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狗不理”退市,老字号为何不吃香?

作者:梁伟 石丹 / 发布时间:2020-07-13/ 浏览次数:0
狗不理品牌情结比较重,似乎只想凭借其品牌基因带销量。从上市至今,狗不理业绩未实现大幅增长,品牌背书在资本市场也没有形成很大的效益。

 

162岁的狗不理退市全国新三板。

 

日前,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狗不理食品)提交终止股票挂牌的申请,自2020年5 月 11 日起终止股票挂牌。
 

狗不理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始创于天津,狗不理包子以其肥瘦相间的包子馅、皮薄味好、物美价廉等特点,广受普通消费者的喜爱。

 

相传,袁世凯曾把狗不理包子进献给慈禧,倍受慈禧赞赏,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雀起,一度成了天津美食的名片。而慈禧“带货”的狗不理,似乎不香了。在关店潮后,狗不理又挥别了新三板。

 

狗不理食品是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狗不理集团)的子公司。狗不理集团于2012年冲刺IPO失败,旗下主营速冻产品的狗不理食品取道新三板,于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关于退市原因,其在4月10日发布的公告中解释为,“根据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当前实际经营状况,经董事会审慎考虑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终止挂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商学院》记者表示:“新三板的融资活跃度不高,狗不理退出新三板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狗不理食品从新三板退市,对狗不理集团的影响是怎样的?狗不理集团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是什么?如何应对挑战?《商学院》记者向狗不理方面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毛利率下滑

 

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0月。2005年,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1.06亿元价格,拍下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国有产权,及其对子公司所持股权,入主狗不理。企查查显示,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为张彦森,持有狗不理集团55.50%的股权。

 

此次退出新三板的狗不理食品为狗不理集团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营。狗不理食品股东为持有99%股权的狗不理集团,以及持有1%股权的自然人高桂琴。

 

狗不理食品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为速冻包子和速冻面点礼盒、酱卤肉制品等,公司消费群体则主要定位在对中华特色美食拥有浓厚兴趣的群体和外省市前往天津及其周边地区游玩观光的旅游群体。

 

根据2019年财报,公司产品均使用“狗不理”品牌,而“狗不理”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天津,销售额及经营成果65%左右均来自于天津地区。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对其他区域市场的开发力度,但业务渠道拓展需要一个增长期。短期内,公司产品销售市场仍将以天津地区为主,业绩增长受到一定限制,经营风险亦相对集中。

 

2019年财报显示,速冻包子是其主营业务。2019年速冻包子营收6398.6万元,占总营收的41.34%,另外,面点礼包、酱卤肉制品占比为20%左右。

 

2017年~2019年狗不理食品的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0.21亿元、0.24亿元。单就数字而言,其业绩在稳步增长。但朱丹蓬分析指出,单靠小规模的速冻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成功转板,而整个集团业绩低迷,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让老字号品牌被严重透支,最终走向衰落。

 

国内知名品牌策略专家沈博元向《商学院》记者表示:“狗不理品牌情结比较重,似乎只想凭借其品牌基因带销量。从上市至今,狗不理业绩未实现大幅增长,品牌背书在资本市场也没有形成很大的效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狗不理食品从2015年到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都获得增长,但其毛利率却连续三年下滑。根据财报,2017年-2019年,狗不理毛利率分别为39.8%、39.26%和37.99%。狗不理对于毛利下滑的原因给出的解释是整体经济低迷,消费需求不够活跃,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也对其毛利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高端化之路

 

根据公开报道,自2005年改制后,原本亲民的狗不理随着资本的涌入,直接走上了高端化品牌之路。随后,狗不理产品不断提价,并将自身英文名定为“GoBelieve”,旗下门店也大多开在城市游客集中的商业街区。2017年,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曾公开表示:“一定打破一个思想就是,‘老字号就是便宜’。老字号为了做久,一定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就要有一个合理的价钱。”
 

公开资料显示,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餐饮业为主营,兼具速冻食品,特色定型包装食品开发、销售,旗下各酒店经营驰名中外的狗不理系列包子和正宗鲁菜、津菜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并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创立了以“狗不理”商标为核心的独有“狗不理”体系。

 

事实上,狗不理食品已经是狗不理集团的优质资产。狗不理集团旗下的主营餐饮业务在大幅萎缩,门店也在陆续关停。目前,北京只剩下王府井和前门两家门店。狗不理关闭部分门店的原因是什么?门店经营是否面临挑战,原因是什么?对于《商学院》记者的问题,狗不理方面未作回答。

 

《商学院》记者打开“狗不理”公众号“堂食点餐”看到,狗不理包子馅料品种比较丰富,而价格颇高,其中,传统猪肉包12元/个,一品全蟹包22元/个,吉品三鲜包1个更是卖到了35元。

 

《商学院》记者在大众点评看到,狗不理因“价格高”“服务差”屡次被食客吐槽,其中,一名游客称“吃个包子吃了270元,且并不好吃。”还有食客表示:“16个包子加两碗稀饭、一杯豆浆278块钱,第一次吃这么贵的早饭。”

 

价格颇高是否会影响狗不理门店客流量?游客是否是狗不理门店顾客的主要来源?对于《商学院》记者的问题,狗不理方面未做回复。

 

沈博元认为,作为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字号,狗不理没有顺应潮流做出事业发展战略的改变,这个改变包括,品牌的沟通、产品的创新、渠道的研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升级等。沈博元分析表示:“老字号需要与消费者,尤其是90后、00后消费群体在品牌内涵层面进行沟通,而目前在市面上,鲜为看到狗不理在此方面的努力与尝试。”在沈博元看来,狗不理曾错过一个红利期。“2018年~2019年,‘国潮’热起,狗不理品牌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却没有趁此契机与消费者沟通,建立新群体的品牌认同。目前,市面上的汤包产品,与狗不理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狗不理在产品差异化方面的探索缓慢。此外,狗不理在经营管理上没有做到与市场接轨,与消费者接轨。”沈博元说。

 

对于狗不理的经营状况,朱丹蓬认为,整个机制体制不能够很好地匹配目前的行业发展,这将影响到产品创新、渠道、场景等方方面面。

 

“在2017年~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高速发展,2017年中国餐饮规模3.8万亿,2018年达到4.2万亿,2019超过4.6万亿。而狗不理为什么搭不上行业发展的快车,享受不到行业的红利呢?整个顶层设计不完善,机制体制不匹配,或是主要原因。”朱丹蓬说。

沈博元向记者表示:“消费者到天津,往往想去尝一尝狗不理包子。狗不理更类似地方土特产与旅游产品,缺乏消费品的基因。狗不理没有真正用消费品的思维去做品牌,而是用土特产、旅游产品的方式进行市场开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用消费品的思维,推广、传承老字号品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多元化失利

 

在主营包子等产品外,多年来,狗不理也在进行多元化探索。2015年,狗不理以3000万元价格,获得澳大利亚咖啡连锁品牌高乐雅的中国特许经营权,一时间引发媒体热议。狗不理董事长张彦森称,经营咖啡获得的利润,会反哺“老字号”发展。

 

2019年,狗不理开始布局大健康,并购澳大利亚益生菌企业,打算未来在此领域进行新技术研发。项目一期于2019年5月投产,可实现35吨高浓度高活性益生菌菌株的生产,年产值5亿元。

 

同一年,狗不理还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出其下属国际公司“GBI”生产的面膜、眼罩等护肤品。

 

不过,根据公开报道,高乐雅咖啡如今也陷入关店潮,北京仅有的两家店NAGA上院店和双榆树店均暂停营业。而其他多元化业务如卖面膜、卖益生菌等没有显著进展。对于多元化面临困境的原因,狗不理方面未做回复给《商学院》记者。

 

朱丹蓬表示:“狗不理作为一个区域品牌,一个餐饮品牌,这种多元化很危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在主业没有做强,综合实力还不强、整个体系还不完善的时候,去贸然地多元化,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所以,狗不理的这个多元化,我们是不看好的。”

 

“狗不理在主营业务不够强的情况下,进行多元化,且跨度很大,无论是对资本实力,还是团队的专业度,都是很大的挑战。狗不理以包子为主业,其多元化应先聚焦在某一个产品线,以此为基础,做一些延伸的产品,成功的几率会更高。”沈博元如是说。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