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龙塘样本”:融创探索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梯田如云的龙塘村中,刚开业的苗寨精品民宿展示着中国乡村文旅的新面貌,梯田里农民的耕作成果作为特色农产品被送往全国……从过去的贫困村到当下示范村,贵州省雷山县龙塘村正在发生“巨变”,而“巨变”来源于两年前,融创携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雷山县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了“结对帮扶贵州龙塘精准脱贫”项目。
“两年多来,融创集团和友成基金会与雷山干部群众并肩战斗,打造了雷山乡村旅游扶贫的新亮点,进一步促进雷山乡村旅游持续增长,助推更多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扶贫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逐步致富,为雷山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0年10月12日,“融创中国-友成基金会结对帮扶龙塘精准脱贫成果移交仪式暨龙塘山房民宿开业仪式”于贵州省雷山县龙塘村举行,在成果移交仪式上,中共雷山县委书记黄清发表示。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企业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郭毅对《商学院》记者表示,扶贫主要是当前国家致力于实现的目标,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问题,这是主要的社会目标,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要以企业资源的投入和力量来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让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保持在健康的生态上,这也是社会性的目标,扶贫也是如此,以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参与到扶贫当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文化扶贫等方式赋能当地,郭毅认为,贫困的成因是多元化的,多方位的,具体的问题,观念问题,长期的闭塞发展都会造成贫困。企业参与扶贫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优势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当中,改变了企业在当地的生态,获得了当地的认可。
龙塘村的脱贫,正是融创在本土原本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优化该村“生态体系”,实现扶贫长效机制的一个样本。
龙塘村:从贫困村到示范村
从脱贫迈向持续发展与振兴,龙塘村的显著改变是,一批年轻的人才被吸引回村,反哺家乡,为这个山村带来了更多自内而外、可持续的发展活力。
90后的村民文远胜,2018年告别外出打工生涯,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成为龙塘村合作社资金互助部负责人、农业产业部负责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刺绣和蜡染,是苗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年轻的绣娘潘晓芬,也回村寻回了祖辈传承的苗绣工艺。随着融创组织的刺绣、蜡染等手工艺培训的开展,龙塘绣娘团正式成立,让非遗文化得以重拾与传承。今年4月,“非遗工坊”正式亮相,并入选省级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为绣娘精研技艺与游客体验苗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年轻人愿意回来,并且能够切实地在家乡有所成就,是因为龙塘村在专业团队的支持下,拥有了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扶贫既要解决当务之急,更要从长远考虑问题,才能够真正帮助贫困群众重塑脱贫信心,做到脱贫不返贫。为此,融创携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雷山县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了“结对帮扶贵州龙塘精准脱贫”项目。2018年至今,融创中国联合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成立扶贫专项小组,并派驻驻村工作队长期驻扎龙塘村,深入扶贫一线,为扶贫进程实施提供有力、专业的团队保障。
两年多来,融创结合自身优势产业及资源,链接各方资源,已在龙塘打造出一个综合立体的融创扶贫模式。龙塘扶贫成果显示,通过文旅切入、产业带动、文化激活、教育帮扶等手段,融创扶贫模式在保护村庄民族文化及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能够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帮扶中国乡村建立起“扶贫不返贫”的长效发展机制,助力实现城乡交融的美好生活。
同策研究机构首席分析师张宏伟认为,企业精准扶贫是企业在公益方面非常重要的表现,大型企业有社会责任通过相关产业的布局和措施,去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贫困问题。企业在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当地的贫困群体可以在事业平台上就业,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张宏伟建议,企业可以将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从而在产业布局方面有所进展,实现社会责任。
综合立体的扶贫模式 为乡村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收官年。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扶贫攻坚,是融创头部企业社会角色的责任体现,也是融创美好城市共建者的使命体现。
通过文旅切入,龙塘村已完成“龙塘山房”等示范民宿改造与开业,并支持村民自主经营农家乐、餐厅、工坊等;龙塘村庄景观环境亦大幅提升,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2019年年底,焕然一新的龙塘村首次大规模庆祝传统节日“鱼冻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不少游客,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在产业带动方面,融创支持龙塘村的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协助龙塘打造“龙塘好物”自有农产品品牌。同时通过消费扶贫方式,带动龙塘村合作社销售本地鱼酱酸、茶叶、玫瑰花等,为合作社带来收入超过200万元。
教育帮扶是阻断返贫的根本性措施。通过英苗培养计划,融创让遥远山区焕发新的生机,助力少年理想。嫁接自身文旅及文化资源,融创打造“一进+一出+全面探访”的助学模式,更深度、更长线地为龙塘孩子提供多样化教育支持,给予他们多维度的教育帮扶。
从整村脱贫到产业振兴、教育持续发展,如今,随着龙塘的精准脱贫成果圆满移交,龙塘迎来又一个新起点——其脱贫攻坚成果被进一步巩固,并初步建立起保障“扶贫不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表示,企业精准扶贫,体现了企业作为“社会企业”的形象,同时精准扶贫响应了国家战略,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导向。通过精准扶贫,企业本身可以积极发现和培育新产业和新机会。
以“龙塘样本”为范本,融创扶贫模式正在被应用到更多项目中。数据显示,2019年,龙塘就完全实现了整村脱贫。帮扶至今,龙塘村总计已实现增收近300万元。截至目前,融创已累积2.3亿元投入“筑梦原乡”计划,除打造贵州省雷山县龙塘村“精准扶贫样本”外,也深度参与了重庆市中益乡、云南省广南县、陕西省延安市万庄村、云南省西双版纳红卫村等13省市21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助力超过40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