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姜子牙》,何“罪”之有?

作者:孙立军 /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次数:0
何为真正的中国审美?如何将中国审美在视听与情感层面恰到好处地融于创作?这些问题是国产动画创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去求索答案的。

 

2020年10月1日,霍尔果斯彩条屋封神体系中第二部动画电影《姜子牙》在全国观众的热切期望中上映,但影片的质量及口碑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将客观分析动画电影《姜子牙》在视觉表达、题材选择、人物塑造等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并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思考在未来国产动画的发展道路上应当如何寻求进步与突破。

 

《姜子牙》的高开低走

 

伴随着一句出现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尾彩蛋中的“姜子牙,你可知罪”,霍尔果斯彩条屋封神体系中第二部动画电影《姜子牙》在万千国产动画爱好者面前隆重登场。近年来“国潮”“国动”“国漫”的风行,观众在情感上对“国产”的文化产品表现出较之于往年而言更为高涨的热情,因此,动画电影《姜子牙》在尚未走进院线之时便已然收获了大批的潜在受众和较高的关注度。然而这样一部承载了全国观众极高期望值的动画电影在2020年国庆档黄金期上映以后,虽然获得了相对合格的票房成绩,但在豆瓣、知乎、猫眼等平台上,观众口碑和观影体验反馈情况却并不理想。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姜子牙》的预告首次出现是在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笑点密集、以个体命运为主题的“合家欢”动画电影的彩蛋之中,这一串联式的宣发策略,不免会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在判断影片调性时产生了“合家欢”的预期,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姜子牙》在视觉和主题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成人化倾向。

 

视觉上,诸如战斗中爆出的血雾等血腥、暴力的镜头在影片中数次出现,极力追求动效、色彩、音效对观众产生有效的刺激,打造强冲击的视听体验,然而却疏忽了低龄受众的基本观影需求,存有讨好市场主流取向之嫌。主题上,影片探讨了人类与集体命运的抗争,这种抗争借助特定的人物加以体现,如此一来,这一人物身上承载的则是一种集体意志,势必会让观众在情感氛围上,除去抗争这一动作所带来的痛苦之外,感到沉重甚至压抑。同时,“舍一人还是保天下”的道德困境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与其实际生活相距实则甚远,很难完全与人物产生深度共情。

 

其次,影片取主角的名字“姜子牙”为片名,却在人物塑造的环节没能打造一个相对立体的主角。“姜子牙”这一人物某种程度上被高度概念化,在性格特点、行为动机、自我意识等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与发展。人物弧光的缺口更是使得在叙事过程中,人物的情感曲线与其欲望目标及具体行动无法产生逻辑合理的对应关系。如“登天梯”这一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道具在叙事中反倒被模糊化处理,使得姜子牙“击碎登天梯”这一本应成为全片高潮的剧情点失去了其本应具备的感性冲击力。而配角之于本片的价值,则如同脚注之于文章一般,创作者很大程度上借助角色间的对话来解释其抽象、复杂、庞大的世界观设定,这也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产生疲惫感,并无法与角色产生高度情感共鸣的原因所在。

 

国产动画该何去何从

 

站在国产动画创作者的角度,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国产动画未来的发展应当强调什么?规避什么?坚守什么?挑战什么?这是我本人在创作过程与市场观察中一直在思考,并不断在试验与探索的命题。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创作感想。
 

1、要敢于在题材选择上寻求突破。
 

在诸如《大圣归来》《白蛇》《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本篇所讨论的《姜子牙》斩获高票房的同时,我们不能被数据和好评蒙蔽双眼,而是应当以更加冷静的头脑思考,难道成功的国产动画在题材选择上只能基于中国古典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进行动画化改编吗?

 

迪士尼天才动画师米尔特·卡尔曾如此形容动画的魅力:“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的幻想具有真实感,我们创造的世界和人物是可信的。”在形式和内容上高度自由的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艺术形式,它所打造的恰恰是一种“假定的真实”。这要求动画创作者既要开阔视野,富于想象,为观众打造一个充满奇思妙想与视听奇观的银幕世界,又要扎根现实,观察生活并从中汲取灵感,挖掘能够引起一代人共鸣的情感点。只有积极地拓宽思路、对身边触手可及的素材保持积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才不会被题材所圈限,更加自由地用动画的形式去表现身边的人、事、物。如此一来,我们的创作者不仅能够打造更有潜力打动人心的佳作,更将有效避免观众在面对一众神话改编类影片层出不穷时所产生的审美疲劳。

 

2、要技术,但绝不能忽略艺术。
 

作为动画创作者,我在观影过程中时常思考,将多数影片中那些情色、暴力、血腥等“快感”属性的镜头剔除后,余下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让我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中国审美”的缺失。这里所谈到的“中国审美”囊括了动画创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视听情境的打造到情感氛围的渲染,从独具国风神韵的透视、构图、色彩到东方古典哲理的隐喻……创作者有着充分的空间去打造能够被观众接受、认同并喜爱的中国审美与中国精神。如果动画创作者能够对我国本土文化进行足够深入的挖掘与探索,在创作灵感收集与审美多元化打造上必将获得令人惊喜的收获,打造出能够跨越时代与国别,兼备感性美与理性美的佳作。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创作过程中,何为真正的中国审美?如何将中国审美在视听与情感层面恰到好处地融于创作?这些问题是我们作为国产动画创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去求索答案的。

 

3、要有“老少皆宜”的人文关怀。

 

基于早年间动画创作在内容与画面上的低幼化现象,很多动画爱好者乃至动画从业人员齐声喊出了:“动画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的口号。此言虽说不假,但却并不代表动画创作者应放松对画面和台词的风格、尺度、调性的把控,而一味地去贴合市场的喜好,用情色、暴力、血腥的画面去吸引观众前来获得些许稍纵即逝的快感。这在我看来不失为一种丧失行业底线的行为。在电影分级制度尚未成型的当今,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对未成年人群体心理健康及未来发展的人文关怀,不失为当代国产动画创作者的艺术修养的重要体现,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如何通过巧妙的方式表现诸如“死亡”“中弹”“流血”“剑落”“刀劈”等镜头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并有效地将关键剧情信息传达给观众,是需要创作者花时间、花心思去琢磨的,也是相当能体现其创作功底的重要环节。

 

让动画传递人文关怀

 

当代的动画创作者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伴随着动画这一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大众认同并喜爱,作为动画创作者的我们,更需要在票房数据、网络评价、市场取向中保持清醒,不忘初心,既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为创作的根基与土壤,又要从中融入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打造真正有温度、有情感、有审美的动画佳作。(本文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