
2017年3月,申剑发起成立海洋保护组织“亿角鲸”。亿角鲸是生活在北极水域的鲸鱼“一角鲸” 的谐音,也称“独角鲸”。申剑说:“它是个性很轴的动物,‘一根筋’的那种。做公益事业需要保持这样的执着,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需要亿万人共同参与。” 
 
从热爱潜水到从事海洋生态保护,这中间的知识体系相隔如山。作为一个公益组织的发起人,又该如何参与到科研中去呢?
 
申剑打算向科研机构求助:“我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冲动,直接打电话给科研机构,也会冲上门做陌生拜访。”但是这样的“热情”真是不受待见。一次不行他就两次、三次地致电或拜访,直至打动对方愿意跟他和伙伴们聊一聊海洋科学。有了专家指点,他们知道了该学习哪些知识,并到处打听可以蹭课的地方,争取到各高校的化学、材料和环境专业学习基础课程,“公益不能仅凭热情,还要有专业性。” 
 
科研和专业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申剑认为,首先是发现问题,确定是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017年,亿角鲸将首个公益科研课题定为“海洋微塑料”,旨在揭示海洋塑料垃圾的危害性。但是塑料污染对人体、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又是什么?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机构能够得出确切的结论。
 
既然发现了真问题,那就必须寻找解决方案。当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和人类造成危害后,采用怎样的措施可以减少危害?亿角鲸想到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面向公众做科普,告知公众如何从自身做起参与海洋环境的保护,通过循环经济重建对垃圾的认知。
 
由于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科研数据的采集也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投入。申剑是广告人出身,长处是知道采用何种方式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申剑说:“我们坚持参与科研项目,了解真相,这样才能传播正确的知识,而不是靠一张图,或者是从网上搜索来的内容。同样,我们也要给公众切身的感受,这样才能唤起他们的认同。” 
 
亿角鲸用海边捡拾的饮料瓶做成电脑包的内胆,并向公众展示。当人们看到这些再生织物时,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矿泉水瓶怎么可以变得像毛毡一样柔软?之后他们又买了5辆废弃的共享单车,自己画图纸改装成一台“塑料重生机”。人们把饮料瓶投入自行车篮架中的漏斗里,机器把瓶身粉碎,通过热压机10~15分钟的热熔、热压和冷却,最终变成一个钥匙扣或者是行李牌。这些“魔术”唤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重新审视什么是“垃圾”。
 
如何将人们对废塑料的认知再提升一步呢?亿角鲸想到了音乐艺术。
 
在一项“与蓝同行”的环保活动中,亿角鲸回收了约21.4万个废弃塑料瓶盖,用这些材料再造了一架钢琴的外壳,并邀请著名钢琴艺术家孔祥东于海边用这架钢琴即兴创作弹奏。
 
现场,亿角鲸团队成员播放了从世界12个不同海域收集到的海浪的声音,这些声音分别录制于中国黄渤海分界线、中国西沙群岛、马尔代夫南阿里环礁、马达加斯加诺西贝、挪威特罗姆瑟、南非开普敦、西班牙(地中海)、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西风带(南太平洋)、南极罗斯海、澳大利亚曼利海滩和菲律宾伦布郎。他们邀请孔祥东为每一个海域的海浪声音配上他创作的钢琴曲,宣传海洋生态保护。
 
此前,孔祥东边听这些海洋的声音边即兴创作演奏,用2个小时便一气呵成12首海洋钢琴曲,并且推出了其首张原创音乐专辑《海之声命》。
 
为大海而创作,这样的经历让废塑料收集有如凤凰涅槃一般美丽。
 
经过这些年持之以恒的努力,申剑发现,现在不用再告诉人们塑料污染有多严重,因为公众已经具备了相关的意识。他想给予公众更多的解决方案,告诉人们怎样让这些垃圾“重生”,“关键是怎么去利用垃圾,转个念头垃圾就能成为宝。” 


 
破除公众认知的误区


 
公益活动最基本的工作是科普。要破除舆论造成的科学认知误区是件挑战重重的事,比如一说到北极冰川融化,人们便会认为北极熊都饿死了。
 
当你去阿拉斯加旅行时,因纽特人会请你吃鲸鱼肉、北极熊肉。不用一脸惊讶,因纽特人会告诉你,吃北极熊肉是当地的饮食文化,人们需要从饮食中获得身体所需的营养。
 
在多年的保护之下,北极熊种群的数量不断增长,当地人也不是随意猎杀,而是根据当地法律规定的捕杀配额进行捕猎。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配额量也在适当的增加。这次旅行申剑的收获是:冰川融化和北极熊保护是两回事。
 
申剑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北极熊由古代棕熊演化而来,一些科学家认为北极熊是约45万年前演化来的,另一些人则认为是约60万年前。从距今200万~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大冰期开始,每隔10万年左右就发生一次冰期和间冰期的转换。“北极熊这一族群经历过间冰期,所以它的适应能力超乎人类的想象。” 
 
认知的误区又是比比皆是。申剑说,2021年一篇关于加拿大棕熊被当成北极熊误送回北极的微信文章也是哗众取宠,“虽然中国现在经济发达了,但是科学素养依旧薄弱。” 
 
即便做了公益,也会因为方法或是观念不同而状况百出。“我们听到很多关于马尔代夫、加勒比海海清天蓝的故事,然而一说到中国海就认为是被污染的,其实是不对的。”中国的东海近陆地部分呈现的是黄色,这不是污染造成的,而是源于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每年有大量的泥沙从上游冲刷而下淤积而成。从东海向东出发10海里,会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线,呈现东蓝西黄的海景。
 
说起珊瑚资源,人们大多只知道在海南岛可以看到珊瑚,但其实在广东(深圳)、福建以及渤海湾都能看到。体型巨大的布氏鲸会定期出现在广西沿海,不用到新西兰也能看到大鲸鱼,亿角鲸还在山东拍到了海豹……“人们对海洋有很多的认知误区,我们希望把这些海洋知识普及给大众。” 


 
热爱是创业的动力


 
创业之初,申剑和伙伴们靠自己的积蓄来支撑。起先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科研项目的摸索,方案渐成雏形后,他和伙伴们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全职投入公益事业。
 
“做公益初心很重要。”申剑说。这些年关注公益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各种杂音也会出现。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片蓝海,肯定赚钱。但事实是,亿角鲸直到2021年12月才发了第一笔基本工资。不少同伴因为生活和生计的问题坚持不下去,纷纷离开了,但也有感兴趣的新人加入。“这个行业很新,我们也在尝试着怎么生存下去。” 
 
“热爱是第一位的,但是实现环保的理想可能是在10年甚至20年后。环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人坚持下去,不停地推动改变才能看到成果。” 
 
这五年间,申剑有时会自我质疑和自我否定,但是他只要站在公益的讲坛上,看到小朋友好奇的眼神,看到人们求知的目光,所有的精气神又都恢复了。
 
在一场社区公益活动中,有个小女孩发动了14个人来做志愿者,参与组织宣传海洋环境保护,同时小女孩还做起了讲解员。申剑很是欣喜:“今天我们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一粒种子,亲眼看它生根发芽,二三十年后,当你再看到这一代人成为公益的主流时,就会觉得之前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接下来,申剑想通过众筹的方式拥有一艘亿角鲸自己的帆船。“这条帆船将命名为Enterprise(进取号)。中国人对海洋还缺乏了解,我们要用它去探索保护海洋。”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