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中国汽车崛起,合资2.0时代到来

原创 作者:赵建琳 王雅迪 / 发布时间:2024-07-08/ 浏览次数:0
 
正式交付仅仅40多天,5月15日,小米汽车SU7的交付量就突破了10000辆。
 
“我勉强觉得我们应该通过了第一轮考试。”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如此评价。而雷军也是2024北京(国际)车展的“顶流”之一,车展期间,他参观了友商展台并入车体验,无论他走到哪里,身旁都有一群人簇拥,大量手机、相机记录下他与王传福、魏建军、李斌等友商老总交流产品的画面。另一位“顶流”周鸿祎则因坐上车顶直播而成为热议话题。
 
时隔四年,北京(国际)车展如期而至,多家参展企业的老总现身北京车展成“流量收割机”。流量之外,中国汽车品牌展现了鲜明的国际认知度,智能化成为中国汽车的“标配”,越来越多国外品牌主动谋求与中国品牌的技术合作,合资2.0时代的大幕已然拉开。
 
中国品牌崛起
 
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是众多专业观众及汽车厂商代表对2024北京(国际)车展最深刻的印象。2023年的上海(国际)车展,宝马、奔驰等国外车企高管纷纷亲临中国新势力品牌的展台参观,到了2024年,参加中国车展的不仅是国外各大汽车厂商的高管,还扩大到了海外经销商,他们“打飞的”前来,纷纷感叹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崛起。
 
2024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工业有个振奋人心的数字,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达59.6%。而10年前的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曾一度“十连降”,最低降至36.5%。彼时中国汽车工业一直面临着“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能否守住40%的红线”的拷问,40%被认为是衡量自主品牌能否站住脚跟的标准之一。
 
到了2020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仅为38.4%,但随后就“步步高”,2021—2023年,这一数字分别为44.4%、49.9%、56%。自2022年起,中国汽车的年度销量冠军是比亚迪,并于2023年继续蝉联,而此前多年,这一位置一直是“南北大众”在争夺。
 
2023年,比亚迪以270万辆的销量夺冠,超过第二名一汽-大众80多万辆。中国汽车销量TOP10榜单中,自主品牌占有的席位越来越多,且排名靠前。
 
中国品牌汽车不仅在中国本土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中国品牌汽车也非常受欢迎。随着中国车企在技术、产品品质、品牌渠道等多方面的精进和雕琢,以及走出国门深耕海外市场的魄力和决心,中国汽车出口量近年来增长飞速。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2020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长期在100万辆左右徘徊。然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突破了200万辆,2022年突破300万辆,2023年达到522.1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上汽集团、奇瑞、长城汽车、吉利、比亚迪等国内车企的海外市场销量表现显著。这也是北京(国际)车展吸引诸多海外经销商前来参展的重要原因。
 
北京(国际)车展期间,很多汽车厂商纷纷采用海外经销商专场发布会的形式,邀请海外经销商及合作伙伴参与,并举办国际“生态周”等一系列活动,旨在向海外合作伙伴展示未来国际化业务的拓展规划。领先车企在本次车展上发布了面向海外市场的新能源车型,通过同步开发左右舵,全力冲刺东南亚、欧洲等全球重点新能源市场。此外,诸多全球车企在车展上宣布了与中国企业在智能化、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合作,技术赋能、合作出海也将进一步拓宽并加深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的布局。
 
5月14日,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宣布零跑国际正式组建完成。零跑国际是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汽车按51%∶49%的比例共同出资成立、并由Stellantis集团主导的合资公司,总部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该合资公司独家拥有向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场开展零跑汽车的出口和销售业务,以及独家拥有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权利。
 
借助Stellantis集团在全球的分销渠道,零跑国际计划自今年9月起在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希腊和罗马尼亚欧洲九国市场推出零跑汽车,并计划在今年底前将其在欧洲的销售网点扩展至200家。预计到2024年底,零跑国际还将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土耳其、以色列和法属海外领地,印度和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南美地区的巴西和智利等地进行产品上市。
 
可以看到,中国汽车的出海已经不止于整车出口,不少中国公司陆续在海外建厂,并带动上游供应商落地海外。正如全球产业观察与企业技术战略研究专家林雪萍在《供应链攻防战》一书中所写:“当全球制造进入以分散生产为特征的全球化2.0时代,供应链重塑是核心主题。中国制造需要前瞻性地规划‘属地制造’带来的产业转移逻辑,通过‘集成供应链’出海。”
 
发力城市智驾
 
北京(国际)车展上,智能化是绝对的热词,在AI热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车企纷纷紧跟这一技术潮流,提出“AI大模型上车”。
 
众多智能化应用中,智能驾驶能力提升是各家厂商竞逐的焦点之一。本届车展,大众汽车带来ID.CODE概念车。据悉,该车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在人工驾驶和L4级自动驾驶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理想汽车宣布,4月26日在理想社区开启AD Max 3.0进阶版的首批体验用户招募,高速NOA将新增收费站通行,支持在ETC通道识别抬杆、自动通过,城市LCC(车道居中辅助)将新增代驾指挥功能,唤醒“理想同学”就可以指挥车辆左右转向;地平线发布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以及Horizon 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华为也发布了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华为乾崑”,带来全新升级的“乾崑ADS”“乾崑车控”“乾崑车云”等解决方案。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指出:“2024年被行业认为是城市智能化的元年,提升城市智驾水平会是接下来汽车智能化方向上一个鲜明且关键的趋势。”根据公开报道,2023年最后一个月,比亚迪、宝马、奔驰、智己汽车、长安汽车、深蓝汽车、极狐汽车、阿维塔等7家车企已宣布获得高速或高快速路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牌照。目前,已有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30多个城市发放了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高阶智能驾驶落地未来可期也离不开技术本身的提高。当下,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不再依赖高精地图,而是通过BEV网络(能融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将复杂的三维场景转换为更容易处理的二维表示的技术)、GOD网络(通用障碍物识别)等算法实现感知算法的不断升级。
 
2023年,地平线在官方微信文章中提到,高精地图虽然能够提供丰富的场景先验信息,并显著降低自动驾驶的实现难度,但其固有的局限性(如鲜度、成本、拓展性、定位误差)也阻碍了其更为广泛的落地应用。在近几年的发展之下,“轻地图、重感知”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慢慢成为业界的共识。
 
合资2.0时代
 
回望2020年北京(国际)车展,观展者的普遍感受是中国汽车品牌电动化转型迅速,合资与外资品牌相对保守,步伐较慢。几年过去,中国汽车取得的电动化、智能化成就不容忽视,促使合资与外资品牌积极“触电”,全新的电动产品系列、全新的电动智能架构平台、多样的动力选择,每一个动作都在传达国外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日渐重视。
 
北京现代总经理吴益均在今年北京(国际)车展上重点阐述了现代汽车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并发布了“In China For Global”即“在中国,为全球”战略。他表示:“2024年是现代汽车在华事业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众所周知,中国车市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量及销量,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不仅如此,在本次北京(国际)车展也能看到,中国车市正引领着全球电动化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潮流,成为备受全世界汽车产业关注的市场。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更高的期待,我们将以现代汽车独有的方式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全面展开电动化事业。”
 
加快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某种程度上是国外品牌在中国践行本土化的表现,人们将之称为“合资的2.0时代”,即借助中国品牌的电动化能力赋能合资品牌的造车底蕴,弥补短板,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三四十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刚刚起步,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造车技术,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开启了合资模式,如今是中国汽车向世界输出技术的时代。
 
据了解,现代汽车的“In China For Global”战略包含几大举措,其一,现代汽车将在今年推出获得2024年度性能车大奖的IONIQ 5 N,这是现代汽车纯电动系列“IONIQ”下的一款车,其计划通过该款车正式进入中国高性能电动市场,开启现代汽车差异化的电动战略;其二,现代汽车正在与韩国南阳研究所、中国技术研究所以及上海前瞻设计研究所等机构进行合作,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电动车型,并计划从2025年开始逐步推出,同时,到2027年将打造出完善的电动车产品矩阵;其三,北京现代与宁德时代在今年北京(国际)车展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针对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未来,北京现代的新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CTP无模组电池包及NP无热扩散等最新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且安全的新能源车型;其四,现代汽车作为全球氢能源技术的领军企业,将持续发展在华氢能源事业,并进一步扩大相关业务的开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全新一代迈腾和途观L Pro搭载了由大众汽车和大疆车载联合针对中国路况开发的IQ.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起亚带来的入门级SUV索奈在智能座舱方面应用了Kia Connect&百度智能互联系统3.0,实现入门级燃油SUV也可以在车上看电影、听音乐、智能控制家居。
 
4月25日,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宣布,路特斯与蔚来汽车将在充换电产业涉及的电池标准、充换电技术、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充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充电互联互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战略合作。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坦言:“合作永远是更好的选项。”
 
众多合作中,国外品牌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青睐也引发不少关注,4月25日,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开展在AI与智能汽车领域战略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具体合作内容包括,其一,基于日产汽车智能化平台,发挥百度在生成式AI方面的优势,共同开发和研究相关领域的未来技术发展和商业合作可行性;其二,日产汽车在中国的车型上搭载百度AI解决方案,发掘AI解决方案的发展潜力。
 
在本次车展上,丰田正式宣布将与腾讯集团开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丰田将结合腾讯的AI大模型、云、数字化生态等优势能力,与丰田SDV等丰富的移动出行相融合,为每位用户打造个性化、多样化的移动出行体验。同时,丰田还表示与战略合作伙伴小马智行的合资公司也将成立,双方将引领行业共同推进L4级无人驾驶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 
 
袁文博指出:“中国今天的汽车产业在技术引领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全球创领地位。跨国公司和中国公司的合作,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打开和适应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将中国汽车产业生态链上企业的新技术、新模式反哺给全球市场,推动其发展。汽车的全球化并不单纯是将产品出口到海外,更重要的是展开全球性的技术与模式合作,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真正走向全球化的关键象征。”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