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耽改101”,出道未果即遭封杀?

原创 作者:李婷 石丹 / 发布时间:2021-10-06/ 浏览次数:0

 
从爆火到哑火,耽改剧要“凉了”?
 
2019年《陈情令》大火,让播放平台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推动了整个视频行业“超前点播”的付费模式,把主演王一博、肖战推上“顶流”。一时间,影视市场对小众的耽美小说IP趋之若鹜,各大平台及资本纷纷布局耽改剧。
 
2021年年初,《吉星高照》《左肩有你》《皓衣行》《深渊》等耽改圈中的“名著”也都趁热打铁地放出已经开拍或杀青的消息。从原本的小众到如今的炙手可热,不少网友戏称“‘耽改101’要正式出道!”
 
然而,资本逐利之下,流量至上, “男男CP”成为了炒作热点。但过度营销“男男CP”,也让耽改剧面临更强监管。9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北京召开会议,再次部署治理、严管文娱行业。会议强调,要加强电视剧创作生产正面引导,坚决抵制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泛娱乐化现象。
 
事实上,耽改剧危机早有端倪。2020年9月杀青的《皓衣行》在播出日历上一撕再撕;而2021年7月刚开机的《吉星高照》也被网传已经停止拍摄;此外,备受关注的《左肩有你》《深渊》《烽火流金》等多部耽改待播剧也播出日期未定。
 
针对以上剧目能否播出,以及平台在耽改剧方面的储备及耽改剧的处理等问题,《商学院》记者向腾讯、优酷、爱奇艺等平台发去了采访函,除腾讯方面表示该话题不接受采访外,其他平台截至发稿前均未收到回复。
 
被资本予以厚望的耽改剧,未来怎么走?


 
轰轰烈烈走来的“耽改剧”


 
耽改剧主要是由耽美小说改编的双男主角电视剧,由影视公司购买原创耽美小说版权,并进行剧本改编和拍摄。最初耽改剧皆是小投入、轻资本,试图以小博大。其中典型是2016年的耽改网剧《上瘾》,开播首日其网络点播量就破1000万次,成为单日点击量最多的电视剧。此后,2018年开播的《镇魂》也突破了30亿次播放量,当年不仅为优酷带来约500万的会员拉新,更将其主演白宇、朱一龙成功推进一线明星之列。
 
?2019年,由腾讯视频播出的耽改剧《陈情令》更是成为“顶流制造机”,该剧在网络的点击量突破55亿次。在大结局前,腾讯视频开启了“点播付费”,创下1.56亿元的收入。据媒体统计,该剧在播出期间拿下了190次热搜,豆瓣打分人数破60万人,微博话题阅读量达850亿次,弹幕近2亿条,其主演王一博、肖战也一跃成为“顶流”明星。
 
书评人、影视行业观察者蔡辉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耽美小说原本只是在“耽美圈”有热度,被IP影视化后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对于耽改剧扎堆的现象,蔡辉指出,只要有读者群,资本就会进入。“很多公司会买三四百个IP囤着,然后看准时机出手。如果一部耽改剧火了,资本就会炒作、热捧,而这些公司也会顺势把好剧、坏剧都卖掉,由此形成了耽改剧扎堆的现象。另一方面,耽改剧被影视化后,话题性更高。大资本入局耽改剧,小资本也会闻风而动,跟风抢夺耽改剧IP,这就让耽改剧市场呈现短期火热的现象。”?
 
易观互娱行业中心高级分析师胡钰鑫从三个维度分析认为,在大众感知方面,现在影视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耽改剧作为新兴题材,大众对其充满好奇;在题材内容方面,目前女性是视频内容消费的主力军,她们对于过往“男性对女性的凝视”这类题材已经产生审美疲劳,聚焦“男男CP”,耽改剧恰好符合她们的娱乐诉求;最后,在资方、制作方、品牌方眼里,女性群体是高价值用户,他们需要迎合女性的喜好,且耽改剧是由耽美文学改编,本身就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对于资方来说失败的风险较低。基于多方原因的推动,使得耽改剧的投拍热度不断走高。


 
“下注”耽改剧


 
“耽改剧的感情真实,而且对我来说更有效率。”00后耽改剧粉丝叶林告诉《商学院》记者,如果是耽改剧,那就可以“粉”两个男主,甚至配角有时候也有CP组合可以“粉”,因此“粉”的男演员也会更多。有粉丝告诉记者,因为“入坑”耽美文化,自己几年来花费在耽美画集、抱枕、杯子等周边物品上的资金超过五万元,即使现在工作了也依旧会看耽美小说或者漫画。
 
据界面新闻报道,晋江文学中“耽美榜第一”墨香铜臭的《天官赐福》仅100万字,但其作品总积分却超过327亿分。这些积分都是通过粉丝的点击、收藏、购买、打赏刷出来的真金白银。此外,《商学院》记者了解到,晋江“纯爱总分榜”(原“耽美总分榜”)上榜作者的作品每章结尾处都有作者列出的感谢粉丝名单,即粉丝打赏文章的名单。对于一些上榜的耽美文,其每章打赏的虚拟金币和礼物皆会有超10万点晋江币(10元人民币是1000点晋江币),折合人民币为上千元,而按照普遍的耽美文计算,一部耽美文章节数在150~600章左右,估算下来一部耽美小说的粉丝打赏为15万元~60万元。而这只是基于连载当天的统计,并未计算入完结后的长尾收益。
 
可见,耽改剧粉丝群体方兴未艾,而这一亚文化的题材自带话题度与肥沃的粉丝土壤也让资本嗅到了钱的味道。随之而来的便是围绕耽美文化的炒作与营销,而“卖腐”噱头及“男色经济”也开始成为资本在文娱市场“下注”的依仗。
 
以《山河令》为例,2021年年初由于粉丝们催更,优酷平台便推出了类似“粉丝打投”的活动,即用户可通过拉新、累计观看时长或购买会员获得“琉璃甲”以解锁“加更”和“主创见面会”。截至6月初,排名第一的粉丝就贡献了近10.9万块“琉璃甲”。更有网友在微博上表示,为助力“琉璃甲”,有粉丝充值了200年会员。此前,更有《天官赐福》的版权被卖出4000万元的价格。而记者也发现,在北京一些胡同或小资聚集地的各类精品店内,《天官赐福》的动漫周边产品占满整个柜台。管中窥豹便可知,受到粉丝热捧的耽改剧能为资本带来多大的利润。一方面,耽改剧的“生意经”做得风生水起;另一方面,艺人也在其中获益,跻身“顶流”。
 
从《上瘾》爆红之后,主演黄景瑜、许魏洲两位新人徒然成为了娱乐圈崛起的新星,此后黄景瑜先后参演了《红海行动》《飞驰人生》《破冰行动》等优质影视剧。而成为2018年夏天现象级的影视作品《镇魂》的主演朱一龙、白宇也在其粉丝的追捧下跻身一线明星;更不用说《陈情令》中的主演肖战与王一博已然是红透了娱乐圈的“顶流”。
 
据《2021H1中国娱乐营销白皮书》数据表明,通过对艺人的吸睛指数、社交影响和品牌助力三大维度考量下,对2021上半年明星代言人进行CSI效果评估发现,“中国CSI明星商业价值榜”上,肖战、王一博、龚俊稳坐TOP前三位。由最初名不经传的艺人到如今的“顶流”出演,这样的“造星”速度也难免吸引各路资本对耽改剧“下注”。


 
耽改剧出路在何方?


 
对耽改剧而言,过度营销“男男CP”,虽然创造了顶流,但价值观导向问题也让耽改剧面对更强监管。
 
3月,新华社旗下《半月谈》发表《“耽改剧”盛行?警惕对“腐文化”进行无底线炒作和过度消费》一文,点名批评耽改剧并表示,从读者热议中显示,大家普遍担忧网络“腐文化”出圈后被过度营销会带来不良影响。而时下盛行的“耽改剧”“腐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引发了强烈反响。
 
4月,《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耽美作品改编盛行带偏大众审美》,认为耽改剧畸形审美取向和病态营销心态需扭转。
 
8月26日,《光明日报》发文《警惕耽改剧把大众审美带入歧途》指出,部分耽改剧为吸引眼球而呈现低俗庸俗倾向,其盛行让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关键塑造期的青少年产生困惑和迷失;此外,耽改剧跟风创作易引发功利心态,导致行业审美旨趣偏移,陷入流量话题、美颜滤镜的怪圈。
 
9月9日,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随着文娱产业迅速发展,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新情况新问题迭出。9月8日,中宣部、国家新闻总署有关负责人,会同中央网信办、文旅部等,对腾讯、网易等重点网游企业等进行约谈。其中特别提到网游内容要“坚决抵制拜金主义、耽美”等不良文化。
 
蔡辉表示,耽改剧集体“哑火”,其传播的价值观是一个主要原因。“现在互联网的管理者都是行家,一部剧爆火之后就会很快意识到这是耽改剧,加上炒作和跟风的人太多,“男男CP”与中国主流价值观不符,耽改剧肯定会出事,一旦政府叫停,很多耽改剧短期内是不可能再播。”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有《天官赐福》、《夺梦》《狼行成双》(在爱奇艺);《默读》《山河表里》(在优酷);《在黑暗中》《地球上线》《蝙蝠》《六爻》(在芒果TV);《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杀破狼》《撒野》(在腾讯视频)等耽改待播剧。
 
据8月27日“德塔文待播剧景气指数”显示,排名前五的有《皓衣行》《左肩有你》《安乐传》《张公案》和《云南虫谷》,其中耽改剧《皓衣行》《左肩有你》和《张公案》显示其兴趣热点为“播出无望”。
 
对此,胡钰鑫表示,“这类作品(耽改剧)短时间内很难上线,只能等日后择机播出。不过之后能不能播出也要看影视作品的改编情况,比如对已经杀青的片方可以通过后期处理的方式弱化主角的CP感,着重表现兄弟之间的情谊,或是加大其它故事线的比重来通过审查,获得播出资格;正在拍摄中的片方相对来说会幸运一些,只要重新制定拍摄方案,将剧本修改到符合审查标准,未来还是能够正常播出的。”
 
这些待播耽改剧如若无法播出,资本方是不是“血亏”?而耽改剧的未来出路又在何方?
 
胡钰鑫认为,目前相关部门对网络视听内容的管控逐渐收紧,大家对耽美题材尚处于观望状态。而对于平台方和资本方来说,投资的钱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变现,甚至还会有给利益相关方,比如品牌赔偿损失的风险。
 
在蔡辉看来,耽改剧的“凉”对投资方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因为拍一部剧的花费,尤其是耽改剧花费相较其他剧集来说并不高,主要的支出是在演员,有些资方与演员签订的是分红合同,无法播出的剧没有利润,自然也没有分红,那成本也会降到最低。”
 
蔡辉指出,耽改剧“出海”东南亚或是出路之一。“因为中国的网络文学和IP剧对东南亚影响较大,第一,耽改剧作品基本都是电影水准,这在东南亚是没有的;第二,耽改剧题材在东南亚并没有严管,相反影响力挺大,而我们很多剧是已经拍完,现成的电视剧,中国对网剧运作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投资方将耽改剧放到东南亚进行销售、播放,那么收回成本大概是问题不大。”
 
严监管之下,耽改剧的源头耽美小说和耽美动漫是否也会因此受到波及?蔡辉认为,小说和漫画受到波及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力不同。小说的读者量很小,比较成功的作品也只有几百万次点击量,但影视剧单集就能有上亿次点击量;其次,影视剧的管理相对来说严格,但是文字漫画基本处于相对小众的亚文化圈层。”
 
显然,耽美文化和风口浪尖上的耽改剧需要谋求更多的出路。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