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力,共筑外商投资新高地
原创 作者:刘纪鹏 /
发布时间:2024-10-08/
浏览次数:0次
文|刘纪鹏
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球资本助力中国建设发展,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成功确立了重要地位。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外资所扮演的角色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许多新领域成功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关注和投资,在全球经济下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加大政策开放力度
我国在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中国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资的相关政策。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共提出六方面24条政策措施。截至今年7月底,这24条政策措施59项举措中,27项已完成,包括出台《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建立医药产品集中采购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持续优化签证及出入境政策等。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2024年1-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54家,同比增长11.4%。
可见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保持了信心,但同时也存在国内资本市场相对低迷、流动性投资撤资、实体企业在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担心政策多变等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在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力度,各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过去很多没有开放的领域,也得以充分开放。比如允许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私人独资医院,进一步放开金融等领域,允许外资企业占较大比例股份。这些政策为外资企业在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优惠条件。
以富士康为例,之前曾因种种原因撤离郑州,令人非常遗憾。但出走一圈后,富士康发现美国建厂成本太高,印度也建不了厂,如今又回到了郑州。为了留住富士康,河南省凭借充足的劳动力优势,举全省之力,在土地、税收等方面,为富士康“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有学者估计,这些优惠措施对应的招商成本高达120亿至150亿元左右。企业家们都具有战略眼光,中国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让外商看到了在华投资能够真正获利。对郑州而言,这些投资可以拉动当地就业,同时还能为地方财政带来更多税收。因此,我们热切希望优秀的外资企业能够加快步伐,重返或到中国来投资。
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都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6个方面入手提出20条举措,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为外商投资企业来成都投资带来新机遇。
总而言之,这些迹象都是良好的开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加大步伐,保持40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制造业优势和产业链优势。
市场的核心是企业家思维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是为了寻找市场和优势产品,在双赢的背景下,也期待将中国产品进一步推向欧洲。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通常以“利润”为导向。企业家和政治家考虑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当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往往会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使他们能够在市场价值洼地时,精准识别并把握先机。
持续向中国增加投资的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主要来源于多个方面:
首先,尽管当前中美关系处于紧张局势,但中国在多个产业领域,如芯片产业、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光伏能源)以及电子支付等方面发展迅速。基于此,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是为了寻找市场和优势产品,在追求双赢的背景下,这些企业也期待进一步将中国产品推向欧洲市场。当前欧洲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的举措,其背后主要是受到美国方面胁迫做出的选择,并非其主动行为。
在中国,人工智能与新能源等领域均拥有巨大市场,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中国市场。因为,无论是大型飞机还是奢侈品,一旦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其销售问题往往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在华进行长期投资的外企主要以德国和法国企业为主,两国在欧盟内部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常被比喻为“司机”和“指挥官”,这一比喻凸显了两国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果这两个国家展现出与中国深化合作关系的强烈意愿,那么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封锁策略也将自然瓦解。
在此形势下,中国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国内消费动力不足,人们普遍对于消费持谨慎态度。此外,由于美国主导的国际封锁政策,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尚处于一个相对停滞或不够理想的阶段。
一旦封锁状态得到解除,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两个关键领域的产品将会极具市场吸引力。特别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超过全球半数。若非北美和欧洲国家政府通过实施高额关税等手段进行人为限制,中国很可能进一步占领这些市场。因此,相关国家指责中国存在非市场经济行为和政府过度补贴,并以此作为征收高额关税的理由,从而阻碍中国商品的进入。
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无疑是特斯拉汽车的一个重要战略策源地。2019年特斯拉在上海开设了海外工厂,这一举措推动了特斯拉股价暴涨。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狭隘的政治偏见,而是选择进入中国、扎根于中国,这种对中国市场的坚守,也是它们全球化战略布局中的一环。
总的来看,能够守住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首先在中国投资的时间普遍较长,已经与中国市场建立了一种信任关系;其次,这些企业秉持经济周期理论,并且对中国政策的动态有深入地了解。它们深知中国经济状况不佳时,相关政策往往会更为优惠。因此,相较于在低谷期撤出,持续在中国市场发展更符合企业长远利益。此外,这些外资企业的主要市场也集中在中国,这也是它们选择坚守中国市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装备制造体系覆盖了从大型到小型的全系列设备,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一优势促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制造业大国,战略定位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劳动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且工人的技术水平普遍十分娴熟。因此,中国的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是无与伦比的。
在新一轮高科技发展的变革中,我们期待外资能够把现代科技前沿领域的产品带到中国。国外的高科技水平对于推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某些比较发达的领域在40年前还是一张“白纸”。因此,我们不应忘记“来路”,而应更进一步加大开放,促进新质生产力与更多国外元素的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国际间相互交融的产物,从而进一步巩固中国的繁荣。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点赞 30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