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企业数字化不等于无限跨界

原创 作者:李婷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3-03/ 浏览次数:0

 
当数字化、智能化、算法、云计算等科技名词如“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出现,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企业的商业模式随之也面临着创新技术带来的迅速迭代。而企业传统的组织管理、领导发展、人才发展等多方面也在技术、概念和模式的创新基础上发生颠覆性改变。
 
那么,当数字化和实体企业相遇,碰撞出的火花是什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旭东对此进行了分析。


 
数字化带来可见的经济效益


 
高旭东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认为,数字技术带来数字经济,中国企业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发展阶段,无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企业首先要明确的是自身为了什么而存在?
 
“一位德国学者曾提出问题: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下,绝大部分的学生说,是为了盈利,因为企业没有盈利则没法生存。但是这位德国学者说得很有意思,他说德国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好的产品及服务给消费者,而企业盈利与否是结果,不应该成为起点。不过当企业提供了好的产品与服务,销售额也是自然而然的事。”高旭东认为,这是如今数字化时代企业最重要的本色——价值。
 
高旭东言明,做有价值的企业不应该仅仅是在数字化上坚持,而是要把产品和服务价值放在首位。数字经济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原本无法做到的事,现在得以运作。如远程医疗、远程手术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本身就在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原本可以运作的事务,企业在数字技术辅助下更好地降本增效。
 
如山东东华水泥厂,对其整个生产环节做出数字化改造,虽然期间投入极大,但结果证明,当跑通全程,该水泥厂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其所有投资收回,并更进一步在其发展基础上,开发出数字化转型的方案以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水泥厂生产线。这就是数字化提升了实体企业经济效益的例证。 


 
数字化 VS企业:关系与挑战


 
实体经济企业在数字化发展下,需要全面释放要素潜力,但要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挑战必不可免。 
 
高旭东提出,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企业也需要回归作为社会组织的本质。而新型实体经济企业更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实体经济型企业做的是具体的事情,数字化仅是手段,不可过于“神话”。现代社会很多人认为数字技术来了,我们的生活、工作等可以发生各种翻天覆地的改变。其实不然,正如工信部一位老部长所言,人吃饭还是要吃食物,不能吃数字。也即是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把农业、工业、教育做得更好,但其并非是农业、工业、教育本身。 
 
第二,要注意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很多人将两者区分开,一边是实体经济,一边是数字经济,其实不然,实体经济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个企业,数字技术仅是工具,如何使用该工具辅助企业将原有环节升级为更低成本、更高效且高质量去做才是关键。
 
现代社会很多人对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抱有过高期望,认为必须将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等所有环节都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但要从实际出发,有些领域如高速自动化生产车间适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能让其更方便,但有些实体经济领域就做不了,无论是技术还是企业都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所以,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企业要实事求是,不能过于追求“高大上”的东西,“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数字化不等于无限跨界 


 
数字技术带给企业跨越行业的机遇,当一家企业跨入不熟知的领域,其经营或面临更大挑战。、
 
高旭东指出,当今中国不少企业存在一种幻觉,认为可以跨界经营,特别是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之下。数字技术的到来的确非常有吸引力,但仍然没有改变现代社会的基本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分工即企业将自身擅长的事情做好,合作则是将每家企业擅长之处发挥到极致。跨界太多,就很难体现出自己的专长。
 
高旭东解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的经营在当今社会遭遇极大的挑战,甚至部分大企业连自身计划都没能达成,这是违反了“战略管理”中最基本的原则,即企业只要逐渐多样化就会跑到其他的领域,但在其他领域总有“前辈”企业做得更好、更有经验。
 
“你看到某领域是个机会,别的企业也会看到,最终的结果只会是那些看到机会又将自身能力培养得极好的企业才能成为赢家,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要做自身擅长的事,在这个基础上去做一些相应的组织结构的调整,而不是有了数字技术就可以随意跨界。很多企业想学习互联网企业,认为坚持互联网思维做出一个不成熟的东西然后不断迭代,就会成功,但这个概念对于工业,对于实体经济企业是致命的,工业绝对不允许一台上亿元的设备随便试错,其成本极高。”高旭东指出。
 
高旭东言明,竞争的本质是企业做自身擅长的事,坚守自己擅长的领域,善用数字技术等加强自身优势,整个行业及社会的发展才会更有效率。这也说明未来的企业一定是兼利型企业,即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