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吉利:文化与公益跨界 以体系化实现精准扶贫

作者:文/朱耘 / 发布时间:2019-06-25/ 浏览次数:0
“宫禧福茶”是吉利控股集团“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以跨界创新的模式,为雷公山送去了一场“及时雨”。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必备;在文人雅客之间,常常是琴棋书画花香诗酒茶。同样是茶,既是普通百姓家的饮料,也是中国人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以茶待客”是中国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

 

尽管中国茶与茶文化源远流长,但是比起“舶来品”的咖啡,中国的茶与茶文化面临着品牌力不足,市场“大而不强”的窘境。然而最近朋友圈里一款名为“宫禧福茶”的产品一时间刷遍了朋友圈。匠心设计 、原生态茶叶精粹、现代化企业管理生产,是艺术文明、自然文明、科技文明的完美融合。

 

而据《商学院》记者获悉,这款“宫禧福茶”, 是吉利控股集团“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以跨界创新的模式,为雷公山送去了一场“及时雨”。吉利不只用心造车,也用心做公益。

 

雷公山来了一场“吉时雨”

 

俗语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常年云雾缭绕,海拔高、无污染,雨量充沛。这里的土特产之一便是茶叶,由于运输障碍,地域经济闭塞,这里出产的好茶至今“养在深闺人未识”。

 

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至今仍有一定的贫困人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尽企业社会责任时,已经从过去的经济支持上升到产业支持、教育支持、消费支持的新台阶。“吉时雨”正是吉利控股集团的一个精准扶贫项目。

 

李通平家世世代代住在黔东南州雷山县,受家庭影响,2017年他带动全村人一起做茶叶加工,但种茶、制茶、做营销、找渠道……李通平有些吃不消。

 

2018年4月,吉利对口帮扶黔东南州雷山县茶产业项目,照李通平的话讲,真是为雷公山的茶产叶下了一场“及时雨”。吉利在当地投入2000万元,流转茶园2000多亩,新建茶叶精深加工房及配套设备,实现“当地采摘,当地加工”,项目惠及当地17个村1700多户贫困户。

 

“有好的原料,一定要有好的技术,综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茶叶的品质得到一个根本性的提升。”为了提升当地制茶技术,帮助当地茶产业更好更持续地发展,吉利邀请了浙茶集团高级评茶师包兴伟作为技术支持专家,将浙江制茶的标准以及先进技术带到雷山,并传授给李通平。

 

浙茶专家包兴伟曾多次考察茶厂,为了制出高品质的茶叶,和李通平经常在工厂呆到深夜。

 

茶厂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吞吐量增加,新茶每年一下村民们就不愁茶叶没人收了。

 

李通平现在每天都忙碌地穿梭在生产线中却乐此不疲:“‘吉时雨’的到来,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也缓解了我的压力。雷公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它赋予了我们高品质的茶叶,我觉得我有责任去守护好它。”

 

文化自信 公益先行

 

“酒香亦怕巷子深”。在吉利控股集团看来,帮助雷山县种出好茶、做出好茶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帮助雷山县把好茶卖到千家万户,真正实现雷山人可持续脱贫发展。

 

《商学院》记者注意到,很多企业做农业对口帮扶时,常常是把相关的农产品从自家渠道开始,卖给客户、供应商等,而“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改变了这种做法,普通消费者也能喝上雷山茶。

茶有着深深的中国文化烙印,喝好茶亦要有好看的包装,颜值、味道都要有。近年来,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文化消费的增长节节高,博物馆文化消费兴起。

 

比如故宫,就通过一系列的文化与文创产品,变得越来越年轻,深受消费者喜爱,《商学院》记者从故宫方面获悉,在开发故宫文化相关产品时,一个初衷就是让博物馆里的展品成为观众们生活中可以用、喜欢用的产品,以此提升国人的审美力,实现文化自信。

 

让雷山茶成为网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雷山茶的外包装设计,“宫禧福茶”外罐由故宫文创设计出品,设计灵感来源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一红一蓝,相得益彰。红罐外部所绘“红蝠”与“洪福”谐音,寓意“洪福齐天”;蓝罐上绘以双鱼、灵芝、玉磬、蝙蝠等图案, 寓意“吉庆有余”。内盒分别装有绿茶和红茶,采用“雷山云尖”和“雷山金红”两款茶。匠心制茶方得茶中精品,除了有对茶品的至臻追求,其匠心与爱心的交融才是这款茶的芳华所在。

 

2019年5月13日,“宫禧福茶”一亮相,就刷爆了朋友圈。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正是“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不是单纯为做CSR项目而做,而是精心打造一款好产品。“宫禧福茶”不仅实现了帮助雷山县精准脱贫,也借助产品及营销,提升了国人对中国品牌、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实现雷山县茶农、吉利、消费者三方共赢。曾经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往往是向跨国企业学习、模仿,吉利这次艺术与自然结合的公益行动,成为中国企业CSR的创新标杆。

 

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会郑文凯评价称,吉利不仅是在资金上投入,而且还配合管理、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支持,这样的脱贫攻坚举措不仅充分体现了吉利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吉利参与脱贫攻坚的创新做法和模式。

 

以体系化实现精准扶贫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说过:“一个没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最终总是会被市场无情抛弃,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永续经营的。”

 

据记者了解,“宫禧福茶”是吉利为雷山茶打造品牌形象打响的第一枪。紧接着还将陆续推出网易严选、本来生活、领克等品牌联名款,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电商平台“善品公社”合作,助推网络销售。在开拓销售渠道的同时帮助其树立品牌形象,将传统文化与雷山茶相结合,让雷山茶更广为人知。

 

对于雷山县茶产业帮扶,吉利走出了一条从产业扶贫到“资金+管理+技术+销售”全产业链扶持的创新之路,真正实现了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雷山县茶产业帮扶,只是吉利众多公益事业中的一个项目,但记者特别注意到,吉利在做公益,并不单单以一个个的项目为主,而是拥有一套完整的体系,通过体系化实现精准扶贫,吉利的公益项目命名为“吉时雨”。自2018年以来,在中国帮扶超过1万人次贫困学子既上学又就业,在全国20县39村启动25个农业帮扶项目,帮扶9省17地13000余个建档立卡家庭,投放资金超过3.5亿元。

 

在“吉时雨”的整个精准扶贫体系中,教育、就业、产业、农业、消费扶贫等举措是一个整体,共同作用,在吉利看来,这样才能实现公益的可持续发展。“宫禧福茶”正是产业、农业、消费有机结合的一个典型案例,再比如,目前吉利旗下拥有5所院校,吉利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与扶贫地区的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面向就业,首创“吉利成才班”,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入学,学成后进入吉利就业。

 

如今吉利正通过不断开展多维角度、百花齐放的公益活动,积极推动社会公益项目与机制的发展,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企业的温度,真正做到让世界感受爱。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