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陈士华:汽车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与品牌力

原创 作者:朱耘 / 发布时间:2023-12-15/ 浏览次数: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
 
产量2711.1万辆,同比增长10%,销量2693.8万辆,同比增长10.8%。
 
2023年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3年1-11月汽车产销量情况,这一数字很令人振奋。从数据看,新冠疫情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强劲复苏,增长喜人。12月14日,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之“新时代 新变革 新动能”——2023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深度解读了数据背后的逻辑,以及2023年汽车销量增长的内生动力与被数据掩盖下,当前汽车业存在的问题与隐忧,并为行业诊脉,认为未来汽车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与品牌力。

 
高增长的背后
 
“亮眼的数据背后,行业的感受并不是那么好。”陈士华坦言。
 
2017年,是中国汽车人记忆深刻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汽车销量达2888万辆,是中国汽车史上销量最高的一年。2023年,也是同样能够让汽车人记忆深刻的一年。
 
截至11月,2700多万辆的销量数字令人欣慰,但不得不说,这一结果是很多汽车厂商“以价换量”,通过降价消化库存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销量增长,但利润被摊薄了。
 
陈士华引入工业增加值来看当下的汽车行业。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其中,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7.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为工业经济提供了支撑。尽管工业企业盈利增速面临较大压力,但工业需求逐渐复苏,工业生产景气改善。

 
“今年来看,工业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在7月份国家出台了很多拉动内需的措施,总的目的是把工业经济拉动起来。出口总体表现平平、房地产靠不住,基建不太可能有大规模投资支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还得靠汽车业。总的来说,汽车产业表现还是引领了工业经济的增长。”陈士华说。
 
“价格战”从年初打到了年尾,汽车的销量确实有所增加,但企业的财务表现却难言乐观。总体而言,汽车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很快,超过10%,但是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企业的利润只增长了0.5%,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只有4.9%,而三、四年前,整个制造业的利润水平还有6%~7%。另外企业的库存也处在高位,“不光国内库存,还有国际库存。”陈士华说,国际库存的数据暂时无法精确统计,但中汽协正在想办法厘清。
 
事实上,销量增长背后,包括应收账款、净利润在内的诸多财务关键指标,展示出了当下真实的中国汽车工业情况。
 
释放三线及以下城市汽车消费活力
 
陈士华总结认为,当前汽车企业的运营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内需不足”,而这不仅是汽车行业,也是全行业的问题。陈士华为汽车业诊脉,他认为,如果想改变现状,问题的“七寸”在拉动三线及以下城市,包括县乡级市场的汽车消费活力,毕竟大城市已经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事实上,今年国家出台的政策很多是倾向于三线以下城市,如充电基础设施下乡。
 
陈士华指出,当前大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是如果三线以下的城市发展新能源必须把充电桩做好,提前布局,这是未来市场增量的空间,国家现在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正在向三线以下城市转移。
 
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坚定地认为“得新能源者得天下”,但是会上,陈士华指出,这并不意味着燃油车就没有希望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疑是今年增长最快速的细分车型,“我大概算了一下,传统燃油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包括增程,这个市场还是增长的。”
 
如今,对于多数汽车厂商而言,“新能源车并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传统燃油车还是企业赖以生存非常重要的车型,可持续发展离开利润是走不动的,现在产业投入非常大,车型开发速度很快,如果没有利润支持是不行的。车企很多是国有企业,不太可能像造车新势力那样有太多的融资渠道,还是靠传统燃油车支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陈士华指出。

 
那么对于新能源汽车,该如何很好的解决盈利问题呢?陈士华借用了“微笑曲线”的概念加以说明。的确,现在企业在制造端的利润越来越薄,甚至很难挣钱,“微笑曲线”的两端一定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而汽车业“微笑曲线”的两端,正是上下游产业链和下游的市场与软件服务。比亚迪的经营模式,正是通过下游供应链与下游服务价值增值实现的。
 
汽车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关注的重点就是车用芯片和操作系统,强调要建立自己的芯片供应体系,车用操作系统也需要“从零做起”,“这件事一定要做,如果不做的话,未来我们仍会存在‘卡脖子’的问题”。陈士华说。
 
此外他还提醒当下的汽车厂商,尽管比亚迪依靠“垂直整合”跑盈了市场,如今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正在积极布局自己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但也并非所有企业都应该学,毕竟不太可能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特别完整的产业链,在所有环境都自己做,这样是形成不了规模的。具体该如何平衡,也是每个企业的决策者需要长远思考的。
 
2024年,保住就是胜利
 
2023年,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在国内“卷生卷死”,也同样“卷”向了海外,今年1-11月,我国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上汽、奇端、吉利分列出口榜单冠亚季军,比亚迪成为出海企业中增速最快的企业。




 
陈士华认为,2024年的汽车市场,包括欧盟反倾销问题在内,有很多不可预计的情况,“我们能保住500万辆的出口额就是胜利,并不特别强求有10%、20%的增长。”
 
陈士华强调,500万辆是直接贸易出口形式的“顶点”,也许个别年份的出口数量还会比此更高,但不可持续,更重要的是汽车企业的大趋势是逐渐把产业链转移出去,做好海外布局,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而回到国内,行业真正健康、高质量的发展,是“不以价格作为最重要的竞争手段”,而是提升企业的产品综合竞争力与品牌力,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希望。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