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破局纸业“三高”,林业碳汇站上风口

原创 作者:李婷 朱耘 / 发布时间:2021-09-06/ 浏览次数:0

 
生活中,纸制品的应用非常广泛,从面巾纸、卷筒纸等生活用纸,到打印纸、白卡纸等办公用纸,乃至快递箱、包装袋等包装用纸,纸制品的应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且用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人认为,用纸袋替代塑料袋,更加环保。
 
2019年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学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白皮书》显示,造纸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纸张产品广泛用于文化传播、包装、装潢、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鲜为人知的是,碳排放的八大高耗能行业中,造纸位列其中。
 
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在2021年6月举办的“2021碳中和与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曾表示,中国纸张消费量从2000年的3575万吨提高到2020年的11260万吨,同比人均消费量从28千克增长到84千克,中国人均纸张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预计到2035年,中国人均纸张消费量将达到120千克至130千克,2035年前仍需增加5000万吨至7000万吨供给量。
 
人均用纸量增加,造纸的“减碳”压力增大,破解这对矛盾,将是造纸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高”盯上造纸业


 
造纸业有中国经济“晴雨表”之称,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永新认为,“造纸业是轻工业中的重工,是国民经济较为重要的支柱。”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在2008年和2009年经济危机的时候,造纸企业人会更早了解到,因为造纸业发现,像包装纸这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康师傅定做的包装盒少了,经济不景气也就有了预兆,因此国家也非常重视造纸行业。”
 
不过,市场皆知造纸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量”的行业。“一个造纸厂毁一条河。”这是三四十年前造纸厂附近许多不知名河流及水域岸边泡沫横生的真实写照。
 
郭永新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造纸行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这是它被列入碳排放工作重点的原因。但这不是说造纸业落后,而是产业性质及制纸流程长且复杂的特点决定了造纸行业的能耗较大、碳排放较高。”郭永新解释,“造纸的工艺是把传统木材进行蒸煮,这里需要煤产生的电能与蒸气进行加工制浆,之后在纸浆变成纸张的过程中,需使用大量蒸汽进行烘干,能耗非常大。化学制浆中碱回收工艺,需要将蒸煮黑液进行浓缩并通过化学反应将其中的碱提炼出来再应用。所以从蒸发到浓缩,再到采用化学办法等等方式的使用,可见制浆造纸过程需要大量电能和蒸汽,因此造纸行业是减碳的重点行业。”
 
不过,郭永新也提到,绿色低碳在造纸行业中很早就在实施,并不是“双碳”目标提出后才采取的行动。“这些年造纸行业在低碳绿色方面的努力是可见的,并取得了成效,比如造纸行业的用水减少、节能节电等方面的进步飞快。以造纸用水为例,此前造一吨纸需要几百吨水,现在科技研发先进的企业就可以达到只用几吨水的水平,这个进步是飞跃式的。而在市场关心的污染方面,国内制定的标准也是领先水平,甚至优于一些欧洲的指标。”
 

 
破局“三高”的路径


 
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曾直言,“造纸行业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面临的挑战是史无前例的。”
 
造纸行业的需求及产量在未来十年里处于增长态势,这可能给造纸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造纸行业的产业机构及流程决定其“三高”的态势依旧存在,虽然正在改善,但没有消失。对于造纸企业来说,在产量不能减少的情况下,减碳发展的难点在哪里?要持续低碳发展又该怎么做??
 
郭永新认为,目前造纸企业减碳发展的挑战有三点,“首先,目前的造纸行业及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很高,在‘十三五’期间已经使用最先进的设备了,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像‘边际效应’一样,接近了极致。虽然还有进步空间,但是这其中花费的力气比之前从几百吨水减到几吨水更难,比如其精准度等各方面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企业和行业在技术研发、投入及创新上花费更大的成本。第二,节能减排方面,需要有效的投资才能有效益。对于造纸企业来说,可能不赚钱甚至亏损,那就要平衡。第三是行业内存在‘鞭打快牛’导致企业承压的现象,即国家在每次规划中有一定的指标,落实到各地方省市,就会导致有些省市直接落实到企业身上,以致于一些小企业被压垮。但是‘碳中和’不是个别企业的事,而是整个社会、行业、全产业链的事,也就是中央所说的,不能搞‘运动式’减排。”?
 
“造纸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必定要发生改变。”郭永新向《商学院》记者表示,“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造纸业和企业不能就碳论碳,而是要将其纳入到整个科学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体系中。换言之,造纸产业发展及企业的生命发展要从‘高数量’转变为‘高质量’的生产模式。这样的发展才会让造纸产业从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路径及其带来的‘三高’向‘资源-产品-废物利用-资源再生’的‘三低’路径发展。”


 
林业碳汇站上风口


 
落地到造纸企业上,其股市走势并不乐观。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上市造纸龙头企业玖龙纸业(2689.HK)、晨鸣纸业(000488.SZ)、太阳纸业(002078.SZ)、山鹰国际(600567.SH)岳阳林纸(600963.SH)等归属于轻工制造、造纸板块的公司,其股价皆从2021年2月底至今呈现了下跌趋势。
 
2021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印发了《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和《纳入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等配套文件。政策的出台让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交易”)开始建设,2021年7月23日,碳交易市场启动线上交易,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1.20万吨,成交额638.03万元,开盘价56.52元/吨,最高价61.07元/吨,最低价55.52元/吨,收盘价55.52元/吨。这意味着,中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具体的企业单位,通过市场倒逼企业进行碳排放减碳行动以及产业技术的持续升级。
 
对此,行业龙头也正在响应。比如玖龙纸业在其2019-2020年的《环境、社会及管制报告》中提到,在废气治理及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方面均优于国家及地区标准,其中,二氧化硫密度同比減少11.3%,氮氧化物密度同比減少14.0%,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同比上升5.5%,但其密度则同比下降0.1%。此外,污水处理效率及能力、固体废物处理效率等均有提高,而玖龙纸业下个财年的排放目标为温室气体密度降至约9300吨/每万吨纸的水平。同时,金光集团APP(中国)对《商学院》记者表示,目前累计固碳4240万吨,2020年碳汇净增量逾462万吨,并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减排30%。
 
随着“双碳”目标不断落地,林业碳汇站到了风口之上,增加“碳汇”成为很多造纸业的减碳利器——纸是由木头制成,较大的造纸企业,都在布局“速生林”领域,实现“林浆纸”一体化。一方面,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另一方面,森林固碳利用自然过程,不需要很高成本,同时又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性价比极高。
 
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1%,森林蓄积量将达到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将达到57%。
 
中国实现“碳中和”基本上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碳减排,比如节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二是增加碳汇,即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森林覆盖率是重要基础。林业碳汇是“碳中和”进程中的“负碳”途径,具备碳汇量大、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等特点,是CCER项目中的重点。
 
金光集团APP(中国)相关负责人对《商学院》记者表示,其在1996年就开始自营造林,采用“林浆纸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截至目前已有自营林地面积26.74万公顷,并在2019年将海南作为碳管理的重要示范基地,目前已经累计固碳4240万吨,2020年碳汇的净增量超462万吨;太阳纸业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未来将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国内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依托自身200万亩的林地资源以及碳汇交易的经验,林业碳汇成为岳阳林纸新的业绩增长点;晨鸣纸业也对外表示开发林业碳汇。
 
?郭永新认为,“碳达峰”并非只是环境、生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发展问题。“世界目前已有标杆,芬兰是造纸强国,而芬兰同时又是个纯净的国家,这就说明造纸业发达和污染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能通过治理变好。希望芬兰纸业的今天就是中国纸业的明天。”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