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高质量县域旅游
原创 作者:王丽娟 /
发布时间:2024-09-19/
浏览次数:0次
文|王丽娟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为了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国家正积极加强对旅游业的支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新征程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让旅游业更好地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这也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原则。
旅游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文化传承具有显著贡献。而县域层面,旅游经济更是扮演着驱动地方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角色。
如何通过对县域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产品创新和准确的市场定位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游客体验,进而促进旅游消费的增长,成为旅游业一道重要的思考题。
县域旅游,地方经济新引擎
旅游经济对于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增进民生福祉、保护文化与环境的重要途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旅游经济是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旅游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交通和零售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效应,促进地区生产总值的提升。
其次,旅游业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尤其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旅游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外流,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据统计,每增加一个直接旅游就业,可以间接带动多个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
再次,旅游经济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吸引游客关注和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例如,通过打造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既吸引了大量游客,又使得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
最后,旅游经济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实践中,一些县区通过实施绿色旅游项目,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
当前县域旅游越来越受到热捧,以其独特的地理、文化和社会特征,展现出与城市旅游不同的风貌。
首先,县域旅游往往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原生态文化为卖点,如独特的山水风光、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海和安徽宏村的徽派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其次,县域旅游的规模相对较小,更注重个性化和深度游。游客在县域旅游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民土风情,参与农事活动,与当地居民互动,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亲密无间的旅游体验是大都市难以提供的。
再次,县域旅游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很多县域旅游资源与当地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采摘节、庙会等,这就要求旅游规划和推广需灵活应对这些特点,适时推出与其相关的活动。
最后,县域旅游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带动乡村振兴的角色。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例如,浙江遂昌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的转型,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呈现出多样化和快速增长的趋势。许多县域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俗风情,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收入逐年攀升,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例如,浙江省的乌镇以其古镇风貌和水乡文化,年接待游客量持续增长,带动了周边服务业的发展;梁山县深入挖掘水浒文化,成功地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理念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县域旅游经济过于依赖单一的旅游资源,季节性特征明显,淡季时旅游收入大幅下滑。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品质参差不齐、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以某西部山区县为例,尽管当地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但由于交通不便、旅游旺季短暂,导致旅游收入不稳定。
此外,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使得一些县域正面临生态退化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长期的旅游吸引力。例如,某些热门旅游县因无序开发,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构成了挑战。
当前,县域旅游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既有显著的增长点,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元产品策略提升旅游收入
县域旅游正热,但如何破解县域旅游经济依赖单一旅游资源、季节性明显等问题,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收入,关键在于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进而拓宽收入来源。
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例,这里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与“梁山好汉”、水浒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打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如设计了“水浒故里游”,结合实景演出、文化讲座和互动体验,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水浒传》中的英雄故事。
不仅如此,梁山还结合现代科技,推出了“虚拟现实梁山游”项目。大型“水浒灯光秀”利用高精度的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在虚拟世界中也能体验到“梁山好汉”的侠义豪情。
县域旅游的产品形态是个性化且多元的,如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农业观光、民宿体验、农家乐等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寻求乡村休闲体验。还可以引入生态旅游和户外探险活动,利用县域内的自然景观,如徒步、骑行、攀岩等,以吸引年轻和追求刺激的游客。此外,还可以开发主题公园、亲子游乐园等家庭友好型项目,确保各年龄段的游客都能找到兴趣所在。
通过产品线的丰富和优化,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还能促使他们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更长时间,从而提高人均消费,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总收入。
那么,面对如此多元的形式,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区域发展的旅游产品,实现可持续的旅游收入,这也考验着经营者的智慧。有些县域可能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定位为文化历史旅游目的地,吸引那些对历史感兴趣的中高端游客;有的县域则可能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定位为户外探险和生态旅游胜地,吸引年轻和寻求刺激的旅行者。
这就需要县域旅游的经验者“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拥有2800多个县市,游客的选择众多,当一地有了好的旅游产品及服务后,有效地推广就变得非常重要。
营销策略方面,数字化和个性化已成为当前的趋势。通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精准推广,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推送定制化的旅游信息,可以有效吸引潜在游客。同时,合作营销也是重要手段,如与其他旅游目的地、航空公司或旅行社联合推出套餐,以扩大市场影响力。此外,举办特色活动,如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等,既能增强目的地的吸引力,还能创造额外的收入。
此外,口碑营销不容忽视。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刺激游客分享他们的旅游体验,能产生良好的口碑效应,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新游客。
还以梁山县为例,在提升旅游服务上,该县建立健全了旅游服务体系,优化了旅游咨询、导游服务、应急救援等功能,确保每位游客都能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梁山还设立了旅游服务热线,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旅游咨询服务,解答游客的各种疑问。同时,他们强化了导游队伍的培训,提升导游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游客在梁山的旅程中得到专业且贴心的引导。这些都有助于持续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进而增加游客的复游率和口碑传播。
总而言之,只有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助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与县域旅游,政策与政府的助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为县域旅游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旅游发展基金,以财政补贴或低利贷款等形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创新。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措施,鼓励私营企业投资旅游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和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政府在规划和指导旅游产业发展中也具有关键作用。通过编制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政府可以引导县域旅游向可持续、环保和文化保护的方向发展。例如,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确保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推广绿色旅游理念,鼓励低碳旅游模式,以实现旅游业的绿色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参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之中。例如完善交通网络、提升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安全监管等,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和服务质量;优化城乡间的交通接驳体系,方便游客出行;建立完善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政府的角色和政策支持对于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们不仅为旅游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政策保障,还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旅游目的地收入的持续增长。
而法律法规在旅游经济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行业提供了有序发展的框架。首先,法律法规确保了旅游市场的公平竞争,通过设定明确的准入标准、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促进了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详细规定了旅行社的服务标准和责任,有效防止了低价竞争和欺诈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的稳定。
其次,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强调极大地推动了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明确要求旅游项目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遵循环保原则,限制过度开发,以保护自然资源,这对于依赖独特自然景观的县域旅游尤其重要。例如,云南省通过严格实施生态红线制度,成功保护了丽江古城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实现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再次,劳动法规保障了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权益,提高了服务质量。
最后,法律法规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方面也具有关键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了旅游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要求,有效地减少了旅游安全事故的风险,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信誉和游客的安全感。
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既保障了旅游行业的规范化运行,还促进了其长期、可持续地发展。因此,完善和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是提升县域旅游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政策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创新。一方面,政府通过出台创新性政策,可以为旅游业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并刺激投资和消费。例如,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或低利率贷款,鼓励企业开发和升级旅游项目,进而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同时,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如减免旅游企业的相关税费,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政策创新体现在对旅游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上。新的政策可能涉及旅游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实施绿色旅游政策,鼓励低碳、环保的旅游模式,既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提升旅游目的地的长期吸引力。
此外,政策创新还可以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文化、农业、健康等领域,形成跨界联动效应,从而拓宽旅游经济的增长点。支持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丰富旅游市场,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收入。
目前,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动力十足,正处于重要机遇期,需要把行动和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旅游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行稳致远,激活经济市场的澎湃动能,助力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作者系梁山县旅游服务中心王丽娟)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点赞 30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