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低碳生意”来了,碳资产管理公司等待成熟

原创 作者:刘青青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8-31/ 浏览次数:0

 
2022年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一周年,毫不意外地成为了同期全球规模最大的碳现货市场。
 
一年前,全国碳市场上线当天交易总额2.1亿元。一年后(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已经达到1.9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84.92亿元。
 
在这一年里,低碳愈发成为一门生意,大量相关企业纷纷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就是其中一类,连“碳资产管理师”也成了热门词汇。未来,全国碳市场还将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逐步纳入。
 
值得一提的是,碳资产管理赛道仍处于萌芽阶段,但碳资产管理“江湖”却已经风起云涌,涌现出不同类型的企业步入其中,互相角逐,“低碳生意”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真正的低碳生意


 
当碳排放开始与金融挂钩,碳排放权益能够像货币一样流通的时候,低碳或许真的能够变成一门生意。如今,在“满周岁”的全国碳市场背后,是多年的规划与部署。早在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已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两年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湖北、广东的7家碳排放权交易场所陆续开始上线交易。
 
到201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中国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全国碳市场上线首日迎来“开门红”。截至2021年7月16日收盘,碳配额最新价为51.23元/吨,涨幅为6.73%,均价为51.23元/吨。交易总量410.40万吨,交易总额为2.1亿元。
 
在一系列措施推动下,与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相关的一系列“低碳生意”更加受到关注。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广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管理部的郑伟一、陈英祺发布的《当前中国碳资产管理发展趋势评估》,梳理了碳资产管理的最新发展动向。巴曙松等人指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基本遵循Cap and Trade规则,即在履约期初始,政府通常会设定一个地区的排放总量,随后根据控排企业的实际排放情况加以分配,最终分配给企业的就是碳交易中的“通货”——配额。
 
对实体企业而言,碳配额实质便成为一种特殊的资产——碳资产。在研究中,有学者将碳排放权配额直接等效于碳资产,并研究碳资产与能源商品市场联动、碳资产风险管理等。此外,有学者将碳减排项目也纳入到碳资产的概念框架中。
 
2022年4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碳金融产品》的行业标准,其中将碳资产定义为:由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产生的新型资产。具体分类上,政府发放的各类碳排放权配额以及可能获得碳信用的碳减排项目等,都是碳资产的范畴。因此,在巴曙松等人看来,碳资产=碳排放权配额+碳信用。
 
可以看到,“低碳”真的成为了一门可以赚钱的生意。不过,碳资产等相关业务毕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双碳”的战略目标下,各种与低碳相关的企业纷纷成立公司,进行专业化的低碳工作。
 
企查查数据显示,中国现存碳资产管理相关企业256家。2017~2021年,中国分别新增碳资产管理相关企业59家、30家、10家、8家、29家。2022年1月1日至8月9日,中国新增碳资产管理相关企业19家。


 
碳资产管理的“江湖”


 
在碳资产管理赛道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同时,因为“双碳”风口而涌起的碳资产管理“江湖”里,还有着来自不同“势力”的竞争,比如电力企业在其中搅动风云。
 
电力企业进军碳资产管理领域是有渊源的,这还要追溯到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去。早在201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就提出:在发电行业(含热电联产)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
 
为何全国碳市场会选电力企业“先行”?对此,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公开表示,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所以这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二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
 
“因为要交易,首先要有准确的数据。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从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赵英民解释道。
 
也正因为电力企业“先行”,各大电力集团纷纷成立自己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据了解,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华能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和华电集团均已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
 
从2021年度全国碳市场的履约情况看,五大发电集团基本提前完成配额清缴。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数据,2021年,大唐发电(601991.SH、0991.HK)、华能国际(600011.SH、0902.HK)和华电国际(600027.SH、1071.HK)实现的碳排放权交易收入分别达3.02亿元、2.69亿元、1.4亿元。
 
“总体来看,通过设立专业碳资管公司,大型发电公司可以有序地安排发电机组低碳改造、集团碳交易与履约等工作,并且可以借助碳市场获得额外的收入和融资。”巴曙松等人指出。
 
蒙格斯智库总经理王嘉对《商学院》记者表示,当前碳资产管理市场的参与方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由各大电力集团自身建立和培养产生,这种类型的企业背靠资源优势,并且是市场中最早实际开展业务的一方,同样具有经验优势,但其缺陷在于以服务自身集团为主,缺乏进取的动力和创新的思维。
 
第二种是由碳核算类企业转型产生,这类企业具有多年的碳核算经验,但通常项目周期较长、收费较高且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服务越来越多的需求。
 
第三种是具有互联网产品思维的创业企业,这类企业以产品和工具作为主要突破口,效率较高,具有互联网思维,但诞生时间较短,缺乏经验。
 
“这三种类型的企业组成了碳资产管理行业的主要竞争格局,蒙格斯在近年上线的蒙格斯碳信用平台属于第二种和第三种的结合体。”王嘉表示。
 
这意味着,在碳资产管理“江湖”里,目前已经有三方“势力”正在互相角逐,一同在碳资产管理的新兴赛道上合作竞争。
 
碳资产管理师在做什么?
 
碳资产管理公司在加速前行,碳资产管理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摆到明面上来。
 
据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持续开展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组织编制了全国碳市场系列培训教材。2021年3月,碳排放管理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2022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披露,《大典》新增碳汇计量评估师职位。与此同时,碳排放管理师、碳资产管理师等职位也成为各培训机构口中的热门考证推荐。据猎聘发布的《2022Q1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从一季度的热门细分领域来看,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多的是“碳中和”,同比增长为408.26%,超过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增长数据。
 
“碳市场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队伍建设非常重要,我们把加强碳排放领域、碳市场相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相关人员的能力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李高表示。
 
那么,碳资产管理师要做些什么呢?碳资产管理公司又在做些什么呢?以蒙格斯碳信用平台为例,其包含碳资产登记管理、碳交易信息管理、碳资产会计核算和减排评估与管理四个直接相关的模块,此外为支撑四个模块,还包括了碳排放计算、碳排放评估、碳信用评级的碳数据库等功能。
 
在蒙格斯碳信用平台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先通过核算自身碳排放水平,并结合碳排放市场的价格情况和配额量,评估自身碳资产数量,然后在平台上通过输入核算出的数据直接将碳资产按照会计准则纳入会计报表中;企业还可以实现碳交易的成本和效益的计算,从而得出碳资产交易的策略;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平台对减排技术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核算和评估,得出自身减排决策方面的建议。
 
“对于碳资产管理师来说,在碳资产服务的过程中,依靠人力去核算、评估和管理是当前碳资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这种模式定制化程度高,但难点在于金钱和时间成本较高,另外还面临着操作风险。”王嘉表示。在他看来,以平台和工具的方式推动企业自身管理碳资产是一个更经济和便捷的方法。
 
王嘉认为,“双碳”人才需求扩充速度极快,但是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专业的教育和招募,既包括大学培养,也包括了职业快速培训的形式;另一方面应从工具层面着手,提高现有碳资产核算等方面的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业等待成熟


 
碳资产管理行业“凭风借力”,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制定和企业纷纷谋求低碳转型而愈发受到重视。
 
普华永道发布的《碳资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未来,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范围后,预计年覆盖碳排放量将超过50亿吨。按照交易量占配额5%~10%、交易价格60~75元每吨估计,现货市场交易规模可达到150亿~375亿元。如果考虑期货和衍生品,交易金额将大幅提升,有望达到3000亿元。
 
不过,在人才队伍建设、行业相关规范等方面,碳资产管理这个新兴行业还有一段路要走。
 
王嘉提到,当前碳资产管理行业还处于萌芽阶段,一方面政策尚不完善,存在很多空白和没有规范之处,这虽然带来了很多市场机会,但也造成了鱼龙混杂的情况,客户容易产生怀疑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另一方面,市场教育非常缺乏,大多数企业只听说过‘碳中和’这一概念,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碳中和’会对其自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在碳资产方面,领先布局企业较少,即使有一定参与的企业也多采用传统的咨询模式,对于碳资产的数字化升级接触不多。”王嘉表示。
 
巴曙松等人认为,碳资产管理的内涵丰富,有望成为碳控排企业用来管理、盘活碳资产的重要途径。“随着钢铁、有色、造纸等行业逐步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中,碳控排企业规模将不断扩大,而这些企业的风险偏好或将逐步分化。风险偏好较低的碳控排企业或更重视碳市场的碳资产管理职能,希望借助碳资产管理帮助企业自身降低履约成本等;风险偏好较高的碳控排企业或更关注碳市场的交易职能,希望参与套保或投机的操作。”
 
在巴曙松等人看来,碳资产管理可满足碳控排企业的需求并将逐步走向主流,但整个行业依然处在起步和发展期,受制于市场参与度不高、碳期货等金融工具还未上市等因素,碳资产管理还需监管、产业和金融界协同配合,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完备性和专业性。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