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商学院》6月刊调查报告:智能经济时代的共生

作者: / 发布时间:2019-06-25/ 浏览次数:0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互联网+”战略,到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智能+”战略,希望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从“互联网+”到“智能+”,不变的是对互联网赋能工业制造的重视,只是,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方式和层次都在变化。

 

无论是腾讯提出的拥抱产业互联网,还是阿里提出的智能经济,都是将在消费互联网模式积累的多重技术赋能B端的尝试,为构建未来商业生态基础设施布局。面对这场深入产业价值链后端的“智能+”变革,作为前端的消费者是否能感受到这场变革正在发生?对于目前的智能产品有怎样的评价?最希望哪些场景能够实现智能化?对哪些技术的应用落地最看好?又对这场变革中的商业竞争格局有怎样的预判?

 

在本次数据调查栏目中,我们看到在迎接技术变革时,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充满期待又有面对未知的顾虑。他们认可从互联网时代到智能经济时代,是从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的时代,从单一技术发生重大影响到技术集群发挥巨变,以AI、大数据、云计算、5G、IOT物联网为代表。他们更为期待医疗健康、教育、交通、家居等场景的智能化。比如智能家电普及较高,但是也感受到智能化产品服务体系、价格、吸引力、交互体验等方面的问题。他们更为看重安全,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智能家居产品的数据安全。他们看好远程健康监测、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的发展,期待能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同时也看到了智能医疗技术成熟较慢,机器诊疗伦理障碍等问题。他们看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更看到要在利益相关方协同、车路协同、标准协同突破障碍。他们认可“智能+”时代更需要共生共赢,并且面对技术变革不确定性,他也希望弄潮儿们能把握安全和伦理的航向标。

 

数据来源:面向《商学院》杂志全媒体平台、中国经营者俱乐部数据平台近百万用户发放该问卷。

 

样本数据:

 

参与本次调查问卷的总人数为1028人,其中男性占比46%,女性为54%,年龄区间16-19岁占比4%,20-29岁占比43%,30-39岁占比46%,40岁以上占比7%。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约占75%,专科及以下约为25%。所在地理位置,其中北上广深约占28%,其他直辖市、省会及市级城市约占65%,县级城市约占7%;其中54%个人年收入在8万以上,其中10%个人年收入在20万以上。

 

(一)三成人认为 “智能+”是从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以AI、云计算、5G等技术集群力量引来巨变 

 

分析:

 

在互联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大趋势下,政府工作报告从2015年的“互联网+”战略到2019年的“智能+”战略的不同提法,有四成人认为主要差异在于从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方式和层次都在变化。有近三成人认为“智能+”时代是从互联网经济中,单一技术发生重大影响到智能经济时代,是技术集群发挥巨变。对这一集群中,不同技术影响力大小排序是AI、大数据、云计算、5G、IOT物联网。

 

技术交融正在以云平台的服务向外输出,也是各大互联网巨头市场争夺焦点。无论是智能经济还是产业互联网,这场万物互联的B端之战已全面开启。有部分人认为,互联网下半场表现之一就是手机终端之战向所有智能终端竞争转变。

 

(二)5G智能终端和智慧物流未来可期,医疗健康、教育、交通、家居等场景更为亟需智能化

 

分析:

 

在万物智能七大应用场景中,智慧城市的热度最高,约有75%看好未来,其次,六成人看好5G智能终端和智慧物流的发展。而智能工厂、智能网联汽车、大型复杂设备和智慧金融则排名靠后。可见,直接面向C端的场景得到的呼声更高,其中早期阶段的智能汽车已经进入生活,神秘感和想象力减弱,所以不及5G智能终端的支持度。而面向B端的工厂和设备要实现智能互联,天然被认为更难更需要时间。但是,这也是智能经济必须要引领改造的领域。

 

日常生活中对于智能化的需求,以下场景最为迫切,分别是医疗健康、教育、交通、家居、制造、安防,均有50%以上,而零售、金融、保险等由于本身互联网化水平已经很高,所以排列靠后,而旅游这类体验经济的智能化需求相对较弱。

 

(三)智能家电普及率最高,智慧社区、家庭安防需求较强,普及障碍与产品服务体系、价格、吸引力、交互体验等有关。

 

分析:

 

家居生活是智能化重要落地空间,在调查中,分别有六成以上人希望实现智能家电、智慧社区、家庭安防,其次是智能照明、插座、锁、摄像头、窗帘、遮阳、音箱等。其中,普及率最高的是智能家电,有一半以上。其次是智能音箱和智能锁,分别有三成以上。智能安防和智能遮阳等设备普及率较低。

 

关于智能家居设备普及障碍,有近八成人认为与服务体系不健全有关,正如有调查者表示,客户认识不足,购买缺乏专业知识影响了购买需求产生。其次是价格偏高,也有约六成人认为与产品之间互通性不足有关。同时,智能控制吸引力不足、交互体验繁冗、用户接受度不高,以及实用性差等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还在探索阶段,势必要经历一个产品逐渐成熟,价格逐渐降低,用户接受度逐渐升高的过程。而在早期能够不断迭代技术,建立消费认知的品牌,在未来竞争中才能胜出。

 

关于交互体验,通过手机APP控制是最常用的方式,不过有近三成人表示希望能通过语音控制,比如智能音箱,这也是智能终端的重要入口。也有一些公司在开发智能面板集合更多智能设备,统一控制。

 

(四)格力和海尔智能感更强,电视、洗衣机、厨电的智能化更为满意,智能产品的互联互通最需要解决安全问题

 

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最具有智能感的家电品牌是格力和海尔,其次是西门子和小米。其中电视的智能化服务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洗衣机、厨电和冰箱,空调的智能感并不突出。由于,电视机本身自带智能化基因,发展较为成熟,所以,消费者的感知并不突出,而对于洗衣机、冰箱、空调等产品的智能化更为敏感。

 

在实现不同品类和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时,有六成人表示最需要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其次才是标准协议、品牌共赢等问题。其中,阿里云在物联网的服务能力更被看好。

 

(五)远程健康监测、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被认为最有市场前景,智能医疗最大意义被认为是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分析:

 

在智能医疗领域的技术实践中,其中远程健康监测、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等领域被认为最有市场前景,分别有六成,其次是疾病预测,约有五成,而药物开发则较少。在看病难的顽疾下,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就诊被寄予厚望。有八成人认为智能医疗的重要意义就是能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而提高诊疗水平、提升医疗人员工作效率等问题则在其次。不过,智能医疗从实验到临床到实际应用,阻力依然很大。

 

(六)超七成人认为智能医疗普及主要障碍是技术成熟较慢,其次是机器诊疗的伦理障碍

 

分析:

 

关于智能医疗普及障碍,有75%认为与技术成熟较慢有关,特别是受限于医疗记录敏感性和保护隐私要求的前提下。其次是,机器诊疗结果可能遇到的伦理障碍。这涉及到谁为诊疗结果负责的问题。在敏感的医患关系中,技术中立说很难被接受。再而,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脱节,患者接受程度有限等都阻碍了智能技术普及,并且越是需要智能医疗技术的偏远贫困地区,消费能力却越弱,靠捐助形式难以持久推广。同时,医院本身采购技术的动力不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整个体系共同推进。

 

(七)八成人认为智能网联汽车首先要解决车路协同技术,而利益相关方协同、标准协同也需要突破

 

分析:

 

“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成为过去两年科技圈和汽车圈的兴奋集合点。在真正的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迟迟未出现之际,光有智能车,还需要有智能路网成为共识。有近八成人表示,现阶段首先要解决车路协同技术同期发展问题,其中智慧交通网络和自动驾驶技术同步发展。

 

有约46%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自动汽车技术发展快,但智慧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大。其次也有近三成人表示,与主机厂、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通信运营商等分工不明确有关。谁应该主导推进、开放协同还处于摸索阶段。同时,各地技术标准、测试标准不统一,也很难推广。可见,对于供应链极为复杂的智能汽车来说,实现利益相关方协同、车路协同、标准协同是必须要突破的障碍。

 

(八)超七成人认为智慧物流体系需要解决人、车、货、仓等物流全要素智能化,更看好顺丰和京东的发展

 

分析:

 

中国物流成本高是现实问题,物流行业在模式、安全、信息系统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其他金砖国家存在差距。智能物流成为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进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行业。有75%表示人、车、货、仓等物流全要素都需要数字化和智能化,并非其中某一个环节。

 

对于目前涉足智能物流的巨头,有近四成人更看好顺丰的发展,其次就是京东物流,第三则是菜鸟网络。随着2018年京东物流开始独立运营,加大外部接单量,对顺丰形成了有力竞争。而阿里在菜鸟网络的投入也有巨大势能。同时,百度、腾讯也都通过投资电商、物流等企业,发展物流科技,抢占蛋糕。这一巨大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九)智慧金融领域安全被最为重视,同时需要价值链各环节协作配合,智能风控的市场最被看好

 

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安全是一个人们从认知上重视,但是行动上忽视的问题。由于金融的特殊性,智慧金融的安全又被高度重视。虽然,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金融领域已经被普遍应用,但是在调查中,没有人认为金融是人工智能落地的最好场景。反而,有四成人表示,智慧金融中追求安全比高额利益更重要,也有约21%表示重视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最重要。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在安全领域的投入也成为发展的基础和竞争力之一。

 

有约35%表示,智慧金融服务更需要价值链中各环节协作配合。服务链条极长的金融行业,在进行数字化升级中,任何一环都不容差错。调查中,更多人认为在这场变革中,更需要银行、金融科技公司,以及互联网平台发力。

 

而在智慧金融的各个应用场景中,智能风控体系被认为前景最大。作为保障体系运转的基础,与投顾、投研、支付相比,风控能力最被看重。而智能支付目前则是发展最为迅速,成功最为显性的领域。目前,智能支付领域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同时也会推动智慧金融在大众生活的普及。

 

(十)“智能+”时代更需要共生共赢,技术变革不确定性中,需要把握安全和伦理的航向标

 

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在搜索、电商和社交领域分别诞生了BAT巨头,对于“智能+”时代未来的商业格局,谁将成为新的巨头?在调查中,相信现在的巨头将继续引领风骚的更多,只有约7%认为专注垂直领域的中小企业将有机会成为未来的BAT。不过,即使得拥有巨大的技术积淀,巨头们仍不可高枕无忧。在技术蝶变,呈现指数型发展的当下,“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有一半人表示,万物互联时代更需要共生共赢,没有最大赢家。而有约三成人表示,那些主动变革,寻求转型的产业将会反超互联网。

 

随着,生活、生产越来越智能化,调查中被担心最多的未来不确定性增加,风险未知,其次是信息安全,也有约21%担心人被AI替代或能力退化,以及一些人担心技术突破伦理等。可见,技术变革在物质世界向前发展时,也必然会给人带来精神世界的冲击。当人的能力不断向外延伸时,还需要回归内心来找准灯塔和航向。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