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家要有“开派对”的软实力
原创 作者:钱丽娜 /
发布时间:2024-06-04/
浏览次数:0次
不久前,曹慰德将其掌舵的曹氏家族企业万邦泛亚联盟集团更名为曹宝记(TPC),并举行了品牌揭幕仪式。
曹宝记(TPC)是曹氏家族于19世纪末期在上海创立的品牌,历经120年,跨越四代的传承,已从传统的航运公司发展成为大型的、多元业务的跨国巨擘。对于这次更名,曹慰德说:“这不仅是一页新的篇章,更是一种初心的回归。寻找我们的根源、我们的文化、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道德传统,唤醒爱的本源。我决定恢复曾祖父创业时期的商业名称,这是我们家族的根基,也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曹慰德除了是曹宝记主席、音昱创始人,还是国际家族企业协会(FBNI)长老会主席。作为“船王”家族的后代,他不仅拓展了父辈的事业版图,还致力于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课题的研究,积极发挥企业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信。
会连接也是软实力
早年,曹慰德曾在英国读书,当他的英国老师的女儿出现在男生寄宿学校时,这个女孩瞬间吸引了一群十一二岁男生的目光。大家暗暗掂量,看谁能与她交往。随后,曹慰德在一次跑步时正巧撞见了老师的女儿,他大着胆子跑上前去自我介绍,一路上两人聊得很开心。
不久,学校组织了一场派对,他鼓起勇气邀请老师的女儿作伴,没想到却被女孩一口回绝,理由是“我不会跟你去的,因为你是黄皮肤。”
这句话让曹慰德有些沮丧。
曹慰德在加拿大读书时,常常困惑于自己的身份:“我是谁?”“我是什么地方的人?”20世纪初,他的曾祖父曹华章在上海黄浦江畔以“曹宝记(TPC)”品牌开始经营运输生意,祖父曹隐云进军银行业,父亲曹文锦在1940年代末南下至香港闯荡,创办了万邦航运集团。1970年代,曹文锦与董浩云、包玉刚、赵从衍并称为香港“四大船王”。1986年,曹文锦带领家族迁往新加坡,继续发展壮大航运事业。曹慰德是家族第四代成员,他出生在香港,家族成员拥有各种国籍,家族聚会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但无论家族有多成功,20世纪70年代,华人在西方社会的话语权仍然很微弱,直到李小龙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相继在加拿大上映,在一些精力旺盛的男生中间兴起了一股“李小龙风潮”,中国人被贴上了“少林功夫”的标签,大家认为,看到的中国人似乎都会“三拳两脚”。十几岁正是精力旺盛、靠拳头展示实力的年纪,李小龙带来的影响力,让曹慰德感受到了一股力量的支撑。
此后,随着自我认知的转变,曹慰德渐渐发现,是否被西方人认可,跟皮肤颜色没有关系,而是心态问题。
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无论是打冰球还是橄榄球,他都是最拼命、“最不怕死”的那一个,也依此在男生中打出了实力。他感悟道:“十几岁的年纪,无论沟通、争执还是打架都是交流。没有交流,怎么能够相互了解?”
长大一些后,曹慰德交朋友的策略就是开派对。他说:“开派对就是建立平台。我做派对山庄的庄主,我来请吃,大家都认识我了!如果只待在华人圈子里说中文,不去融入当地文化圈,怎么能成为东西方的‘桥梁’呢?”
派对主题是“吃吃喝喝听音乐”,整层楼的同学打开房门扎堆玩闹,派对人群从房间内延伸到走廊上,也会时不时地到曹慰德的屋子来拿饮料。开完派对,整层楼就变成了一个小社区。作为发起人,他很自然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混了个脸熟”,各种话题都能聊。“派对庄主”做久了,他悟出一个道理:“软实力不奇妙,是人与人关系的自然状态。我送个礼物给你,跟你沟通,请你吃饭,从不相识到相识,关系就‘来了’。参加派对的人有时会感觉白吃白喝不太好,也会想着做点‘贡献’,这样大家就连接在一起了。所以,会连接也是软实力,有了沟通,有了连接,我的影响力不就来了吗?”
不要固化身份
曹氏家族四代行商,业务遍及全球。曹慰德出生在中国香港,少年负笈海外,进入家族企业后,他也曾去泰国、新加坡行商。曹慰德没有固化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他说:“一旦固化自己的身份,就会失去弹性和自由,他人对你的认知也会随之固化。我的身份是变化的,是一切的可能性。”在与他人相处时,他的身份随时转化,是董事长、良师、益友、修行者,亦是兼通东西方文化的“使者”。良好的语言能力帮助他更好地沟通,参与到他人的话题中,融入不同的圈层。
只有见过世界,才会形成世界观,形成对自我的认知。父亲鼓励孩子们去看世界,但并不会因为家境富有而让孩子们乱花钱。曹慰德的妹妹为了见识世界,但她以最省钱的方式背着行囊游历欧洲。她与三四个人合租了一辆小车,晚上睡在车里,清早在池塘或小溪里游个泳、洗个澡,换件衣服继续开车前行,风餐露宿的旅行,她完成对世界的探索。旅行的好处是见识世界的多样性,而被囿于一地的人,往往会被一种观念和文化习性所束缚。曹慰德说:“当你说‘肯定是’,或者说‘肯定不是’的时候,都是习性使然。东方人和西方人一样,都会有偏见。”
“国际家族企业协会是一个西方人集聚的地方,我是主席,负责创造影响力。世界经济论坛需要亚洲之声,所以一定要从传播角度讲好中国故事。”曹慰德说。但是,如何讲好中华文化,其实还有很多底层的认知障碍需要扫除。“男女、老少,贫富之间都会存在差异,有差异就难免产生歧视,这不是社会正确的发展方向,整个社会需要和而不同。但我们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不能一味强调屈辱的历史,这并不利于民族的发展。我们要讲中国人伟大的故事,而不是自大的故事。”
近期,重新以曹宝记(TPC)的身份开启发展征程,体现了曹慰德对家族历史的寻根溯源,集团将全力投身于影响力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助力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崛起,创造一个兼具使命与成就的商业共同体,促进人类乃至所有生命的整体繁荣。
把“派对”做成平台
商业世界的交往,往往是硬实力中穿插着软实力。曹慰德说,硬实力是投资、买卖、产业发展,这些都靠资本推动,但软实力的构建需要时间,需要做关系,做大量的沟通。“从商业角度来看,软实力就是善经济和影响力。”
1995年,曹慰德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家非营利组织——东西方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可持续发展,这是在做善经济和影响力。曹宝记(TPC)集团的总部设在新加坡。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却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新加坡很小,才几百万人,但是通过‘开派对’,把自己做成国际交流的平台,从而顺利地融入全球化,这就跟我的人生经历勾连上了。”
无论在国际论坛,还是在各种沟通、派对和会议中,曹慰德都致力于对现代性和可持续问题的研究。他出生于华人家庭,年少时受教于西方,遍历世界之后,反倒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中可以发挥的价值,那就是“道”,道生万法。
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中提出的基本问题决定了我们是谁:何为生?为何而生?何为幸福?何为良药?在全球面临着气候变暖、种族主义、政治和气候难民以及战争的各种潜在危机时,曹慰德意识到,人类需要塑造一种全新文化,促使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他的这一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加州思维科学研究所列举了全新社会将发生的变化:从竞争向和解与伙伴关系的转变;从贪婪和匮乏向充足和关怀的转变;从外部权威向内部权威的转变;从“分”向“合”的转变;从机械系统向生活系统的转变;从组织碎片化到连贯整合的转变。“传统的主流文化将价值与金钱和权力联系在一起,体现的是人类的‘贪嗔痴’,认为追求成功是人生的目标,成功意味着富有和强大,而基于国民幸福总值的亚文化崛起,体现的是可持续和公平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保存与推广以及善政。”
中国传统经典《道德经》正是强调了人类在大千世界中的特殊地位,曹慰德从中认识到,人类的幸福与整个生命系统的和谐息息相关。“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是可以与全球文化趋势相融的。
面对今天全球所面临的撕裂、断层与纷争,我们需要承认,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每个时代的新兴文化也很少是清晰、独特和无争议的。当东西方产生商业连接时,首先需要找到文化中的相通之处,交相融汇、求同存异,才能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这便是曹慰德契而不舍追求的“合一”,但现实情况是,合作远比竞争困难。
在促进东西方相互合作时,曹慰德认为需要推动意识的转变,这是社会进化的基础:“我们需要从‘我’走向‘我们’,共同创造未来。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公司,都需要合作发展,这成就了我们自己,也成就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在苏州阳澄湖畔的音昱水中天,曹慰德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合一国际文化节”。“合一”意味着“不二选择,合一世界”。文化节包含论坛、演出、学习工作坊、市集与正念美食等丰富的内容与体验。他说:“‘合一文化节’就是派对,我们邀请艺术家、文化人前来分享、沟通,人类的情感、创造力、想象力等天赋能帮助我们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化。每年开几天‘合一’派对,年复一年地开,坚持几十年就成为了文化,能够辐射影响至周边的社区。”
在中国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曹慰德建议要加强交流。但遗憾的是,他常常看到中国留学生只生活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对当地语言会“听读写”,但不会说,能够应付上课和考试,却无法真正融入当地文化和社区,更无从谈及文化影响力。他的建议是,“要多交流,关系是共同创造的,大家有了关系,别人才会淡化你是哪国人。”
企业家要发挥国际影响力
音昱水中天是曹慰德“合一”理念的一次实践。他开发了108幢别墅,按其他开发商的做法,有人愿意出钱买就卖了,但是他很另类,要一个个和业主沟通,只卖给那些认同共建社区的人,同时他希望生活在这里的业主能够接受正念修行的理念。此举给销售人员出了不少难题,但是已经入住的业主却感受到难得的邻里之间的亲情。这些业主有建筑师、艺术家、企业家,他们会定期聚会,彼此交流、启发,共同为社区发展提建议,而不是像传统社区那样,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
在曹慰德的构想中,音昱水中天是他的“精神乌托邦”,帮助企业家和业主修行。身心本为一体,修身与修心密不可分,通过静定、明理打开智慧之门,由身心觉醒至和谐大同的境界,最终超越恐惧抵达爱。他对生命的感受落在了“喜悦”二字。企业家处于“喜悦”的状态时,他们会用正念管理企业影响员工乃至行业。企业家若要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在意识上“进化”。
“服务时代,不断进化”,这一跨越曹氏家族百年传承的可持续性秘诀,同样贯穿了中国发展的不同历程。曹慰德说,中国早年未解决温饱问题时,现代性就是农业生产,满足粮食需求;物质匮乏年代,现代性就是工业化。今天,中国所面对的挑战不再是衣食和物质的匮乏,而是心态,即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理解世界的问题。这需要在文化上更具包容性,在产业上走绿色经济的道路,中国企业家在迈向全球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转变观念,行善明德。“如果中国企业家到海外投资,吃穿住用都是‘中国制造’,走了之后,给当地社区留下的只是垃圾,这一定会引来不满。或者‘我’的边界踩在‘你’的边界上,‘我’要的也是‘你’要的,就会引起冲突。所以,要懂得收敛,有边界感才能减少摩擦,人人皆欢喜。”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点赞 30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