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翟崑:中国企业出海与新商业文明的构建

原创 作者:闫佳佳 / 发布时间:2024-06-20/ 浏览次数:0

全球互联互通、制度化的开放、应对逆全球化和经济安全化,以及共同现代化,是中国国家战略动力推进的新商业文明。
 
美国战略思想家帕拉格·康纳于2016年在《超级版图》一书中对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了肯定,这也引起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对新商业文明构建的思考。
 
翟崑在由《中国经营报》《商学院》杂志、中经传媒智库联合主办的“中国商业20年跃迁与创变,引领新商业文明——暨《商学院》创刊20年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中国企业出海与新商业文明的构建》的演讲。
 
他表示,近几年,全球供应链的优化与控制在全球经济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也在积极主动布局。当前成都和重庆等城市的崛起,确实印证了在共建“一带一路”上出现了很多超级城市。其实,最引人注意的是新商业文明的构建,这一概念虽未被详细阐述,却也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
 
那么,新商业文明的构建内涵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构建一个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主题词的新商业文明。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新的商业文明的出现,比如经济全球化。当前,我国正进入企业出海的新阶段,大量企业尤其是以个人为主体的民间企业走出去,新商业文明的构建呼之欲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明应该是全球性的,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同时也需要具备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特征。
 
近十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正孕育着新的商业文明元素。
 
首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项目促进了全球互联互通,包括海、陆、空、天、网以及心灵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标识,全球互联互通正是新商业文明中的元素之一。
 
其次,中国开启了新发展格局时代,在疫情期间有了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格局。2020年达成的RCEP协定(《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成为我国进行制度型开放的一个具体制度规定,制度型开放也成为新商业文明的元素之一。
 
再次,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新安全格局下,逆全球化趋势促使经济活动日趋政治化,这就要求企业需具备应对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安全化的理念,内化应对策略,形成新商业文明的基因,从而促进开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对中国式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的追求,不仅是国内的发展目标,也要与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也因此变成了世界各国共同现代化的命题。很多国家寄希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实现现代化,共同现代化也成为新商业文明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演讲的尾声,翟崑总结道,全球互联互通、制度化的开放、应对逆全球化和经济安全化,以及共同现代化,都是中国国家战略动力推进下的新商业文明。这些在东南亚地区也得到了明显体现,并且可以通过《中国经营报》、中经传媒智库与北京大学东盟国家研究中心、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携手策划的《中企出海“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行动指南(东盟专辑)》中东中亚专辑中探寻更多新商业文明元素。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