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找到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新蓝海”

原创 作者:翟崑 / 发布时间:2023-05-04/ 浏览次数:0
 

翟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

 

3月底,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出席了本次年会,并分别于3月27日至4月1日和3月29日至4月1日访华。外界认为这释放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深化与中国合作的信号,对中国与东盟的伙伴关系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东盟是世界上第五大经济体、亚洲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始于30年前。据外交部2021年12月发布的《中国—东盟合作事实与数据:1991—2021》一文,1991年中国和东盟正式开启对话进程,这一年双方贸易额为79.6亿美元,2020年达6846亿美元,扩大了85倍。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0年,东盟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中国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第二大为欧盟,第三大为美国。202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6.52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为15.5%,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出口方面,以2020年到2022年为例,中国对东盟贸易出口值按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分别为7%、17.7%和21.7%,按美元计价则分别为6.7%、26.1%、17.7%。

 

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如此紧密?中国企业又该如何抓住在东盟地区的发展机遇?

 

中国与东盟优势互补

 

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密切的原因有三点。第一,中国和东盟国家高层交往密切,这是最重要的政治保障。2021年中国和东盟由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和东盟的10个成员国也已经分别建立了双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今年以来,菲律宾总统、新加坡总理、马来西亚总理“接力”访华,再次强调加强经济合作。

 

第二,中国和东盟优势互补。从价值链角度看,中国在价值链中的位置逐渐由中端向高端跃升,而东盟仍处于价值链低端,两者形成垂直型产业链条关系,所以东盟是当前中国产能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第三,中国和东盟各国均属于亚洲文明,营商理念相近。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和东盟的“民心”日益相通,且东盟国家有大量的华人华侨,这些因素都将持续促进中国与东盟在经贸合作层次和深度上的不断提升。

 

出口地区方面,以2020到2022年为观察样本,按人民币计价,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成员国中的第一大出口国;马来西亚在2021和2022年位居第二,2020年位居第三;新加坡在2020年位居第二,2022年位居第三;泰国在2021年位居第三。

 

具体来说,越南是东盟地区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人口结构年轻,人工成本极具竞争力,被寄予“下一个世界工厂”的厚望;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营商环境优越;新加坡是全球性金融中心之一,政治社会稳定、政府重视吸引外资;泰国制造业基础扎实,劳动力素质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数字与软件产业、高附加值天然橡胶产品、电动汽车、汽车及零配件等均是投资热点领域。

 

从出口产品看,2002年开始,中国对东盟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急速上升,相比初级产品(未加工或略作加工的产品,如农林牧渔矿产品),工业制成品占据绝对优势,其中,各类机械运输设备又是工业制成品的重中之重,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的优势和东盟的需求。

 

从对外直接投资来看,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3~2021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总体从72.67亿美元增长至197.32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从2013年的6.7%提高到2021年的11%。从地区看,东盟成员国里,2013~2021年中国对新加坡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年均为最高,2017~2021年间中国直接投资流量连续呈正增长的目的国只有越南。

 

可以看到,按经济学逻辑来讲,中国在东盟地区投资谋求的是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一方面,虽然短时间内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优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随着本国人口红利的消退和生产成本的提升,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而东盟国家持续推动外向型经济扩张,凭借其人力、资源和政策优势不断扩大引资规模,这是一种相互吸引的体现;另一方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工业自动化发展不断推动产能扩张,“走出去”的需求明显增强。

 

政策机遇

 

2023年2月,中国驻东盟大使侯艳琪在署名文章《中国与东盟:合作打造增长中心》里谈到,抢抓发展机遇,释放合作潜力,实现快速复苏,推动长远发展,是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普遍愿望。

 

中国—东盟自贸区(ACFTA)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的正式生效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地区提供了政策机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1.0版建成,零关税覆盖双方90%以上的税目产品,实现了货物贸易市场、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三大领域的开放,也让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越来越融合。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推出2.0升级版,双方进一步开放市场。202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双方同意,谈判将涵盖货物贸易、投资、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领域,打造更加包容、现代、全面和互利的中国—东盟自贸区。2023年2月7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启动首轮磋商。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进一步拓展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投资空间。

 

RCEP投资规则涵盖投资保护、投资自由化、投资促进和投资便利化四个方面,是对东盟“10+1”自由贸易协定投资规则的整合和升级。RCEP投资章节在考虑到投资者和东道国利益平衡的前提下,着力实现高水平的投资保护与投资自由化,以原产地累积原则为代表的便利化规则减少了跨国企业在投资选址时的增加值门槛顾虑,对RCEP区域内投资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RCEP禁止业绩要求条款明确指出,缔约方不得对外国投资者提出出口实绩、当地含量、购买国货、外汇平衡、限制国内销售、强制技术转让、特定地区销售和规定特许费金额或比例等要求,减少所在国政府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限制,使境外经贸合作区内企业的经营更加自由,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侯艳琪在署名文章中还提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进一步减免关税、规范海关和检验检疫等措施,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启动该谈判彰显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表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下,中国和东盟共同选择了开放自由而非封闭排他,选择了互利合作而非以邻为壑,选择了深化融合而非脱钩断链。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必将与RCEP及其他区域内经贸合作机制互为补充,推动当地区域成为开放、包容的“增长中心”。

 

产业机遇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特别提到将涵盖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这主要是基于当前中国和东盟的合作需求和发展方向。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将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新蓝海”。中国企业在这两大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完善产业链,培育了一批“全能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经济方面,东盟各国需要持续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和推动数字化转型,而中国企业较早布局东盟地区,具有先发优势,未来国内企业也可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数字经济合作模式。绿色转型方面,电动汽车正日益成为东盟经济新风口和新能源车企的重要目标。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发展配套措施和战略规划,为中国企业开拓当地市场创造政策条件。

 

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互联互通持续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快速提升,政府政策有力支撑以及数字化跨境支付快速发展,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出口东盟地区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的跨境电商出口增长98.5%。新冠疫情刺激下,跨境电商新业态对全球流通和消费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是数字时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业态,中国和东盟也都将数字经济视为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不过,目前该业态在东盟地区的发展尚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东盟各国数字鸿沟依然严重,数字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二是东盟很多国家的跨境电商政策有待明确和细化,数字贸易规则没有统一,给企业合规造成一定压力。

 

总体来说,东盟地区各成员国出台了一系列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整体投资环境尚可,但也要看到部分东盟国家政局不稳的现实,以及工作效率、工作模式差异对企业盈亏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合规问题仍是中国企业“出海”东盟要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既与东盟各国各地区监管政策及法规复杂多样且部分新兴领域的监管规则并不完善有直接关系,也与中国企业自身调研不足、准备不充分有一定关系。

 

未来,中资企业在东盟地区的投资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形势,在东盟地区布局生产投资时应将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此外,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出海”东盟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既要面对来自日本等国在高端价值链行业领域的竞争,也要面临东盟各国本土企业在中低端领域的同质化竞争。

 

当然,变化中孕育着机遇,政府层面应积极引导和“护航”中国企业“出海”东盟;企业层面应充分发挥自身灵活性和敏锐的商业嗅觉,未来要更加关注风险规避和对冲,努力破除海外投资方面的思维惯性,不断做强做大自身企业。

 

(本刊记者赵建琳采访整理)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