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彭凯平:找回幸福感,不做“工具人”

原创 作者:陈茜 / 发布时间:2021-08-03/ 浏览次数: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 彭凯平

数字化时代,信息的自由流通,学习工具的丰富,个体变得强大而有为。同时,当财富、声望和社会地位变得高度可量化,由此衍生出的成功焦虑、职场焦虑正在制造“内卷”,也让很多年轻人对“躺平”心态向往之而不得。
 
除这些符号化的自嘲外,更为普遍的职场焦虑正在扼杀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热情。数字化流程中的分工,也让一些职场年轻人陷入“工具人”陷阱。
 
成功焦虑感与技术发展有哪些关系?在物质激励、愿景激励之外,管理者应该如何增强员工的职场幸福感?影响领导力进化的因素有哪些?面对更多的职场选择,年轻人应该如何寻找方向?这些问题都在“呼唤”积极心理学的“解题思路”。
 
就科技变革和社会发展关系、个体与组织关系,以及个人成长等问题,《商学院》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彭凯平。


 
技术让人“工具化”,加重焦虑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及各类应用终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越来越具有“工具特性”,这些“工具特性”加重了数字化时代的人类焦虑。
 
第一,同步性。在信息联通下,受大数据工具支配,人们的行为容易产生同步。这种一致性并不符合生物和社会多样性原则。正如部队过桥步伐一致,很容易产生共振。在互联网舆论环境下,也容易发生“偏激共振和各种“反转”的出现。
 
第二,感染性。在社交媒体中,人们的情绪越来越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感染。由于负面情绪具有自我加工优势,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积极情绪。
 
第三,匿名性。与真实社会人们更需要自我约束和节律不同,在虚拟的网络中,戴着面具的“用户”容易产生极端言论,进行互相攻击、排斥。
 
第四,排他性。由于大数据算法造成的“信息茧房”,我们往往选择相信的世界,并非是真实的世界。这种普遍存在的焦虑、恐惧、愤怒情绪,也与自我选择有关。
 
第五,廉价性。互联网兴起时推行的免费商业模式,让人们习惯了“不劳而获”。现在丰富的应用工具和内容产品,让人们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及时满足。这些体验也在影响人们对待感情、生命、合作价值的态度,让这些宝贵的东西变得廉价。
 
从整体来看,数字化技术让社会变得越来越分化、越来越个体化、越来越“工具化”。这些迹象比较危险,人们的心理健康在下降,社会竞争在“内卷”,“躺平”的欲望越来越迫切。
 
虽然技术对社会心理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但是对技术的积极作用,彭凯平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人类最基本的普世需求健康、和谐、人民幸福,不分国界。是否可以依据幸福标准、行为标准,甚至道德标准,开发一些技术改变人类的焦虑问题,值得探索。
 
彭凯平称这些技术为“幸福科技”,并且在清华大学创建了“幸福科技实验室”,也叫3H实验室。希望利用技术让人们更加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和谐(Harmony)。
 
比如在健康方面,是不是可以开发一些助眠设备、助眠游戏?因为幸福不光是一种感受,还有生理指标,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催产素与愉悦、平静的情绪有很大关系。这就为“幸福科技”研发提供了可测量的指标。
 
“幸福科技”并非只是停留在实验室,还可以通过商业化方式造福更多人,正如迪士尼既是生产幸福快乐的组织,也是一个赚钱的商业模式。追求幸福并不一定在商业上就“吃亏了”。
 

 
打造快乐职场,扭转赚辛苦钱心态


 
当下,职场的年轻人对“加班是福报”展现出矛盾心理,既想平衡工作和生活,减少加班时长,但是又很难放弃薪水。回归生活后因为缺乏社交和其他兴趣而无所适从。同时,我们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又非常真实而普遍,甚至被认为是“人间清醒”。
 
在彭凯平看来,很多年轻人的职场幸福感很低,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这与企业管理者不懂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有关。大家都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但在与员工沟通时,却没有真正地运用。人的基本需求满足后,就会有成长需求,比如技能的提升、地位的改变。工作不光是为了钱,朋友、战友似的团队关系也很重要。
 
第二,如果在管理过程中不去挖掘、满足这些需求,员工感受不到温暖,且缺乏沟通交流机制,甚至同事之间变成对手,工作变成“工具”,员工就会自我凋萎,变成只看钱的“工具人”。
 
管理者要把员工的终身发展作为重要的人力管理目标。首先,一般情况下,工作年限越长,员工经验越丰富,产生的剩余价值越多,管理人员容易忽视这些人的成长潜能。
 
其次,基本的法律保障没有落地。最低工资、法定休假这些都是从劳动者身心发展角度去做的硬性规定。人不是为了钱而工作和生活,人是为了生活去工作赚钱。
 
最后,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很多人的思维停留在农业时代,认为多劳多得就是不停地卖苦力、卖劳动时间,如果做事情不吃苦就是投机取巧。其实,人们在愉悦、幸福的环境下进行的智力劳动产出,价值要更大。自我价值不简单是靠体力劳动去赚辛苦钱,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快乐财富。如果做一件事特别开心愉悦、孜孜不倦、如痴如醉,它所产生的回报和价值会更高。
 
彭凯平认为,我们要从观念和思想上认知到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该寻找更有创造性、更有价值的赚钱方法。
企业管理者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重视工作中的快乐指数。比如通过一些量化指标、微笑次数、躯体语言等,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让快乐成为考核指标。
 
在打造领导力方面,积极心理学已经有所作为,比如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提出的正心领导力概念。主要是强调领导者重视心理能量的挖掘和发现。彭凯平称之为积极领导力,包括积极的团队建设、积极的心态、情绪调整等。 


 
领导力中的意义感和“福流”


 
近来,拼多多创始人黄铮、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纷纷在公司经历高速发展阶段后辞任董事长、CEO之职,选择追寻自己的理想,或做科研,或研究远景战略、社会责任等。
 
彭凯平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或与积极领导力中的两个要素有关。
 
传统领导力强调技能,比如视野、决断力、控制力,还有影响力、感召力等,但是,从积极领导力角度看,还需要看到意义感和“福流”的重要性。
 
首先,人是追求意义的生物。曾经创造一个企业、创造一个商业奇迹对于这些企业创始人是特别有意义的事,当公司已经成熟,他们需要寻找更具意义感的事业。
 
其次,“福流”(Flow)的缺失也会影响领导者。Flow也被翻译为“心流”是心理学中用来形容人专注于某项行为时的心理状态,沉静而陶醉、物我两忘。
 
在创业阶段,为之奋斗的“福流”会让领导者陶醉而不知疲倦,但是当公司变得越来越大,组织社会关系的复杂,甚至社会舆论攻击、政策态度变化等,这种快乐的“福流”消失,那为什么还要陷入其中?
 
创始人的退出多少都会影响企业和员工,但现代企业的发展都不会只靠一个人,当他们选择退出时,应该是组织准备好了,具备一定的抗波动、抗逆力。
 
面对选择,既能“安其所”又要“遂其生”
 
在《高效的方法》一书中,针对个人心理问题,提出只有在工作中找到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才能提高自我的工作积极性,并从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是热爱自己所做的,还是寻找自己的热爱,成为横亘在职场人面前的“坎”。
 
时代赋予了年轻人更多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却又增加了选择焦虑,患得患失。
 
其实,积极心理学中认为,人的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选择越多反倒增加焦虑。
 
现实社会中,我们以为自己有很多选择,但是静下来思考,其实选择往往就是两个,坚持还是放弃?A还是B?前进还是静止?
 
人们感到迷茫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天赋。不过,当你面临选择时,其实那个答案已经有了。因为在潜意识中我们更明确自己不喜欢的是什么。
 
比如,自己知道不喜欢现有的工作,那就应该脱离“舒适圈”,把困惑抛弃,勇敢向前,即使未来是未知,但再差也不会比现在差。在面对选择时,也应该遵从马斯洛的建议,向前进而不是等着后退找安逸。
 
这并不是建议人们为了寻找所谓的“喜欢”和“热爱”而不停地跳槽。因为,人还需要尽量适应工作,因为多坚持一会,可能你就会发现这就是你的喜爱和擅长。所有的爱好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创造的。
 
正如近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家潘光旦提出的“位育”论,重新解释了适者生存。“位”即安其所,“育”即“遂其生”。人就是要不断去适应环境,不断成长。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引自《中庸》)。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往往忽视了成长,是一种“未育”。其实,中庸之道并不是指不偏不倚,而是要在接受适应中寻求发展。所以,中国人的智慧从来不是机械、呆板的,而是如水一样,顺应万物。


 
反思常识缺失的原因


 
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2021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彭凯平谈到了社会科学的三大常识——智慧、善良和合作的重要性。这些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内卷”,挑战“躺平”,超越平庸。
 
我们不能忘记“智慧是一种力量”,“最大的智慧不是你有多聪明,而是你有多善良”,“合作比自私更有效,分享比独占更幸福”。
 
不过,在现实的职场竞争、生活压力下,人们往往会忽略到这些常识的价值和意义,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教育方面。现在的教育体系和内容非常强调工具理性、竞争博弈,学生大量的时间学习的是西方十九世纪的哲学史,受斗争体系、竞争体系、社会达尔文体系影响很大。但是,人文社会科学里新的文明知识基本没有,比如心理学、政治学,虽然经济学比较热,但是西方工具理性对经济学影响很大,心理学已经开始挑战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
 
其次是社会原因。社会上确实存在很多人利用人性弱点获利很多的情况,他们又没有受到惩罚和道德谴责。这种人获得“成功”后,还在传播自己的厚黑学、成功学。如果没有判断,会导致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现实。社会甚至存在一种倾向,认为谈积极正面就是虚伪,抱怨、批判反而才是讲真话。这是非常可悲的。
 
再则是心理偏差。人们对负面心理更敏感,因为从进化角度看,负面信息与生存问题关系密切,而积极信息与发展问题更相关。关注负面,容易活下来;关注积极,才能活得更好。
 
中国现阶段普遍出现的焦虑、内卷、竞争压力大等社会心理问题,也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在社会转型阶段,负面的竞争意识比较强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要与时俱进,改变观念,这意味着要先改变心态,才能追求富裕,追求自由。这是最容易开启的,不以物质追求为目标,走出舒适区,在不确定性中获得快乐。
 
人的认知不是符号、口号,所有概念被领纳后,都会形成神经元的网络连接,形成反应激荡,促进身心合一、知行合一。所以,先认同智慧、善良和社会合作的价值,就会敦促我们的行动,相辅相成,获得超越财富回报的幸福。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