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它何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原创 作者:王敬雅 /
发布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0次
三个正体字“龍”组成的龘(dá)字,在龙年前夕意外为人熟知。新年不少文创的祝福语,都标上了“龙行龘龘”,使这个生僻字一度冲上热搜。龘,古语里面指的是群龙腾飞的样子,因此“龙行龘龘”,也包含了希望大家来年大鹏展翅、腾飞万里的祝福。
中国人对龙的喜爱毋庸置疑,清末人们用龙的形象制成国旗,至今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即使在生肖中,属蛇的人也称为属“小龙”。中国的龙很尊贵,帝制时代的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龙袍也是皇帝专属的文化标志,很多传说中的瑞兽都是“龙的儿子”。如此被中国人推崇和热爱的龙,究竟是什么呢?龙年伊始,就让我们聊一聊这只十二生肖中唯一不见于现实世界的神兽。
龙的起源
《尔雅·翼·释龙》称龙:“角似鹿、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龙”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看形象是一条蟒蛇或者是蜥蜴,头上是一个倒过来的“王”字样神冠,也有学者认为,蟒蛇头上像帽子一样的东西其实是云或者闪电。金文则特别在“S”纹下加了一双手,以示膜拜。东汉时期许慎编写的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对“龙”的解释是:“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也就是说,到了东汉,已经将龙认定为似蛇的一种生物。
《尔雅·翼·释龙》中对龙的形象做了描述,称其:“角似鹿、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也是今天我们最常见的龙的样子。如今我们对龙的起源最普遍的解释来自闻一多所作的《伏羲考》中提出的“似蛇图腾”说。文中说:“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近年来,学术界气氛日渐活跃,大家对“龙”的解释也更多样化了。一种解释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河南濮阳市西水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蚌龙引发的学术影响。考古学者对遗址45号墓进行研究,认为该墓蚌塑(用贝壳摆出来的图案)表现的是一幅早期星象图,蚌塑龙、蚌塑虎是古代天文学所说的苍龙和白虎二象。因此,中华民族对巨龙的崇拜,事实上就是对东方星宿的崇拜。
另一种说法,指龙由野马的形象变化而来,中原地区的龙并非固有,而是来源于北方,连其名称也来源于匈奴或东胡系诸族语言的音译。在古人心目中,马具有龙性,龙和马可以互变。《周礼·夏官》记载“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说“马有三分龙性”。
还有一种说法是龙由蟒蛇变化而来。学者通过将流传于沅湘间的原始宗教《美女教》唱词中对“南蛇”的描绘与古籍中多个龙神的描述作比较,说明南蛇在自然中的生物形象表现为蛇;在烛祭神职为烛阴、烛龙;在鬛毛特征上为应龙;在天职为雷龙。跟蟒蛇相似的动物还有鳄鱼。商周时代的华夏族和古代布依族都以蛇、鳄为龙,保存了辨物不细的初民以蛇、鳄为龙的原始观念。有学者根据古人把“鳄”写作“鼍(tuó)”进一步分析出,俗称“猪婆龙”的扬子鳄在古代被称为“龙”,其名称被成为复合物后的龙所继承。这种龙的原型来自于蛇和鳄鱼的说法,在今天我们对“龙”的解释中,仍占有主要地位。
与之对应的,很多学者则认为,龙本身并不是什么具体的生物,而是抽象的某种集合。比如,龙是隐藏在各种哺乳动物母体内的胚胎,而古人把胚胎称作“龙”并加以崇拜的心理基础是对生命的崇拜,它代表了生命起源的共同性。
在众多与龙相关的解释中,闻一多的观点影响很大,伴随文明的出现、国家的萌生,蛇意象逐步演化为龙意象,成为非凡力量的象征。不过,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很多学者都认为,闻一多早期提出的龙图腾说,是在人类学解释中为中华民族建立信心和合法性,但并非是真的“龙的起源”。因为其实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存在。所以,龙崇拜不是源于图腾崇拜,龙是原始先民们运用艺术手段创造的许多动物形象中的一种,具有特殊的巫术功能。学者们分析不同文化区域原龙纹的类型(鱼纹、鳄纹、鲵纹、猪纹、虎纹、蛇纹),认为这些纹饰都包孕着浓厚的宗教观念,龙就是沟通天地的媒介和传递人神之间信息的使者。
通过对这些“龙”起源的讨论,我们发现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龙”的发端,龙的起源很可能是多元的,在上古的很多区域文化中,都诞生了龙的形象,最后在秦汉时期文化统一的氛围中汇为一处,有了我们今天熟悉的解释和常用的“龙”的形象。
龙与民生
根据史学家的解释,龙最早的星象指示作用就是为了授时于民,指导人民耕种和劳作。
无论龙的本体是什么,它诞生之后就开始与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密切的关系。根据史学家的解释,龙最早的星象指示作用就是为了授时于民,指导人民耕种和劳作。比如文献学家刘宗迪教授就认为,《易》中的龙,其实解释的就是上古时期的星象变化。初九“潜龙勿用”,冬天黄昏时苍龙隐没不见;九二“见龙在田”,春分黄昏时龙角升起于东方地平线,即所谓“二月二,龙抬头”;九四“或跃在渊”,春夏之交,黄昏时苍龙整体正从东南方腾跃而上;九五“飞龙在天”,仲夏时节,黄昏时苍龙高悬于南方夜空;上九“亢龙有悔”,六月末,夏秋之交,黄昏时苍龙西行并掉头下行;用九“见群龙无首”,秋分之后,黄昏时苍龙之首的角宿隐于西方。而观测“龙”和用“龙”,无非是因为在上古时代,大火星(一种恒星)从出现到伏没的周年运动周期恰好和农事的春耕秋收周期相吻合。
尽管龙后来逐渐变成了一种具象化的神兽,但它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被保留了下来。中国最早记载神话的奇书《山海经》中描述,应龙被黄帝从天上派到南方追杀蚩尤和夸父,后来不知怎么回事,没有上天去耕云播雨,于是天下大旱。由于应龙长期待在南方,所以南方多雨。根据顺势巫术(或称“模拟巫术”)的原理,原始先民求雨时,就仿造一条应龙来对付。干旱时用土做成应龙的样子,抬着它到处巡游,就可以求来大雨。
西汉时,舞龙求雨的祭祀活动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据《汉书·西域传》载:“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戏之”,表明当时已出现舞龙表演。隋唐时代,舞龙从宫庭传入民间,融入节庆娱乐潮流,成为元宵佳节灯会的表演节目。
因为中国先民信仰中有“龙行生水”的说法,佛教的龙王在进入中国后,性质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在佛教所谓“天龙八部”中,“龙王”是八部众中最重要的力量,在早期大乘经典中的排序仅次于天众,成为早期大乘佛教护法神系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龙王是一种龙首人身的形象。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可见即使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龙”仍遵行了传统的形象与功能。
龙的“风波”
龙作为一种特有的中国标识被西方国家熟知,而“龙”的翻译,也承载了比语言转译本身更复杂的内容和意义。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实是近代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概念,在此之前,它仅仅是皇帝独有的神圣标志。民族国家的概念兴起,“天下”让位于“国家”,“大清国”和“中国”取代“天朝”成为正式的外交词汇,于是,龙旗上的“帝王龙”也从皇家圣物转变为象征民族国家的“中国龙”。随着近代中国卷入世界潮流,现代国家意识开始逐渐形成,龙作为一种特有的中国标识被西方国家熟知,而“龙”的翻译,也承载了比语言转译本身更复杂的内容和意义。
16世纪,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在其共同编纂的《葡汉辞典》中,将“龙”译为 “bicha-serpens ”(如蛇之大虫),此译虽不高明,却也可见二人熟知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而没有将其与欧洲神兽相对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蛟”“龙”并用,而欧洲文化中“serpent ”“dragon”本为一体。《葡汉辞典》同时将“蛟”译为葡文“drag~ao”,与英文中的“dragon”具有相同词源,这便使“龙”与“dragon”有了间接的联系。到了19世纪早期,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以中文全译“钦定本”《圣经》,正式将英文“dragon”译为“龙”。至此,“龙”与“dragon”的互译尘埃落定,并广为流传。
“dragon”最早据说起源于犹太教的“seraphim”,是古希伯来语中“大蟒”的意思。但随着不断地演变,“dragon”的形象逐渐变成了类似蜥蜴但体型庞大,身有双翅、长尾的怪物。它们性情凶猛,口吐龙信,是恶魔的象征和撒旦的化身。在英语表达中,撒旦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dragon”还有“凶狠的女人,泼妇”的意思;俚语“chase the dragon”意为吸食海洛因。所以“dragon”完全是一种负面的、邪恶的形象。然而,回顾这种形象的对应,可能是近代西方试图殖民中国文化的有意为之。19世纪末,德皇威廉二世主创的《黄祸图》里,代表中国的巨大火龙迎合了义和团运动影响下西方民众的恐慌和抵触心理,威廉二世试图通过鼓吹“黄祸论”为德国在中国的扩张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画作中被故意丑化、样貌诡异的“中国龙”,反映了西方画家如何先入为主地理解和阐释异文化。19世纪的中国龙与西方“dragon”之间的相互阐释已不再是打破文化壁垒的客观结果,而是裹挟着政治目的和权力意志的刻意之举。
然而,在中国,秦汉以降,龙旗开始作天子之旗,《周礼·春官宗伯·司常》有“交龙为旗”之说,《礼记·乐记》也说,“龙旗九旒(liú),天子之旌也”。清末更是将有游龙形象的黄旗当做国旗。天子之服则谓“龙衮”,也就是织有龙纹的祭服。直到清代,天子之旗仍绘龙章而称“龙旗”,天子之服亦绣龙纹而称“龙袍”。这飘扬于王者龙旗、盘桓于王者龙衣之上的龙,就是作为古代中国统治者象征的“龙”。在此情况下,对于“龙”的翻译方式,从清末到今天一直争论不断。直到2005年,以龙落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为导火索,“龙”的翻译问题再次在国内升温。很多人倾向于通过重译“龙”来摆脱这一困境。随后,国内便涌现出了“loong”“liong”“long”“lorng”等多种表述来替代“dragon”翻译汉语“龙”,其中呼声最高的是“loong”,但是这种翻译方式至今尚未得到推广。
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动物,龙在今天的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了“神兽”的吉祥寓意。它代表东方、代表中国、代表东亚文化圈。龙图像的形成经历了几千年,龙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在近万年的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在这个独属中国的龙年伊始,也希望我国的国运可以借力起飞,摆脱疫情几年的阴霾,走出经济放缓的困境,龙行龘龘,再次腾飞。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点赞 30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