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银行业:如何把握487万亿绿色投资需求

原创 作者:闫佳佳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8-31/ 浏览次数:0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开市,绿色金融业务迎来新的发展空间。有数据测算,中国未来30年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累计将达487万亿元。作为绿色金融业务的主力军,银行希望及时抓住“碳”机遇,不断创新碳金融产品,比如低碳相关的质押融资、“碳中和”债券以及理财产品等。
 
在消费者端,银行试水个人碳账户。“碳账户的推出,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具体量化社区、家庭、个人节能减碳行为,并赋予一定价值。”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金融业发展研究人士袁帅向《商学院》记者表示。
 
他提到,“助力‘碳中和、碳达峰’,银行有一个特殊功能,即银行是资金交易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这意味着银行在资金价格和准入的过程中可以把低碳、碳排放等要求纳入进来。”
 
当前,银行业不断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创新碳排放相关贷款,但是也面临着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难以实现与行业和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等挑战。


 
银行信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为了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长期气候目标,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体系都需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金融系统也不例外。
 
“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窗口,需要具备兼顾市场效率和行政调节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公信力、广泛的触达能力和饱和的账户体系。”萨摩耶云科技集团总裁李尧向记者谈及银行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他提到,基于此,银行可以很好地扮演碳交易中介、碳市场做市、产业碳资产管理等角色,起到居民碳普惠激励、碳金融体系搭建和创新的作用。
 
202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行长易纲在“第42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上明确指出:央行正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助力完成二氧化碳排放和“碳中和”的目标。
 
2016年8月,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并首次给出了中国官方对绿色金融的定义:“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曾向记者表示:“绿色低碳进程中,会涉及一些基础设施的改造和能源结构调整,也会涉及很多产业的投资,很多新的行业可能会兴起,新的需求也会培育出来,其中会需要资金,这会为金融机构带来重大机遇。”
 
2021年12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课题组发布的《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对我国绿色低碳投资需求进行了测算,在“碳中和”背景下,按与《绿色产业目录》相一致的“报告口径”测算,中国未来30年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累计将达487万亿元。
 
当前,银行业将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银行的信贷业务也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相关政策也为银行加大绿色信贷提供了发力空间。2021年11月8日,央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
 
碳减排支持工具实际上属于央行再贷款的一种,即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央行申请再贷款。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同样采取“先贷后借”机制,利率仅为1.75%,比2021年12月15日提出的一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低120个基点,且没有额度限制。
 
当前,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成为业内共识。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2.5%。
 
兴业银行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该行利用央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工具,向央行申请获得首批碳减排工具资金21.35亿元,所对应的碳减排贷款共计35.59亿元,包括碳减排效应显著的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等共计29个项目,带动年度碳减排量为544618.73吨二氧化碳当量。截至2021年末,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4539.40亿元,同比增长42.11%。此外,兴业银行还落地了“碳中和”债券、全国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湿地碳汇质押融资等多笔“首单”“首创”业务。
 
袁帅表示,“就金融领域而言,无论是绿色贷款,还是绿色债券,都潜力巨大。帮助各个行业盘活碳资产,助力碳交易,是当前银行碳金融领域把握机遇、创新业务的重要着力点之一。目前,国内银行业积极梳理碳交易参与主体对碳金融服务的需求,创新推出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授信、碳远期交易履约保函等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拓展绿色项目资金来源、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他还提到了碳资产质押贷款,这是企业或供应链以自身现有或未来可获得的碳资产作为标的物,进行质押贷款的融资模式,是碳排放权作为企业权利的具体化表现。“从银行角度而言,碳资产质押贷款是银行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根据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综合为企业发放的贷款,可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降低授信门槛,解决节能减排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通过金融资产配置,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激发个人减碳力量


 
银行在支持企业低碳转型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个人碳金融业务。在支持个人减碳方面,中国银行与特斯拉、理想、小鹏、蔚来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消费分期业务,并与部分企业实现总对总系统对接服务方案。2021年,中国银行个人绿色消费信贷增速超过60%。中国银行还面向个人客户推出绿色低碳主题银联信用卡。
 
华夏银行为客户提供高速通行不停车的绿色出行服务,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截至2021年末,华夏银行累计签约了254.81万户ETC 客户。经测算,普通轻型车辆使用 ETC 车道通行相对于人工收费车道通行分别减少71.3%一氧化碳、48.9%二氧化碳。为促进绿色交易,2021年,该行柜面无纸化交易替代率达97%。
 
兴业银行连续11年每年组织“地球一小时”活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 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此外,该行组织的“快乐健步 为地球发声”活动,以健步走累积个人碳减排量合计步数约2.09亿步,二氧化碳减排量约3.48亿千克。
 
在银行“花式”支持全民减碳背景下,“个人碳账户”成为银行业探路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路径的一个重点。2021年以来,中信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将用户的低碳行为与积分挂钩,最后可以兑换相关权益。该账户采用赠送积分和权益的方式将个人绿色行为应用至生活和金融服务中,包括交水电费、燃气费、小微贷款、预约排队等领域。
 
以中信银行为例,申请电子卡可以获得89克碳减排量,交水电费、燃气费可以获得89克碳减排量,查看信用卡电子账单可以获得24克碳减排量,获得的这些碳减排量最终会形成碳积分,可以用于兑换权益,比如优酷视频会员月卡、爱奇艺视频会员半年卡或年卡,Keep季度会员等权益。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个人碳账户将用户日常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尝试与金融服务挂钩,有助于增强全民绿色消费意识。同时,可以促进银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碳账户作为载体,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碳减排核算可计量、可验证上进行了探索,也将对银行形成约束,促进银行逐步降低碳排放,使各类经营管理行为更绿色低碳。此外,个人碳账户还有助于拓展金融服务场景,与相应的金融服务权益挂钩,吸引用户归集相应的行为数据,开拓用户营销服务的新场景,还将使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 
 
袁帅提到,将个人的碳减排数据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形成持久、普遍的绿色生活方式,以此鼓励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这是具备可持续发展意义的。
 
不过,李尧指出,银行建立的个人碳账户目前主要围绕连通信用卡积分的个人碳账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碳账户。银行建立碳账户的前提是普世大众真正开始掌握严肃意义上的碳资产,成为碳激励体系的一份子。目前重点要突破的是个人碳资产形成和授予的路径,特别是个人减排行为的碳资产认定方法学的开发和应用。
 
“银行个人碳账户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碳账户如何开立尚无相应的制度办法可以依照;二是碳减排行为如何计量并转换为碳账户积分,缺乏具体标准;三是碳账户在小范围试点,尚未被社会公众所了解和接受。”董希淼说,“相关部门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完善与个人碳账户相关的制度安排,鼓励商业银行与社会公众更多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来,进而加快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碳普惠体系。商业银行应该不断丰富个人碳账户相关应用,将用户衣食住行用等多种场景纳入,并匹配尽量多样的金融服务权益。”


 
打通壁垒,形成共识


 
有观点称,碳账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突破口,它是以碳征信为核心,引导商业银行围绕制度、流程、产品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金融制度安排,由此实现商业银行投融资业务碳排放核算的可操作、可计量、可验证。
 
对于银行来说,企业碳账户服务可以看作是对企业银行账户的基础延伸。李尧表示,中心簿记的一账通式碳资产管理方式,对于银行了解企业碳资产权利状况、会计核算和金融安排都具有基础设施般的重要意义。
 
不过,与银行提供的居民储蓄账户服务相比,目前银行的碳账户服务还停留在核算结算层面,在全量碳资产类型适配、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核算、清算结算标准流程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碳激励标准和组织众多,形成各类碳资产的严肃性不一。同样的减排行为被不同机构和标准所接受,可能形成不同的碳资产,所以急需在复合会计核算标准层面,统一规范碳资产认定体系,作为从账户到碳资产的存贷汇基础。”李尧说。
 
在绿色金融实施过程中,有一种挑战值得注意,那便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虽然当前中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的整体不良水平,但是气候变化会导致一些行业,比如水利、电力等受到较大影响,其企业信用可能会出现问题。
 
2021年3月11日,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议”中曾提到,“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需要及时评估、应对。国际研究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等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同时,绿色转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一方面,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这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空间和传导渠道,扰动经济增速、生产率等变量,导致评估货币政策立场更为复杂。”
 
对此,易纲建议,“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标准是识别绿色经济活动、引导资金准确投向绿色项目的基础;二是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三是在政策框架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四是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应对气候挑战。中国金融机构也在积极采取行动,工商银行把环境与社会风险合规要求纳入投融资全流程管理,中国银行正在研究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等。”
 
在李尧看来,“绿色贷款不良率低,并非一定归因于稳定气候下的绿色资产,也可能源于绿色资产的经营主体,多为站在绿色产业前列的国企、央企。不考虑剧烈气候变化,整体金融风险的底层信用逻辑仍然牢固。针对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银行应该尽早、尽快、尽量多地投入到绿色金融支持中,进入到绿色金融风险收益的积累中。”
 
除此之外,“在部分领域中,金融机构与行业、企业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和合作共赢,绿色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董希淼谈及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时表示。他认为,绿色金融要进一步突破,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碳中和”,需要从政府、市场和社会层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就市场层面而言,应加大正向激励,提高金融机构的主动性。一是构建和完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明确大中小金融机构的不同定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各类金融机构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开放包容的精神,逐步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绿色金融服务网络。
 
二是加快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金融支持绿色农业的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等,还应不断探索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如针对企业和个人推出“碳账户”。
 
三是探索多方协同合作的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门的综合服务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拓宽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加强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支持绿色发展的债券、保险、基金、投行、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组合应用。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