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价值投资:什么才是真正的“独角兽”

作者:文/陈茜 / 发布时间:2019-03-20/ 浏览次数:0
做技术投资需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以及高度自律,这样才能保持理性判断。当资本泡沫过后,货真价实的独角兽才能经受住考验。

  随着滴滴血案、ofo单车前途未卜、互金产品问题频出……曾经资本追捧的独角兽们也让创投行业开始反思,盲目追捧独角兽的光环,是否偏离了价值投资的轨道?

  硅谷FoundersX Ventures 创始和管理合伙人Dr.Helen Liang在近期长江商学院一次创投论坛上分享表示,与前几年相比,国内创投资本市场疾速遇冷,这一变化幅度要比硅谷更大。“资本市场现在应该是回调状态,可以挤出泡沫,回归理性和价值投资轨道中来,反而从宏观层面降低整体风险。”

  硅谷早期创投机构的投资理念有怎样的特点?他们所寻找的真正独具价值的独角兽和其创始人有怎样的特点?未来哪些赛道诞生独角兽的机会更大?投资人应该坚持怎样的投资理念?

  资本助长恶性竞争

  “硅谷的投资机构对创业项目的试错和蜕变时间更有容忍度,同时,相对而言比较少烧钱。”Helen 解释。

  像共享单车、外卖等商业模式的企业,在硅谷不会一下涌现出几百家同时烧钱。用资本支撑流量,获得膨胀发展,但盈利模式不明,最终泡沫挤掉。除了共享单车,这种泡沫还出现在直播、P2P、AR/VR等领域。在硅谷,早期项目投资人会更耐心等待创业者成长。从种子期到A轮,投资机构不会特别强调要盈利,而是更关注创业项目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快速增长的势头和独当一面的优势。

  定位于技术驱动型企业,这些创业者大都拥有较强的技术背景,也有一些理想主义情结,比如希望技术来改变世界。“这种创业动机在硅谷比较普遍。” Helen说。国内创业者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活下去更为重要,对盈利显得更加迫切。其中,创业者们强烈的自我驱动能力是共同特质。

  不可否认,国内能成为独角兽的企业更多是商业模式创新,纯技术创新相对更少。

  独角兽,“独”在哪?

  如何在早期发现独角兽?独角兽提供了哪些独特价值和特质?Helen曾与多家美国知名创业加速器负责人讨论过这个话题。确实,对于专注于技术驱动型的创业企业创业者来说,要成长为独角兽有一些特质。

  Helen总结,第一,时机。在合适的时机处在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第二,拥有独门绝技。在技术方面,针对某一个市场痛点,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第三,拥有快速蜕变的能力。一些项目第一次推出的产品和服务会跟客户最终付费购买到的变化很大,这中间需要不断进行试错,根据用户反馈快速挑战,这也是一种快速学习能力。第四,具备沟通能力。需要与团队、客户、投资人、媒体等各方进行有效沟通。第五,拥有大格局,可以看到未来的增长空间。

  在美国,初创公司能够成为独角兽的一个优势还在于能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除此以外Helen表示,能成为独角兽上市的企业,在投资人眼中很可能具有争议性,处于特别被看好和特别不看好的两极分化中。“越有争议性,说明有一些潜在价值没有被挖掘,这也是独角兽的特质所在。”

  所以,当投资人遇到一个非常反常规的创业思路,最好不要急于下判断。因为可能只是你没有看到价值点。不过她补充到,这一条件是在其他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具备的情况才具有参考价值。

  对于拥有独门绝技的技术型创业团队来说,技术是否能成为“护城河”?Helen 指出,早期的独门绝技只是一个能判断创业项目可以快速成长的出发点,但并不表示,只有一个“绝招”而已。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可能会快速获得一个大客户,这样就锁定了市场优势。然后,再根据大客户反馈,产品迅速迭代。“这样就很难被抄袭,因为一旦领跑后,即使有抄袭者,也永远在后面。”

  在她看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产品快速蜕变的过程也是创业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这也要求创业者要有很强的紧迫感。

  人工智能领域,初创企业与巨头共舞

  除了创始人具备的性格特质,如何在合适时机找到高速成长的市场?在当下,人工智能被认为将是继移动互联网后,诞生独角兽的下一个风口。而FoundersX本身也把目光锁定在这一领域,虽然这并非一个垂直赛道。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内BAT等巨头在领跑,他们不仅投资国内的AI创业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更多是集中在这一领域。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自2016年以来筹集资金最多的30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中有40%位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公司融资变得很容易。

  Helen认为,简单来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技术应用为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打开了很多市场空间,增长了生长渠道。比如FoundersX基金所投的一家是利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做图片搜索的公司,可以对视频进行动态搜索。目前服务客户是电商平台,但是未来也可以推向消费级市场。做为一种赋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医疗、教育、电商客服等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行业革新。

  人工智能技术离不开大数据。与初创企业相比,巨头公司拥有海量数据,是否更有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创新?

  Helen 指出,BAT 等巨头互联网公司确实都有大量的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价值挖掘出来,然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切入,创造新的产品形态,提供新服务,这是未来的增长空间,也是企业持续领跑的机会所在。但对于巨头企业来说,有大企业的惯性,比如腾讯这样的上市公司在业绩压力下,对于创新失败的容忍度有限,更是会把最好的资源用在主要业务上。

  不过,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影响,也有一些美国企业在做内部孵化。但是,相对于主业来说,仍有优先度的问题。所以,他们往往采用的策略是收购来占领前沿科技。一家初创公司背靠巨头流量支持,很容易发展起来,但是,劣势在于受巨头主业影响,未来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很多创业者从各种基础设施和技术积累更为完善的巨头公司离职创业。

  Helen 认为,不管巨头企业的机制有多么灵活,但对于个体创新思维的反应速度还是会比较慢。初创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受任何限制,并且发展空间更大。

  稳健的企业级市场未来乐观

  从市场角度看,曾经快速成长的消费级应用的赛道将转向企业级服务市场。在资本泡沫过后,真正关注价值投资的机构正重新重视这一领域。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企业服务领域独角兽公司主要分布于美国,数量远超中国。这与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发展更早,对企业服务需求更为迫切有关。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早期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巨头发力企业级服务成为重要方向。

  不过与消费级应用的资本“烧钱”模式不同,企业级应用增长速度会更慢,但是也更稳健。Helen 指出,目前在中国崛起的独角兽企业很多是面向 TO C 市场的消费级应用,这类企业往往依靠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在马太效应下,实现赢者通吃。但是,在 TO B 的企业级服务应用中,只要在每一个纵向的领域做到极致,具备独门绝技就有市场空间,而不是赢者通吃。

  所以,企业级市场未来发展是一个比较乐观的趋势。正如 Helen 从一些在国内做企业级应用软件的朋友身上感受到的,在过去五年甚至十年,他们在国内生存比较艰难,与 TO C 市场相比,增长没有那么迅猛,资本市场对其关注度也较低。现在大家冷静下来后, TO B的市场在未来十年的价值可能会更多地受到关注。与TO C的应用市场相比,TO B的产品服务更加软性,比如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用户体验等,这种软性服务的价值容易被企业忽视,也不愿意为企业级软件付费。

  同时,企业级应用服务的项目一般是稳步增长,不会如 TO C 市场一样面对非常惨烈的同质化竞争。对于TO B 的服务来说,因为具备的是“独门绝技”,在细分市场所遇到的同质化竞争较小,从而拥有更多空间成长。

  不用全部占领市场后才开始有盈利模式,而是在一开始就找到了价值定位。在美国的价值体系中,企业愿意为这样的服务付费,所以,一开始有盈利,活下来的可能性就更大。但是,增长也不会呈几何级增长,相对比较稳健。

  Helen 表示,在 A 轮之前,企业级服务的创业企业是从纵向市场切入,然后再扩展到另外的纵向领域,到达一定阶段后,可以横向扩展,获得更大市场空间。这也意味着,拥有独门绝技的企业级应用或软件,未来的增长空间也可以很大,甚至诞生体量庞大的独角兽企业。

  投资人的洞察,从时间点到时间轴

  Helen在创立FoundersX基金之前,在美国高科技行业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评估有七八年时间。考察前沿实验室,寻找与企业的产品能快速契合的技术,类似于投资人做技术投资。这一经历也为她在做专业投资人时对早期技术更有洞察力,可以迅速从技术中挖掘出切入市场的产品解决方案。

  对于投资人来说,看初创企业具有的独门绝技够不够独门,不但要看其所处的时间点,是否在处于高增长的赛道上,还要看时间轴,企业自身在一年乃是五年之后的成长空间。这就需要投资人既有技术背景也要有产品背景。在硅谷,大多数的投资人都有一定的产业背景,这也与本身这些机构做技术投资有关。但是,投行一般投晚期,只需要看数据就可以。

  做技术投资需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需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五年甚至十年以后,而不是只看到明年能赚多少钱。这个过程也很考验投资人的承压能力,因为项目随时会折戟。“做技术投资一定需要有点理想主义,否则你会很痛苦。”Helen说。同时,还需要高度自律感,这样才能保持理性判断,为价值而投资。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