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苏小妹,“70分创意”可否被打破

原创 作者:闫佳佳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3-31/ 浏览次数:0

 
2022年3月8日,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色光标”)旗下全资子公司蓝色宇宙发布全新虚拟数字人形象——“K”,这也是继1月1日首个虚拟古代人物“苏小妹”后发布的第二个超写实虚拟数字人。
 
蓝色光标销博特总经理洪磊告诉《商学院》记者:“借助AI的赋能,虚拟数字人研发周期有望缩短到以天为单位来估算,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真正的与外界真实环境的互动,基于AI驱动虚拟数字人生成实时内容。”
 
蓝色光标微信公众号曾发文称:“未来,蓝色光标也将长线布局虚拟IP市场,与垂直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发力虚拟文创、虚拟音乐、虚拟偶像等赛道,创造更多能应用到产业里及营造美好想象的虚拟IP,满足用户及商业客户的多重需求。”


 
试水虚拟数字人


 
蓝色光标绕开“二维”“卡通”等特点选择贴近真人的虚拟形象,蓝色宇宙虚拟IP经纪业务合伙人郭晓喆向记者表示,构建虚拟数字人,他们参考的是现实世界的社会体系,不同的虚拟数字人对应的是不同的身份。目前推出的苏小妹和K都有很强的IP属性,希望把两个角色都打造成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让他们的形象设计更贴近真人。
 
对于虚拟数字人推出的契机,郭晓喆称,他们认为,元宇宙约等于下一代的移动互联网,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媒介也会趋向于虚实融合,随之发生的是元宇宙经济社会体系的迭代,以及用户侧元宇宙虚拟时代的增长。在此背景之下,品牌资产的虚拟化成为元宇宙时代的必答题,他们希望帮助品牌重建虚拟世界的人、货、场,而虚拟数字人则是元宇宙的第一入口。
 
除了虚拟偶像苏小妹和虚拟歌手K,蓝色光标还曾推出虚拟员工蓝零壹。郭晓喆表示,上述三个虚拟人属性不太一样,虚拟数字人是元宇宙的第一入口,苏小妹和K是用来连接虚拟产业和虚拟生态的。苏小妹是一个国风IP,K是一个潮流音乐IP,背后连接的是虚拟文创和虚拟音乐的产业。
 
对于K和苏小妹如何商业化,郭晓喆回复称,苏小妹目前除了品牌代言、IP授权、IP联名等固定的合作之外,他们还给苏小妹做专题企划,如国风音乐企划、单元剧企划、非遗企划等,可以进行专题合作;K的商业化合作也包含IP形象授权、内容、音乐定制、MV定制等合作。
 
虚拟数字人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虚拟数字人技术分为真人驱动型和计算驱动型,后者已经从原来的单模态,如文字、语音、图像,发展到今天的多模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受来接触和理解世界。
 
在技术方面,近期,蓝色光标与齐乐无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推动XR体验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拓展及商业化项目落地;AI技术方面,蓝色光标与百度希壤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元宇宙技术与营销联合。
 
目前,蓝色光标自营IP主要发力虚拟文创、虚拟音乐和虚拟偶像三个赛道。在内容上,更倾向于应用场景的创新;在技术上,已经在虚拟数字人、虚拟物和虚拟场景上有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虚拟数字人方面,除了自营虚拟数字人的创设和运营,也会与品牌合作进行服务型虚拟数字人的开发、运营及制作;虚拟物方面,上线NFT发行平台MEME;在虚拟空间,蓝色宇宙在熙攘空间建立了蓝盒子空间,帮助品牌进行虚拟空间的建设及运营。


 
“小元宵”计划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蓝色光标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智能营销产品销博特,致力于AI技术与虚拟数字人营销创作能力相结合。国内首位广告公司虚拟创意人蓝零壹在2021年9月上线后,入驻蓝色光标集团内部企业微信。销博特为蓝零壹提供技术支持,对接集团内部的基础性营销内容创作需求,如设计logo、提出slogan、做海报、写文案草稿或者是出策划草案等。
 
广告公司虚拟创意人蓝零壹与真人相比有何优缺点?洪磊表示,“蓝零壹可替代大量的基础工作,将数据资料收集、案例积累、创意模板选择等需要日常积累的工作标准化,通过NLP技术进行创意快速组合以便形成一个创意概念组、一个策划草案、一个海报模板等,然后为创业策划人激发灵感。”
 
他还表示,目前,虚拟创意人更多是为传播咨询公司策划提供辅助创意支持。2021年,销博特平台共产出了15000个人群画像、1100个策划案等,据不完全统计,相当于1000个助理客户主任(AAE)一年的工作量。”
 
但是相比真人,虚拟数字人也存在缺点,虚拟数字人的创意是通过对数据库的语料、案例、人群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NLP技术来筛选组合形成,显得平庸,缺乏人性的光辉。同时,机器虽然可以生产众多创意内容,但还是需要通过人来判断决策,虚拟创意人很难突破“70分创意”的平均值。
 
2022年2月15日,蓝色光标旗下智能营销助手销博特平台发布“小元宵”计划,旨在将平台现有的分析、写作、文案、随笔以及创意等六大产品能力封装成API技术接口,为虚拟数字人营销创作能力赋能。
 
对于“小元宵”计划的作用,洪磊表示,“销博特构建了一套语料库和专家系统,试图模拟创意人的思维方式,提供更专业的创意灵感。从基于词向量技术对标签进行组合、语义分析与关联匹配,到最后生成新的创意,在人机交互中互相学习。对蓝标而言,其智能创意生产系统以及机器创意工具,更像是一个‘智囊团’的角色。”
 
中国传媒大学大数据与社会计算中心高级研究员张丽锦对记者表示:“此前已经有公司将AI能力作为API接口开放,但没有与虚拟数字人相结合。虚拟数字人与营销结合真正落地还需要依靠AI能力,比如让虚拟数字人写诗、写稿件等,需要具备有大量知识储备的大脑,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创作。”
 
智能营销产品的效率高低,取决于产品背后的算法与技术。虚拟数字人在营销创作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风险?又该如何解决?洪磊表示:“虚拟数字人在营销创作过程中会面临版权问题和效能问题。一旦大家都使用同样的方式来创作内容时,就容易出现版权问题,所以需要建立客户自己的内容库。效能问题方面,由于机器会产生众多内容,人做决策时在人机对抗的过程中会败下阵来,所以需要实现机器对机器的工作机制,如建立数据化的定义评判标准或建立自己的场景、标签库等。”
 
此外,张丽锦认为:“虚拟数字人的创作内容可能会出现政治、文化等问题,所以还需要有把关机制进行长期并大量地实践才能解决。”
 
洪磊表示,营销是一件创意型的工作,每个营销人员在为客户做提案时,数据查找分析、行业信息收集、客户需求分析等事务性工作占到了60%~70%,而真正有价值的创意工作不足40%。通过“大数据+AI技术”帮助营销人员从繁冗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创意上。
 
他还提到,第二层意义是为元宇宙时代的客户需求带来价值。通过“小元宵”计划,实现从人人互动,到人机互动,再到机器与机器互动,做到AI真正落地。因此,虚拟世界中的内容制作,必然需要通过AI辅助甚至是AI自动来实现,这也将是创意虚拟数字人真正的春天。
 
对于未来虚拟数字人的发展方向,洪磊认为,虚拟数字人的核心不一定完全落实到“人”本身,而更看重的是“人”在场景中的功能属性。人们赋予这个虚拟“人”能力和价值,用虚拟的身份来提高工作、学习、生活的效率。AI赋予技术能力与虚拟数字人身份属性相融合,为行业降本增效成了产业未来挖掘蓝海市场红利的一大目标。
 
许多虚拟数字人已经能够实现拥有和真人一样的外貌和行为,但能够识别外界环境并与人产生交流互动的虚拟数字人仍是少数。有行业人士指出,虚拟形象还是CG(计算机动画)角色都不能定义为真正的虚拟数字人。
 
目前,虚拟数字人发展环境整体情况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虚拟数字人技术的精进以及虚拟数字人能力的释放,虚拟数字人技术能力在具体商业场景中的应用,将是其产业落地的关键。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