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平江,找一缕“乡愁”
原创 作者:王敬雅 /
发布时间:2023-09-07/
浏览次数:0次
刚刚过去的暑假,是三年新冠疫情之后第一个中小学生的长假期,全国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在北京,不仅故宫一票难求,所有博物馆的预约都显示“已满”。放眼全国,各地古城、古镇旅游项目越来越多,但是数量的增加并没有伴随着旅游体验的提升。古城、古镇里挤满了游客:全国统一的网红食品、风格夸张的古装拍摄、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古城镇、古村落、古街道的发展,到底是否有章可循?而当我们车马劳顿,赶到一个历史文化古城游览的时候,除了满地的网红打卡地,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
今年入夏,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作为全国古街道建设的标杆性成果,平江街区虽然在建设中也遇到过很多问题,但在设计者和决策者的努力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那么,今天我们跟着总书记的脚步,拜访一下这条坐落于“东方威尼斯”的千年古街,聊一聊平江这座街区的魅力所在。想一想当我们前往古镇、古城的时候,又要去寻找些什么?
千年水乡
苏州位居大运河和太湖水网体系的枢纽地位,非常注重规划组织城内外互相沟通的河湖水系,古时水道一度是苏州的主要交通网络。
今天的苏州,东枕大海、北近长江。据东汉学者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记载,此地古时“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先秦时期城离海还很近,宋代“海潮”直到苏州城东20里。因此,必须“恃水作险”来建设城市。纵观苏州2500多年来的城市历史,正是不断治理水、规划水、利用水的过程。
苏州建城历史悠久,其在春秋时期为吴国治地。公元前514年阖闾当上吴王后,着手选址建立都城,当时主持苏州城修建的是吴国大夫伍子胥,阖闾曾问伍子胥:“善!夫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子胥曰:“有。”这说明吴国时期苏州城选址时,占据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苏州城天时地利,有利于农业生产,历代又不断开发建设,因水利导,大力改造自然环境,改良水利灌溉。随着城市的发展,四周也逐渐繁荣,出现了几十个乡镇作为腹地,为苏州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业和手工业产品。到了唐、宋时期,苏州已成为全国主要商业经济重镇和粮食生产基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大量米、丝、鱼、茶的生产和输出,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苏州位居大运河和太湖水网体系的枢纽地位,非常注重规划组织城内外互相沟通的河湖水系,古时水道一度是苏州的主要交通网络。尤其在城内,“水陆相邻,河街并行”,城市被设计成水陆双棋盘格局。水路、陆路相辅相成、平行而行,又纵横交织,既可合并,也可分流,形成互不干扰的两套交通系统。所谓“水陆二路,陂泽基置,川渠网络,利以是注溉运输,舟楫四达,岂非富遮之资邪?”
从北宋到元代,苏州先后被设为平江府和平江路治所,苏州城亦改称“平江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平江知府李寿朋将《平江图》镌刻在石碑上,留下了一张重建完成后的“城市现状图”。地理学家陈正祥在《中国地图学史》中称,《平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都市地图,被世人称为“中国城市地图的祖本”。这张城市地图清楚地表明古城苏州的水陆格局,展现了建城一千多年来水利治理和城市建设的成果。
有史志称宋代平江城的平面为“亚”字形,《平江图》也印证了这一说法——确切地讲应是略呈变化的长方形。按中国古代建城的一般传统设计,长方形平面的城墙其转角处应为直角,而从平江图上看,此时的苏州城墙东北、西北转角均为抹角,西南角城墙向外凸出略呈折角弧形,东南角却完全是工整的直角形。这正是当时的平江城结合水流、水势和地形的变化,规划设计出的符合实际的平面形制。
苏州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状态,没有经过大的拆建和损毁,河道和街巷也一直保持完好。清初,平江依然是比较偏僻的地区,这也使此地的支流得以存留至今。到了19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人口的大规模增加,苏州开展了大量的古城拆除更新运动,很多街道形制被彻底破坏。平江城也成了很多老苏州人心里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时代“乡愁”
古城的保护无法逆转时代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剧增,苏州城在扩张的同时也挤压了古城区的空间。
人活在世界上,靠相同点获得安全感,靠特点获得独立性,每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孕育了各地人群不同的自我认同。虽然苏州城内进行了整体性的大规模改造,但由于平江历史街区位于古城东北角的偏远之处,所幸躲过了这场运动,成为少有的“幸运儿”,被完整、真实地保留了下来。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退二进三”(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鼓励一些产品没有市场或濒于破产的中小型国有企业从第二产业中退出来,从事第三产业的做法)政策的大力推行,苏州也开始积极响应政策,并规划古城内不再新建工厂,同时控制原有旧工厂的扩建,对古城内部分工厂企业进行合理的搬迁和功能置换。1986年批准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平江历史街区作为国内古城保护的先行者,跻身历史文化保护区。1997年开始,苏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进一步对街区内历史建筑进行整合。
2002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为平江街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苏州市启动了风貌保护工作,并提出了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2003年开始,有关部门再次对平江街区进行保护规划,开展了平江路沿线的整治修建工作。2009年,苏州第三监狱和振亚纺织厂完成搬迁,街区内部现代化企业迁移完毕。同年,平江路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今天的平江历史街区占地面积116.5万平方米,是苏州城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街区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1处,省市级文物古迹100多处,历史建筑16.7万平方米。街区至今保持了自唐宋以来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历史文化遗存类型丰富、数量众多,是全面保护苏州古城风貌的核心地区。
但是古城的保护无法逆转时代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剧增,苏州城在扩张的同时也挤压了古城区的空间。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社会的繁荣,周边大量展现历史脉络的传统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写字楼、超大型购物中心及其他产生高额利润的地产形态,城市由原来的横向发展模式演变为向高空纵向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平江区的发展也曾遇到过一些古城、古街、古镇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平江街区在历史上是一个生活区,而非规划出的风景区,所以历史建筑分布比较分散。除文保建筑外,街区中还有46处控制保护单位,即通过核定但却没有被公布为文物的准文物建筑,这些建筑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包括元和县城隍庙、潘祖荫故居、昭庆寺等。它们分散在街区各处,有些仍作为民居,有些则作商业使用,由于数量众多、功能复杂不一,保存状况堪忧。
平江历史街区的格局主要分为商业区、居民区和历史遗迹区,其设计的目的在于保留古街区的历史风貌,宣传地域文化。但实际上,游客的注意力几乎集中在旅游和消费上,街巷内的重点保护建筑较为分散,几乎只有陈列展示的作用,公众整体参与程度较低。历史建筑旅游线路规划困难,相比之下,平江路上各式各样的网红店铺、特色小吃则吸引了大量游客。与狭窄的小巷相比,江南的小桥流水似乎更适合游客拍照打卡。
此外,由于平江历史街区近年来逐渐向商业、旅游业抛出“橄榄枝”,一些外来商家通过租赁的手段将街区多处居住用地附加了商业零售功能。在旅游高峰期,当地居民的居住用地遭到了占用,使得街区原有公共娱乐设施严重短缺,而在旅游淡季,这些空间的整体利用率却很低。这种不平衡的使用情况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使古街在发展上面临了新的挑战。
平江街区的构架要素是河、街、巷、弄、桥,其构架形式主要传承了《周礼·考工记》(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所见年代最早的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中的经纬涂制,采用棋盘式方格系统。现在的街区格局是苏州水网与城市水系、居民生活路网长期磨合的结果,也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如果街道环境、水体结构、居民建筑失去平衡,平江就会成为一个失去灵魂的古城。
北京的南锣鼓巷,旨在表现元大都的规整布局和明清北京城的官邸气象;绍兴的鲁迅故里,旨在展示水乡绍兴的水网桥路和文人气息;古城大理,旨在展示边陲之地治理模式和少数民族生活的欣欣向荣……随着物流的发展和商业化的不断渗透,这些古街、古镇、古城和平江街区一样,开始出现了“同质化”。
赓续文化
今天,展现苏州文化的演出场所也成为了平江历史街区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一书的序中曾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古街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一条老街,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折射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
如何避免古城的“同质化”?让它“活着”是一个重要的入手点。现在的城市中,只要还有居民生活,还有商家营业,就无法追溯到其作为古城、古镇的本真面貌,那么我们在这个空间中要寻找的又是什么呢?古城、古镇的规划者们,通过这些古旧的街道和建筑,又想向我们传达些什么呢?我认为,与其说我们要去古街上还原历史,不如说我们要去体会寻找历史的过程。当古街巷已经融入到现代化城市的肌理,我们要做的并非是将其剥离,而是营造出富有古城特点的现代城市文化气息。
2003年,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主持了对平江街区规划的重新整治。此次设计充分关注到了平江街区中“水道陆衢”“家家户户尽枕河”等特殊空间肌理。该规划提出:要以南宋《平江图》中所记录的“河街并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和“序列有致的街巷河道体系”为蓝本,对平江街区展开还原空间肌理的改造。改造中,平江街区通过对“房”“河”“街”三种基本空间叙事文本的有机组合,形成了由“房—河—街—房”的沿河外街、“街—河—街”的两街夹一河、“河一街一河”的水街型等多种形式构成的多层次街区空间肌理。
有了鲜明清晰的城市肌理,下一个工作就是要让城市“活起来”。城市空间首先是居民生活的场所,失去了原住民的城市只能说是一座大型的博物馆。一座城市的形象气质和市民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城市是活的,是会呼吸的,是会发展和变化的。城市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历史街区的时代性与延续性,适应现代居民生活游憩的需要,使街区呈现活态健康发展,既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强行让它停留在某一历史阶段。邻里的交往方式、市民的生活方式伴随城市的发展,成为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城市人民的主动参与、体验、更新。在平江街区的改造中,考虑到它历史上就一直是以居住为主的街区,规划没有采取把原住民全部迁出进行全新整治的策略,而是在人口结构上控制了50%的回迁率,从而保证50%的邻里关系维持不变,80%的房屋不动或者少动,进而保留区域的居住功能。
在历史上,苏州城街头巷尾的茶馆、酒肆鳞次栉比。平江历史街区在新近的招商引资工作中,重新确立了宁缺毋滥的原则,设立了严格的筛选标准。商铺的用途限定为“必须具有一定的地方历史文化艺术特色,并与整条历史街区的保护理念相契合”,例如建筑会所、客栈、茶楼、画廊、手工艺品商店等精品项目。同时商铺的装修风格、内部陈设亦需满足相应的要求。今天,展现苏州文化的演出场所也成为了平江历史街区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平江路上的多处茶馆都有茶艺表演、评弹演出、昆曲表演等活动。人们于此中展开的听曲、品茶、谈天论地等一系列日常活动,构筑出苏州古城清闲安定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留古城,不仅是保留一份当地人的文化记忆,也是为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保留了珍贵的火种。面对历史文化名城“千城一面”、历史街区大量被改造成商业街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规划者开始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须以延续文脉为终极目标。这条文脉自五千年前的远古而来,承载着赓续文化,薪火相传的时代重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热爱文化、探索历史,为民族复兴,守护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点赞 30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