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教培转型,何处是新生?

原创 作者:刘青青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6-08/ 浏览次数:0

 
“对于有些人来说教育可能是赚钱的工具,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钱才是做教育的工具。”教培行业“老兵”阿文 ( 化名 ) 对《商学院》记者说道。从烈火烹油到寒风吹彻,教培行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大起大落。当资本抽离、政策加码,教培行业将渡过一个艰难的冷静期,逃离或者依旧流连于这个行业的人,必须在转型中成长。
 
阿文认为,这次行业大变动之后,能够留下来的多是真正为教育事业付出的人。这对于无数教培人来说,都是一个既心酸无奈又坦荡的心路写照。
 
千万教培人才何处去 ? 各大教培机构转向何方?《商学院》记者就此向新东方、高途、好未来等教培机构发送采访函,了解教培行业及教培人才现状。


 
教培“减速”


 
教培行业正在随着政策要求而“减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双减”背景下,2021 年中国教育培训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双减”政策(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双重影响,预计 2021 年教育培训整体市场将从 2019年的 2.37 万亿元下滑至 1.81 万亿元,K12(指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阶段)学科培训市场将大部分萎缩。
 
而在“双减”政策之前,教培行业呈现的是愈发火热以及政策不断加码的“折叠状态”。《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整体市场早已是万亿级规模。2015 ~ 2019 年,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从 1.67 万亿元增长至 2.37 万亿元,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从 1460 亿元增加至 3468 亿元,在线教育的比重则从 10% 上升至 17%。
 
哪怕是 2020 年以后、“双减”政策之前,教育培训行业整体规模下滑,但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爆发出不小的教培行业焦虑,部分培训机构“转战”线上,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在其中实现正增长。
 
另外,不少教培行业的“老人”也注意到政策对于教培行业的关注与日俱增。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最早在 2018 年的时候,政策方向就已经释放出很多信号,比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不要给中小学生造成过重的课外负担等等。包括后来每一轮的政策指导意见,都是在提醒部分不规范的现象。”
 
早在 2018 年 2 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被认为是打响了 2018年校外培训整治工作的“第一枪”。
 
 宣传、培训收费、拍照搜题,大到资质审批、上市融资、资本运作,中国教育培训行业进入难熬的转型期,校外培训整顿加速行业洗牌。
 
具体而言,《报告》指出,随着政策监管的加强,中国大量中小教育培训机构面临困境,经过规范治理之后,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将会出清一大批良莠不齐的中小机构。
 
根据企查猫数据,2014 年~ 2021 年 8 月,中国教育相关企业的总数从 4 万家上升到了 42 万家。从企业的注册资本来看,在教育行业中,0 元~ 100 万元注册资本的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 100 万~ 200万元注册资本的企业,基本呈现出“注册资本越少企业数量越多”的行业格局。新规之后,中小型线下机构或被淘汰出局。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对教育培训行业监管的不断加码,教育培训行业受到了实质性影响,尤其是 K12学科类培训的资本化宣告结束,过去资本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热捧以及无序竞争局面按下了暂停键。
 
《报告》指出,从 2014 年开始,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大量增加,并在此后几年内投融资事件与金额一路走高。但 2018 年开始,中国加强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2019 年教育培训行业投此后,针对校外培训的政策不断下发,(教培行业)通知、专项整改、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直至“双减” 政策落地,教培行业的火热恍若隔世。
 
“减速”体现在教培行业的方方面面,小到营销 融资遇冷。新冠肺炎疫情之下,2020 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投融资金额达到历史高点 640.5 亿元,但到2021 年, 投融资金额已缩减至 165.2 亿元。


 
大象转身


 
据平安证券发布的研报《教培转型 : 大象转身,消亡还是重生?》指出,“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后,教培公司经营模式及估值体系遭受“毁灭性” 打击。现有资源必然向合规性业务倾斜,剥离 K9(小学一年级至初三阶段)业务寻求新发展方向成为必然。不仅仅是 K9 业务,“双减”政策给 K12 阶段的学科类培训都戴上了“紧箍咒”,各大教培机构纷纷开启转型之路。
 
目前,新东方官网显示的业务有三种:大学考试(如考研、英语四六级等)、国际教育(如雅思、托福等)、英语学习(如成人新概念、商务英语等),同时在直播带货、图书教具、幼儿托管甚至是酒店等领域,新东方也已经陆续涉足。
 
高途方面回复《商学院》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主要转型业务为成人教育培训、素养教育、职业教育及数字智能产品等。目前,各业务线均在积极探索中。其中,部分较为成熟的成人类培训项目如高途财经、高途考研等在几年前已启动,目前已取得比较可观的成效。
 
猿辅导则长期发力智能教育硬件、教育信息化赛道。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猿辅导已进军 To B 智能教育市场,推出面向政府和学校的教育科技新品牌“飞象星球”。“过去十年,猿辅导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高投入超过百亿元人民币,打造了一支教育科技团队,拥有累计数亿的用户和规模庞大的网络运营经验。”对方表示。
 
在好未来 2022 财年第四季度电话会议上,好未来宣布停止 K9 学科培训服务后,公司正在转型为智能学习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提供三大类产品和服务,包括学习服务及其他、学习技术解决方案和内容解决方案。当K12学科类培训赛道受阻,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硬件等似乎成为教培机构的主要转型方向。不过, 其他教培细分赛道不仅隐藏着机会,也布有暗礁。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在转型素质教育方面,用户画像与 K9 学科培训供需两端重合度高,近 2 亿学生孕育出巨大市场空间,尽管素质教育总体市场规模远不及 K12 学科辅导,但仍处于培育期并持续增长。由此,素质教育成为众多公司选择的重要方向。
 
而转型素质教育的难点在于,细分领域众多,各领域模式体系差异性大,导致单个项目难以建立大范围“基础设施”,市场高度分散。而且,素质教育各细分领域的存量供给中均已出现众多参与者,教培机构转型该方向要与目前众多存量玩家进行竞争。
 
在转型职业教育方面,各细分(升学考试、人才招录、职业教育)培训市场需求旺盛,职业教育行业得到强化处于增长期。但对于部分新入局的转型公司而言,职教与其已有的运营逻辑存在错位, 即职业教育与学科培训在用户画像、内容思维、产品模式、教师资源、运营逻辑等方面交叉少,转型挑战较大,更何况职教存量市场中已有规模大全国性布局的龙头企业。
 
在转型教育硬件方面,智能教育硬件市场处于风口期,目前市场主要包含传统硬件企业、科技及互联网企业、在线教育公司三类市场参与者,教培公司转型该方向具备内容及品牌优势,但是硬件及渠道方面存在不足,与其他企业合作可以成为快速切入该领域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象转身”并非易事,转型之路上承载着各大教培机构跌跌撞撞的试探、碰壁的身影。


 
千万教培人才“分流”


 
“在吸纳就业方面,K12 教育无疑是整个教育培训行业当中的大头。”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杨明告诉记者。
 
他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双减”政策之前,K12 赛道早就达到万亿市场的规模。同时,因为 K12教育在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都有着不小的培训需求,所以从业人员众多,再加上早教、职业教育、教育辅助硬件、教育软件开发等人群,累计教培从业者远超千万人。如今,教培“减速”,千万教培人才也开始“分流”。杨明表示,在人才“分流”的过程中出现了几大趋势。第一大趋势,有一批人员会就此离开教培行业转到其它行业当中去,但这群人也有几个特点,他们大多是从业时间较短的员工,积累比较薄弱,投入成本和转换成本都较低,可以更快更好地去尝试新的行业。有人离开,也有人选择留下来。第二大趋势,留在行业里的人可能会改换赛道,原来做 K12 教育的去做素质类教育、考证培训、出国留学等业务。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它们在把学科类业务停下来的时候,也在鼓励原来学科类的人员转行转岗到其它教育细分赛道。这不仅要求企业有已经成熟且有相当规模的K12 以外的赛道,也要求企业足够人性化和有责任心。
 
第三大趋势,按照要求进入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但这种非营利性机构不仅有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而且上课时间也相应地缩短了。如果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学科类培训机构)申请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那么整个机构的收入会明显下降,员工个人收入也会随之降低。
 
第四大趋势,转入“地下”,例如通过既有生源私下开班授课等。这种行为显然与国家政策相违背,同时他们出于控制风险的需要,会控制生源,仅辅导少量的、“信得过”的学生,因此也会一定程度上推高培训价格。
 
杨明指出,教培行业本身并不是个人均收入特别高的行业,更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种产业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安置就业,所以相对而言影响还是 比较大的。
 
人才“分流”趋势只是行业大浪潮中一个看似平常的表象,实际上落到庞大的教培老师群体上,则是一个分外艰难的抉择。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张家勇指出,“双减”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基本实现“提质减量”阶段性目标,大量从业人员面临转型再就业的挑战。整体而言,他们大致有以下几种选择: 一是小部分教师继续在机构从事教培工作,但因场地、内容、时间等限制,工作量大幅下降,收入也显著减少。
 
二是更多教师需要转型再就业,转型从事素质教育是很难的,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学科类教师,并不具备从事素质教育的专业特长,参加公办中小学教师招考是相对对口的最佳选择。
 
三是走进人才市场跨界竞聘非教育行业工作岗位,他们具有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综合通用技能,跨界非教育行业岗位是可行的,但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在当前背景下再就业将是很大的难题。
 
四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提升学历层次后再就业,近年来研究生扩招力度比较大,考研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五是部分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利用亲戚朋友、前期学生和家长资源等,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上门服务或家教服务。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智库丛书总编张德欣提到,老师的职业素质相对比较高,一部分教培人员可能会适合与研学或者研学旅行做结合。在研学旅行赛道里,传统的研学导师队伍正在从导游领队向教学老师领队转型,而教培人员在经过培训和考核之后,是比较合适做研学导师的。


 
由奢入俭难


 
可以想象,当风险真正降临时,原本繁花似锦的K12 学科教育赛道上的大量新入行的一线教师们迅速散开,剩下不愿意离去的教师,经过行业红利的滋润后也转型转得痛苦。
 
据了解,在教培行业尤其是学科培训赛道,新冠肺炎疫情及“双减”政策来临之前,行业红利非常大,资本接连涌入,市场需求疯涨,教培行业待遇极好。阿文告诉记者,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一些名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从事学科类在线教育行业,一年能挣个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但如今,一位从事出国留学业务的老师,在北京月薪平均大约在 1 万元以上,授课特别好的老师月薪可能逼近 2 万元,跟红利时期相比,差距极大。
 
不过短短 1 年,教培行业就经历了从“抢人”到“赶人”的转变,从红红火火到冷冷清清,经此动荡的教培机构面对人才吸纳的难题,难有妙招。
 
“目前,全国学科类培训机构还剩下 9000 多家,部分培训机构虽然没有退出,也只是观望而已,暴利不可想象。而且因为行业利润率大为下降,所以留住优秀教师的难度很大。”张家勇表示。
 
阿文指出,现在教育行业做人才吸纳是不太容易的事,因为这个行业的吸引力在下降,资本离开、政策监管、待遇下降……吸纳人才很难。
 
有的教培机构在进行内部人员调整时发现,从事K12 教育的老师一方面知道基本已经做不下去了,但另一方面又嫌弃转岗之后工资低。即便 K12 教育的繁荣是一团虚火,但是虚火上来了,原本的预期突然降低,很多教培人才就留不住了。
 
尽管很多教培行业忧虑“留不住人”,而教培从业者苦于转型难题,但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看来,总体来说,教培行业吸纳就业的人数相对较多,虽然不同的赛道,薪酬水平并不一致,但还是比较高的。现在教培行业面临转型,大量教培人才在其中是危机并存。
 
“当前教培人群本身具备一些特点,比如大多相对年轻,大量从业人员吃苦耐劳抗压能力强,深耕垂直化领域,无论是传授基础性学科还是技术类、艺术类学科都有一技之长等。年轻人自己也要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念。”王鹏表示。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阿文感慨道。即 便转岗后留下来,有的 K12 教育老师也表露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症状。原来学科类培训是“刚需”,是家长追着老师问;但素质类培训就不一样了,种类繁多,是老师追着家长问。因此,有的转岗教师能在调整中磨合,有的则难以适应。
 
这是教培行业长久以来的奇特现象学科类是“坐商”多,坐在装修好的小区里等着家长过来咨询;素质类是“行商”多,得跑出去满世界找家长、找客户。于是,现在教培人员转型过程中会遇到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大问题——“素质教育出来的人认为 K12 出来的人‘太懒’。”
 
阿文对此很是苦恼,在他看来,当时行业的红利,吃到了也就吃到了,现在还在刻舟求剑,实在是意义不大。


 
寻找希望


 
除了业务转型,各教培机构需要想办法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人才吸纳问题以及人员大幅流动下的组织管理问题。
 
杭州余杭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陶华坤认为,在教培机构转型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吸纳、筛选人才,做好组织管理,应当针对市场及客户的需要进行合理 设置,作好人才需求分析。
 
陶华坤指出,首先是学会“选人”“用人”“留人”。外部招聘有利于引进新思维、新方法。求职者在应聘时主要看三方面:薪资、团队氛围、晋升通道。要选有教育情怀,与机构的文化、价值观有共鸣的人。教师的“专业度、销售能力、客户关系”等都很重要。
 
对现有老师做好精神安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优秀员工不流失;想留住人才,首先要发现人才,知人善用,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发挥其长处,在实现能力的同时获取想获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自身的价值。
 
“优秀的人才都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招进优秀的人,又能留得住核心骨干,团队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团队竞争水平。教培机构最重要就是人才,没有好 老师,再好的课程和服务都会让后续难以为继。”陶华坤表示。
 
其次是规范经营,精细管理,精诚合作。陶华坤提到,教育培训机构在市场定位、团队管理、组织架构、社会责任等方面都有清晰的定位与目标。教育就是服务,其社会口碑和学生体验非常重要。“苦练内功,深抓教学,提升口碑”是任何一家培训机构想“长治久安”所必须做到的。
 
成功的教育培训机构,要有专业的市场招生,还要有强大的课程体系。任何“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特色,其生命力都是有限的。教师的“抓人”能力非常重要,可以增加学生黏性。优秀团队有共同目标、使命和奉献精神、学习精神、创新精神,有执行力。
 
陶华坤表示,消费者对教育行业的主要需求有培养优势、国际思维、偏好高端。教培机构要积极拥抱政策,重视社会效益。善于营造良好团队氛围,重视人文关怀,在管理、薪酬、福利等方面精心经营和改善,使员工更有归属感。
 
杨明对记者表示,无论是加入到政策允许的教育新赛道,还是去教培行业之外试探,这两者的难度都比较大。前者是因为“蛋糕”有限,赛道拥挤 ; 后者是因为毫无经验积累,需要另起炉灶,并和赛道里的既有对手进行竞争。
 
“我们需要找到真正想做教育的人,不只是为了挣钱。挣钱当然是好事,但是真的有人在筑自己的梦。”杨明表示,有一个很俗气的词叫“风清气正”,其实正好可以形容当前的教培行业。
 
杨明坚持认为,真正的教培人最终还是会在教育行业里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