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从“塑料”到“高附加值化工品”
原创 作者:闫佳佳 /
发布时间:2024-10-09/
浏览次数:0次
文|闫佳佳
“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是拥有159年历史的全球化工企业巴斯夫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1885年,巴斯夫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化工领域重要的外商投资企业。
当前,巴斯夫正在广东省湛江市建设新型一体化基地,这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100亿欧元。2019年11月,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式启动。2022年和2024年,该基地首套装置改性工程塑料装置和第二套生产热塑性聚氨酯的装置陆续投产,这也代表着湛江一体化基地首批装置正式竣工。
2024年1月17日,在装置落成典礼上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对巴斯夫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的全新里程碑彰显了巴斯夫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以及我们致力于贴近本地客户的决心。”
2022年,全球化工产业的资本投资有46%在中国,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的化学品工业销售额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场的40%以上。随着中国汽车、电池和其他化学品密集型产品产量的不断扩大,预计这一市场还会持续增长。
推动工程塑料创新
根据质量平衡法,可再生或再循环的原料在生产的初始阶段被引入巴斯夫的多元价值链。
巴斯夫副总裁、大中华区特性材料业务管理负责人苏荣源告诉《商学院》杂志,“巴斯夫的特性材料业务部门正引领着塑料行业急需的可持续转型,公司为运输、消费品、工业应用和建筑四个主要行业领域带来了创新。研发重点主要关注制造、使用和循环塑料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在“制造”阶段,巴斯夫改善塑料的制造方式,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选择以及其生产过程;在“使用”阶段,加强塑料的各种特性,如轻质、稳固性和耐热性;在“循环”阶段,巴斯夫强调塑料闭环的技术,致力于实现循环经济。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工程塑料改性装置,主要生产共混改性工程塑料产品。包括:Ultramid®尼龙(PA)单6、双6、Ultramid®Advanced聚邻苯二甲酰胺(PPA)及Ultradur®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产品。自2022年该装置投产以来,巴斯夫每年为中国市场增产6万吨改性工程塑料,并将该产品亚太区的总产能从2023年起提升至42万吨,以满足亚太地区汽车和电子产品等行业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
巴斯夫致力于为市场推出高质量、低碳足迹的产品,并努力实现其在华南地区的业务增长目标,这也体现了巴斯夫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即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创新和低碳的解决方案。
为此,巴斯夫制定了明确的碳减排目标。2024年9月,巴斯夫特性材料业务部发布了2050年碳中和战略路线图,为加速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巴斯夫还致力于提高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从更高效利用资源生产塑料,到改进塑料的使用方式,再到为塑料废弃物赋予“新生”。这一过程被巴斯夫称为“塑料之旅”。
巴斯夫正积极通过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 PLUS)和REDCert2对其全球生产基地进行可持续认证。苏荣源介绍称,ISCC PLUS是国际公认的质量平衡方法认证计划,涵盖整个供应链以及各种生物基原料和可再生能源。它是国际公认的质量平衡方法认证计划,证明了巴斯夫有能力生产满足高可持续性要求且经过认证的低碳产品。REDCert2是生物质可持续利用的认证系统,通过REDCert2标准,质量平衡可确保将可再生资源正确分配到所销售的产品。
目前,巴斯夫大多数特性材料生产基地已通过至少一项认证。
根据质量平衡法,可再生或再循环的原料在生产的初始阶段被引入巴斯夫的多元价值链。如果客户希望选择价值链中的某一经认证产品,巴斯夫就会把可持续的原材料投入到现有的一体化生产体系。
苏荣源解释称,质量平衡法的原则类似于消费者购买“绿色”或“清洁”电力。尽管消费者无法确定他们在家中使用的电力是否直接来自可再生能源,但绿色能源在电网中的总份额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上升。在化工行业,巴斯夫在化工生产的初始环节添加可再生或再循环原料,并将其分配给最终产品。
这种基于计算的原则具有多种优势,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和化石原料投入,产品质量和性能则保持不变。因此,产品可以像传统生产材料一样进行加工,无需调整配方、设施或工艺。购买生物质平衡产品的客户可以像使用传统产品一样使用它们,同时享有同等的产品品质。
苏荣源表示,在塑料行业推进循环经济是复杂的,从制造商到消费者整个价值链的合作,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如今,巴斯夫正在推进多个项目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一个关键项目是全新推出的Ultramid Ccycled聚酰胺。这种聚酰胺使用塑料废弃物转化的热解油,并基于质量平衡法生产。具体来说,该产品采用的塑料废弃物来自韩国,并在亚洲本地实现了“循环利用”。它同时是一个可以量产的解决方案,已经在现有的生产线上实现了生产。目前,巴斯夫已经完成了20吨的测试,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性能。
提供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随着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对上游化工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普通化学品向高附加值化学品转变。
2024年初,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第二套生产热塑性聚氨酯(TPU)的装置正式投产。据苏荣源介绍,这座工厂不仅是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单一TPU生产线,而且将更好地满足亚太市场对TPU不断增长的需求,让巴斯夫更贴近中国及亚太地区持续增长的业务,满足工业、电动交通(如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电缆和充电枪)和新能源(如光伏、太阳能、风能电缆和薄膜)行业的产品需求。
更重要的是,该装置的正式投产有助于加强巴斯夫Elastollan?TPU材料在亚洲供应创新型、可回收材料解决方案的实力。Elastollan®TPU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鞋类、运动休闲、医疗保健以及工业电缆和电线等各个行业领域。比如,在电动汽车领域,Elastollan®TPU使得电缆护套有灵活性和长期耐用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对上游化工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市场从普通化学品向高附加值化学品转变,且对此类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巴斯夫工程塑料和TPU材料都是高附加值化工原材料,也是制造业上游的基础原材料。在湛江建设上述装置可以让这些高附加值材料实现本地化生产,一方面,能够缩短供应链链条,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原材料供应;另一方面,巴斯夫在生产高附加值材料的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可以推动整体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推动国内化工产业不断升级。
巴斯夫为了保证其产品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积极寻求相关认证。比如,全球回收标准(GRS)、回收声明标准(RCS)认证验证了巴斯夫用于制造热塑性聚氨酯回收成分的数量。
为确保生产的可持续性,湛江一体化生产基地计划到2025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电。集团碳管理战略的第一步是增加绿色电力的使用,绿色电力在巴斯夫价值链初始环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范围3.1(记录巴斯夫从供应商采购的原材料、服务和技术物品的温室气体排放)。
2024年4月11日,巴斯夫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25年的购电协议,为湛江一体化基地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该协议不仅有助于巴斯夫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绿色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苏荣源提到,智能制造意味着无纸化实验室的数据处理、机器人样品处理、自动化样品质量控制和移动自动化基础设施。这将有助于避免人为错误、提高安全性并优化生产。这一概念还帮助巴斯夫实现了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制造业环境绩效的巨大潜力。
苏荣源总结称,巴斯夫特性材料业务部现已推出一系列工程塑料和聚氨酯产品组合,这些产品的碳足迹显著降低。一些低碳足迹产品的二氧化碳足迹更是趋近于零,再次证明了塑料的可持续未来指日可待。(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点赞 30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