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2022如何更好践行中国式现代化? 编者按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07/ 浏览次数:0


聚焦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中经传媒智库二十人观经济系列报道之五 2022如何更好践行中国式现代化?
 
编者按: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十大”)在北京隆重开幕。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值此之际,《商学院》杂志特推出“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邀请二十位中经传媒智库专家一道“观中国经济大势,寻创新发展良方”。本篇为系列报道第五期,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专家们共同探讨:
 
2022如何更好践行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话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引领绿色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中提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并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与此同时,“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正式写入党章,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等内容写入宪法。随着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的提出,生态文明战略地位得到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请看本期报道。
 
举旗定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唐芳芳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历史新伟业。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的中心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明确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把握二十大精神的钥匙。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及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明确界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在百年奋斗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明确界定中国式现代化,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十大报告首次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九个本质要求中,前两个要求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有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这使得它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心骨。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还需要理解其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首先,“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其次,“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有自己的特色,它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摒弃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摒弃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现代化,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摒弃野蛮掠夺、对外扩张的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大基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基本特征,该特征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模板,必须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特征,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其中第三件就是完成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件大事是实现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进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的伟大奇迹,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西方式现代化存在根本差别。
 
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及其伟大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这一论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的历史使命,其实践决定了国家发展的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为实现民族的复兴,需要选择一条立足国情、独立自主的道路。
 
从新中国的历史看,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其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最后,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看,中国式现代化一步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的制度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十大报告还凝练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条重大原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总结,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强调,我们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它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大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
 
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出了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具体认识,例如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民民主是应有之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内在要求等等,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新格局、新高度指明了具体路径。
 
中国如何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
 
文|丛晓男
 
二十大报告提到,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是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要建设经济繁荣、生态优良、生活宜居、社会公平、文化和谐的可持续城市,必须以上述精神作为核心要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在城镇化、城市规划中已获得广泛应用,催生了可持续城市概念和实践。实际上,在该概念正式提出之前,人类对于什么才是理想中的城市很早就开始探索,例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赖特的广亩城市、芒福德的生物技术城市等城市形态都包含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般认为,可持续城市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但这种解释容易导致两个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可持续城市是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尺度上的简单复刻,从而忽略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特殊空间载体所具有的特性和运行规律;二是将可持续发展简化为处理城市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除了污染治理、环境韧性、代际公平等议题外,可持续城市发展还包括提供社会包容、推动创新和就业、消除贫困、共治城市等众多社会性议题。
 
因此,可持续城市的内涵是指在给定居民偏好(包含物质消费、环境、精神愉悦)的情况下,最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实现居民综合福利的空间组织形态,其外延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繁荣、生态优良、生活宜居、社会公平、文化和谐等。
 
对此,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目标11,即“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已经囊括了环境质量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完善、可负担住房供应、自然灾害防御等10项具体目标。2016年,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又通过了《新城市议程》,进一步设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标准。
 
城市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集中表现空间。过去数十年,全球一直处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城市区域占全球陆地覆盖面积比例小于1%,但其贡献了全球75%的GDP,消耗了60%~80%的能源,并产生了75%的全球垃圾和碳排放。贫民窟、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淡水供应不足、废物处理压力剧增、基本服务和基础设施不足等“城市病”日趋严重。预计到2050年,全球约有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健康有序发展面临更大挑战。
 
城市发展不可持续的表现在城市空间,但根源在于工业文明发展范式。工业文明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导致物质主义处于支配地位,人类在实现福利的过程中过度重视物质,漠视环境和精神满足感,社会生产以追逐大规模生产为目标,为提高生产效率追求集聚以实现规模经济或减少交易成本,最终导致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工业文明所形成的发展范式,寄希望于城市规划设计手段、技术创新与应用,可持续城市建设将难有新的突破。因此,发展模式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的主要原因,也是潜在的解决方案。
 
中国在可持续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很多探索。早在1994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中国21世纪议程》中,中国就承诺“保持持续的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城市建设。虽然国家层面对可持续城市的定义、内涵、建设方案等尚没有统一界定,部分开展可持续城市规划、评估的城市也是基于各自理解推进工作,但近20年来,中国持续探索适合国情的城市发展模式,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Eco2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健康城市、公园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兴起,各地也开展了名目繁多的试点建设。这些城市形态虽未冠之以“可持续城市”,但均从不同角度充分回应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空前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均衡、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基本一致,生态文明思想为可持续城市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可持续城市建设是典型的抗解性问题(即较难解决的问题)。一是复杂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复杂的系统,各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动力机制也复杂多变。城市内的复杂性并不因其尺度小而弱化,反而因人类活动强度大而强化。可持续城市建设应当坚持系统观念,充分考虑到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是不确定性。城市建设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极端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是可持续城市建设应对的重要目标问题。应加强防范化解风险意识,全面提升城市风险应对能力,将“韧性城市”作为可持续城市的重要内容;
 
三是主体间价值的异见性。可持续城市建设不仅要处理人与环境、空间的相互关系,还应处理不同部门、主体之间的关系,各方利益的冲突决定了可持续城市建设具有典型的价值异见性,而社会公平、代际公平、公共空间共享等本身就是可持续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以上三点意味着,可持续城市建设不存在一种成型的技术体系或解决方案,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调整适应和协调利益。
 
可持续城市建设有助于解决中国快速城镇化带来的诸多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大规模、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城市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21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较2012年末提高11.62个百分点,高于55.3%的全球平均水平。如今,中国城镇化速度虽已放缓,但未来仍有提升空间,可持续发展愈发重要。
 
未来,可持续城市建设有哪些推进策略呢?一是全面推进工业文明发展范式向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变。要从根本上推动发展模式转变。要将美好环境、精神愉悦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发现各区域在提供个性化、特色产品和服务上的资源禀赋,解构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城市集聚经济的根源。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城市群、都市圈、城乡关系、城市内部等不同空间尺度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组织形态。
 
二是加强可持续城市顶层设计。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积极对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目标11,积极落实联合国《新城市议程》,尽快从政策高度厘清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内涵、标准,出台建设指导意见,同时有效对接可持续城市同已有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形成各类新型城市建设有效融合、相互支持的局面。
 
三是统筹推动城市空间、交通、经济、生态、文化等各领域可持续发展,以此为基础创建具有包容性、多样性的可持续社会,加强城市污染防治,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强防范风险意识,形成一个更高效、更安全、更清洁、更具韧性、更适宜居住的城市区域。
 
中国怎样抓住绿色金融发展机遇?
文|王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提到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能源清洁转型与社会经济绿色升级的重要推手,自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绿色金融历经数年的发展,各项指标均已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已逐渐建立起自上而下、长远布局、区域协同发展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2022年,中国绿色金融持续蓬勃发展,领跑全球,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绿色金融业务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越来越明显的推动力,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中国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少需要数百万亿元的绿色资金满足相关行业的投融资需求,这些都为绿色金融带来了不同形式与不同阶段的挑战和机遇。为此,中国应以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不断抓住绿色金融业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绿色投融资活动,推动实体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3万亿元,同时碳减排支持工具已带动减少碳排放量超8000万吨。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19年是绿色信托显著增长的一年,2020年绿色信托存续资产总额达到3592.82亿元。从规模来看,中国目前是全球绿色资金存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全球绿色经济的重要引擎,绿色金融市场数年来在保持增量和增速的同时,还在质量和效益上迅速跟进。
 
一是对绿色资金需求的匹配程度进一步提升。根据《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绿色债券融资所支持的项目调整了分类方式,与国际主流绿色资产分类标准进行了有效的对接,范围不断扩充,内容不断细化,技术细节越来越丰富,且新增了CCUS零碳负碳技术的项目,紧跟“双碳”工作的进程和步伐,可以说是全球最为科学的绿色金融目录,对每年绿色产业的资金需求进行了跟踪式的有效衔接。
 
二是绿色金融开始惠及小微企业与个人。通过开展“园区贷”“绿色信用贷”等创新,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过程中逐渐拓宽了融资服务对象范围,这不仅打破了绿色金融较为集中和偏向于支持资信水平高的大型企业的僵局,更是开始深入渗透和下沉到小微企业和自然人中去。绿色金融服务的下沉是其扩大服务职能和支持范围的重要标志,小微企业是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投融资的潜在力量,在得到信贷支持后将为绿色金融市场注入新的生命力,而面向个人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则进一步充分提升了绿色金融服务的多样化水平,激发了个人参与绿色金融市场的新动力。
 
三是绿色金融在升级过程中注重与数字技术和信息科技的深度结合。2022年1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指出要“发展数字绿色金融”与“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和数字化是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方向,数字技术融入绿色金融将成为大势所趋,中国对此提前进行了系统化的有效布局,例如借助数字科技支持环境信息披露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支持碳排放跟踪统计核算,同时实现绿色资金带动低碳减排效益的评估与测算,建立起覆盖各类资信主体的大数据绿色信用体系。
 
四是绿色金融创新正逐步实现排污权与生态权等环境权益融资模式的充分挖掘。自2021年7月央行发布《环境权益融资工具》金融行业标准以来,金融机构在开展环境权益融资活动,并将生态环境转化为生产要素融入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创新机遇与市场活力,环境权益回购、排污权与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生态权益贷款与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对于提升生态金融的盈利属性、引导民营资本参与生态环境市场具有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为全球生态权益融资市场的创新建立了规范的标准创新和案例创新。
 
目前,中国绿色金融“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和“五大支柱”(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产品和市场体系、国际合作)政策体系已基本确立,近年来颁布的政策举措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2022年,绿色金融继续发挥政策优势,引导金融资源不断进入绿色领域,推动实体产业绿色转型。
 
首先,从市场主体的角度,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组织发展和业务流程得到了规范和指引。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有助于充分促进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服务兼具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各类经济活动,令金融机构业务规范得到科学指引。
 
一是为金融机构将绿色低碳政策充分融入金融业务中去建立了引导机制;二是进一步规范了绿色投融资的具体流程,强化了组织管理和工作协调机制;三是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第三方评估和审计行业的发展。
 
其次,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碳金融市场产品标准的发布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碳定价中的国际影响力。2022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碳金融产品》等金融行业推荐性标准,碳远期、碳期货、碳期权等新产品为金融机构开发与低碳减排相关的市场融资工具带来了广泛的积极性,更为环境权益融资市场和碳金融市场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未来相关交易所拓展业务的优势赛道。
 
再次,从国际合作的角度,2022年中国继续推进国际绿色金融合作范围。不仅牵头制定G20转型金融框架并落实《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还更新了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并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的落实,提升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传递了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积极信号,在全球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中注入中国金融力量,在推进全球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于2022年8月正式发布,中国将开启“气候金融时代”。2022年下半年,在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下,中国将会加速积累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市场经验,发挥金融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中的气候治理作用,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气候投融资时代开启后,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将会不断投入到气候治理和低碳转型中去,更好地响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目标,缓和气候资金的时间和空间矛盾,总结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经验。
 
中国绿色金融通过数年的发展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绿色金融还需要克服既有的阶段性困难和挑战,实现全面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当前绿色融资结构还不合理,中国绿色金融市场中绿色信贷占绿色融资整体规模的比例超过90%,绿色资金比较集中在银行端,以贷款为主。因此,需要尽快加强绿色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扩大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股权等融资工具的应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市场,提高投资者的参与度。同时还需要适当延长绿色信贷工具的期限,满足长期绿色融资需求,并进一步改善绿色融资的期限错配问题,令绿色金融充分服务于具备长期可持续效应的绿色低碳减排项目,将绿色融资活动充分融入“双碳”长期目标的顺利开展之中。
 
二是绿色金融对传统棕色和非绿行业的绿色转型活动比较缺乏支持。当前,实现“双碳”目标非常迫切,不在绿色项目目录中的业务难以获得绿色资金,但这些行业却是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不同程度的绿色转型所需要的资金不容小觑。当前,绿色金融所支持的项目目录大多是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纯绿或深绿项目,但高污染和高排放的棕色产业融资需求应得到金融机构和市场的重视。
 
因此,绿色金融在提升绿色产业增量的同时,还需要大幅重视转型金融业务的潜在价值,同时也应避免以绿色信贷为主的资金集中投放于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行业,应注重不同产业之间融资需求的平衡,实现各行业脱碳进程的稳步推进,预防“木桶效应”,提升综合转型效率。
 
未来,中国绿色金融依然具备更多潜在的发展机遇,将不断实现创新改革与升级,实现对实体经济绿色转型的支持作用。
 
首先,绿色金融未来应继续推进标准统一,不断提升标准化、国际化水平,推动绿色金融“走出去”,提升绿色金融的国际话语权,其目标是建立绿色产业与绿色金融相协调的绿色标准体系,覆盖绿色生产、清洁能源、信息披露标准和规范等,进一步实现绿色产品标准、绿色物流标准、绿色贸易标准等领域与绿色金融标准之间的衔接,贯彻碳足迹披露在全产业链供应链的连通。
 
其次,绿色金融应注重改善绿色融资结构,扩大绿色直接融资,提高私人资本参与度,避免资金较为集中、投放行业过于狭窄等问题,多元化的绿色融资活动是扩大资金来源和资金流向范围的基础,也有助于完善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以发挥资本市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和鼓励作用。
 
最后,中国应建立与完善绿色金融激励和约束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市场,与政府资金形成合力,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吸引更大范围的国际资金进入中国市场,扩大中国绿色金融的国际影响力,为联合国气候治理议程注入新动力。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