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红黄蓝,还有救吗?

原创 作者:王倩 / 发布时间:2021-05-12/ 浏览次数:0


红黄蓝(NYSE:RYB)又出事了!
  
2021年4月14日,有微博用户发布文章称,其孩子在江西红黄蓝瑞金加盟园上学时,疑似被老师 “猥亵”。 据了解,该教师让幼儿闻脚并拍下照片,同时发到朋友圈中,并配文写道,“从小培养m”。
  
随后红黄蓝教育机构发布情况说明称:“经初步调查,涉事老师为园所助教刘某,当日在陪孩子进入游戏区活动时,让个别孩子闻了他的脚。”红黄蓝称,“经调取监控录像和向在场其他教师了解情况,此行为发生在玩耍嬉戏过程中,目前尚未发现强迫、虐童或猥亵行为。”其称该教师的不当行为已严重违反园所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总部已责成园所对其进行辞退处理。
  
后续涉事男幼师被刑拘7天,但是对此事的探讨却远远不能结束。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资格从事幼教?幼教行业的准入门槛是什么?作为上市公司的红黄蓝教育集团,在招聘、用人,以及内部管理中,又有哪些漏洞?
 
 
 
丑闻频出
 
 
 
事实上,这并非红黄蓝第一次出现幼儿的安全事件问题。
  
早在2017年11月,红黄蓝北京一家直营园所——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被曝虐童。多位家长反映,孩子被老师用针扎、喂不明药片等情况,甚至是“猥亵”。彼时,红黄蓝刚刚上市不到两个月,因为该事件,红黄蓝股价一度震荡。此事件以涉案幼儿园教师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被责令5年内禁止从事未成年人看护教育工作结束。
  
2015年11月,吉林四平市一家红黄蓝加盟幼儿园发生一起17名儿童被虐待案。司法机关的鉴定结果显示,受害儿童身上的受伤痕迹来自于针、螺丝钉、木夹子等。涉案的4名教师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至两年十个月不等。
  
2019年1月,山东青岛市北区一家红黄蓝直营幼儿园,一位外籍教师趁午休时间对一名熟睡的女童进行猥亵,最终被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驱逐出境。
  
2019年7月,在上海市嘉定区监管部门查处的6家违规托育机构中,红黄蓝位列其中。
  
在这些出事的红黄蓝园所中,既有直营店也有加盟店。其实,就连红黄蓝教育自己也无法保证,其所聘用的教师能够遵守安全规则。在红黄蓝教育2019年财报中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老师可能不会一直遵守我们的安全手册与标准,老师的任何不端行为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我们的教育机构内受到伤害。”在年报中,还以2017年11月北京红黄蓝事件做了举例。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近年来幼儿园出现的虐童、性侵幼儿恶性事件都与幼儿园急功近利“不重视教育品质,不愿意在师资建设上费心”有关。
 
 
 
扩张
 
 
 
2021年春节前的一份德勤员工的PPT举报信,似乎也能说明一些红黄蓝的问题。
  
彼时,一位匿名前德勤员工举报称,红黄蓝 2016 年度审计中,其下属北京培训学校的管理费用基本为高管和董事长孩子在海外消费的报销,如:大量管理层出国购物、奥特莱斯消费、创始人儿子在纽约高消费、学习高尔夫等费用。尽管红黄蓝方面当时否认了这一举报,但其在管理方面,尤其是在资金管理方面的混乱引发了外界的猜测和关注。
  
上市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红黄蓝直营幼儿园80所,特许经营幼儿园175所,覆盖中国130个城市。可见,加盟园的数量已经高于直营园的数量。
  
红黄蓝一直采取直营与加盟相结合的方式,加盟是其扩张的主要途径。财报显示,红黄蓝的营业收入包括学费、加盟费、培训费、特许权费和教育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五大类。
  
相较于加盟模式,直营模式能够更好更规范地管理,但加盟模式才能获取更高的利润。以从事幼教行业的这些上市公司伟才教育(838140.OC)和威创股份(002308.SZ)的业绩数据来看,他们的利润多来自加盟费和培训费。
  
此前有媒体曾经披露,2016年红黄蓝的加盟费用为地级市一次性缴纳加盟费为80万元,且每年都会上调。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加盟费将更高。除了加盟费,加盟商每年至少还要缴纳7万元的品牌使用费。
  
高额的加盟费用,所带来的利润是极其可观的,且加盟模式更轻便灵活。
  
红黄蓝教育官网信息显示,加盟需要经过“电话、网络咨询、预约面谈、参观红黄蓝园所、对投资人进行评估、审核,填写加盟申请表,对投资人进行再次评估、审核,洽谈并填写《特许经营协议书》”六个步骤。
  
财报显示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红黄蓝在中国29个省市拥有100家直营幼儿园和250家加盟幼儿园,6个直营亲子园和1152个加盟亲子园。
  
加盟模式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弊端也同时存在,加盟园与直营园的管理是否按照相同的标准管理?教师招聘是否是由总部统一来完成等等,对于教师资质的审核以及教师的行为是否有严格的统一管理等等。《商学院》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红黄蓝方面,但是截止到发稿,并未收到任何回复。
  
在熊丙奇看来,上市的教育机构都或多或少存在快速扩张,对品牌质量把控不力的问题,且为了扩大规模而采取加盟制,师资就成为大问题。
 
 
 
转折
 
 
 
截至记者发稿,红黄蓝教育的2020年财报并未公布。其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红黄蓝第三季度净收入3260万美元,同比下降25.4%,归属普通股东净亏损710万美元。
 
疫情只是一个推手。
  
红黄蓝教育业绩表现的转折,从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始。《意见》明确指出,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加盟连锁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参与加盟、连锁经营的营利性幼儿园,应将与相关利益企业签订的协议报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同时《意见》还明确规定,民办幼儿园禁止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该政策一出,多个含有幼教业务的教育集团股价应声下跌,红黄蓝教育更是一度下跌了50%的股价。
  
如何处置存量幼儿园,并且成功转型,成为幼教领域的挑战。之所以出台该《意见》,是因为国家遏制资本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过度扩张,导致学前教育过度逐利。《意见》的出台,也被资本市场看作是在“虐童事件”屡次曝光之后,政府整顿学前教育的信号。
  
一位学前教育从业者认为,学前教育行业从来不是一个流水线作业的行业,学前教育一旦被资本捆绑,幼儿园教育本身的发展特点就会变成管理弱点,并随着对资本的追求会被无限放大,当管理和人员配置上捉襟见肘时,必然会稀释教研能力和保教能力,并削弱园所对家庭及孩子的细致服务。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大量小区配套幼儿园被要求转为普惠性幼儿园。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新建居住社区配套园只能办成公办园,不再预留民办普惠园的空间。
  
 
 
转型
 
 
 
屡次出事背后是红黄蓝教育的业绩焦虑。
  
2017年北京红黄蓝的虐童事件,让红黄蓝暂停了加盟园的业务。这让红黄蓝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从自身到外部环境,红黄蓝教育遇到了双重打击。
  
从2017年到2019年,公司收入逐步从1.4亿美元增长至1.6亿美元、1.8亿美元,但是归母净利润从711万美元,直接跌入179万美元、243万美元的亏损泥沼,到了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上半年大部分时间暂时关闭园区,红黄蓝前三个季度的亏损已高达4660万美元。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红黄蓝的负债率已经高达78.3%。
  
教育部曾表示,在2020年力争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为了迎合该政策,红黄蓝宣布对下属幼儿园业务进行调整,部分直营幼儿园已经转变为普惠性幼儿园。
  
面对监管趋严,红黄蓝在不断谋求转型。2019年2月,红黄蓝发布公告,宣布以1.25亿元收购新加坡一家教育集团70%的股权。红黄蓝教育创始人史燕来称,这一战略收购项目加上公司之前进行的其他收购和项目合作,已经将公司成功拓展成为多产品与服务线、多地域、多品牌的多元化教育集团。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红黄蓝在新加坡拥有18家直营和4家加盟幼儿园,以及26家直营和4家加盟学生护理中心。
  
但是2020年,红黄蓝尚未迎来海外项目的成果,一场新冠疫情让全国范围内幼儿园按下暂停键。
  
于是红黄蓝开始触及在线教育。红黄蓝CFO顾昊在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曾表示:“公司通过数字化战略的推进,未来不仅有机会通过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服务实现增收,而且能进一步改善公司业务成本结构弹性和运营效率,提升利润水平。”
  
但是相较于在线教育机构铺天盖地的广告,在资金上已经捉襟见肘的红黄蓝显然没有资本与头部的在线教育机构抗衡。财报显示,2020年前三个季度红黄蓝在营销费用的投入上仅为83.9万美元。2020年前三个季度,好未来的销售与行销费用为10.2亿美元。
  
频频被曝的丑闻,已经让红黄蓝的口碑严重受挫。如果不能挽回自己的口碑,红黄蓝又该如何继续向资本讲故事?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