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食以味为先,博世Cookit数字化赋能绿色厨房

原创 作者:王雅迪 石丹 / 发布时间:2023-11-27/ 浏览次数:0
 
“今天中午吃什么?”是许多打工人的每日必问,答案却往往以熟悉的食堂或点过无数次的外卖宣告结束。晚上下班后,原本想自己烹饪的兴致也往往被繁琐的工序和疲惫的身躯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不吃”或吃沙拉等简单的代餐,周而复始。
 
阻挡打工人下厨的是“做饭一小时、吃饭十分钟”的落差感,是“吃饭十分钟、清洗半小时”的疲劳感,而且相对于以煎炸为主的西式菜肴,中式美味的烹饪过程更加繁琐,需要的厨电工具也更多,烧几个自己喜欢的菜并不容易。为了解决85后、95后新青年消费群体的新需求,智能化料理机渐成新宠,在数字化赋能之下,厨房不再是“油烟重地”,烹饪过程也“化繁为简”。
 
为贴合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体验,德国厨电品牌博世推出了Cookit智能烹饪机,并联合上海沐传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称“ARK”)团队,为其新产品设计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配套智能互联食谱小程序“Cookit食界”。Cookit通过煎、炒、蒸、煮、烧、发酵等30种烹饪功能节省了厨电收纳空间,且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不同食谱应用功能。
 
Cookit是博世家电推出的首款多功能烹饪机,通过“一机多能”的绿色设计提供了高效烹饪解决方案,帮助消费者实现“餐桌上的可持续”。类似智能化电器的诞生将厨房带入了数字化时代,它们将如何成为现代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消费者告别明火开灶的应接不暇?
 
“质懒经济”解锁智能化和集成化
 
在所有日常生活的消费中,做饭成为国民“偷懒”的第一梯队,因为“懒”而进行的消费类目中,外卖、预制菜/快手料理、智能产品分别以37.4%、37.2%和31.1%的占比位列前三。
 
知萌咨询机构发布的《2022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认为“懒人经济”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还有27.4%的人认为“懒人经济”是现代人对时间更好地利用与分配的体现。
 
在所有日常生活的消费中,做饭成为国民“偷懒”的第一梯队,因为“懒”而进行的消费类目中,外卖、预制菜/快手料理、智能产品分别以37.4%、37.2%和31.1%的占比位列前三。
 
不过,“懒”的同时,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不会为了赶时间而吃泡面,取而代之的是预制菜、快手料理等兼具“懒”与“质”的商品,智能厨电也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升级。目前,厨电产品的主力购买用户已由80后逐渐转向90后,与上一代相比,新一代消费者具有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品牌化等特征。
 
产业观察家洪仕宾向《商学院》记者表示,洗碗机这几年的崛起便体现了“懒”,灶具也如此,传统灶具清洗起来比较麻烦,如今的平板灶具只要往上一抬便能拿出清洗。各厨电企业在自动化方面发力,正是围绕“懒”而向智能化及清洁的方便性迈进。
 
据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2年,烹饪类专业厨电(油烟机、燃气灶、嵌入式微蒸烤)市场规模合计达537亿元,厨房场景已经成为目前各大家居场景中品类多、体量大、增长快的重要场景。其中,集成烹饪中心灶消/蒸烤线上市场零售量、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9.5%、35.9%,线下市场零售量、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03.6%、99.5%,集空间减法和功能加法于一体的集成厨电逆势增长。
 
具体到品牌阵营,厨电六件套(烟机、灶具、消毒柜、洗碗机、单功能机、一体机)品牌集中度较高,排名TOP5的品牌合计占近九成,分别为老板、方太、西门子、博世及嘉格纳。增速方面,博世家电、西门子家电和嘉格纳家电三大品牌及海尔两大品牌增速较明显。2022年底,博世Cookit智能烹饪机亮相进博会,成为行业内首款能实现200℃煎制与低油烟爆炒的多功能烹饪机。
 
据介绍,博世Cookit智能烹饪机配备有7大专业配件,搭载超过24种辅助烹饪程序,可实现煎、炒、蒸、煮、揉面、发酵等30种烹饪功能。同时,在海外亮相两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博世联合ARK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配套智能互联食谱小程序“Cookit食界”。
 
ARK负责该项目的体验设计专家凌佳礼向《商学院》记者表示,博世中国团队耗费2年时间设计了超千道引导式智能食谱,ARK则与博世团队共同完成了这款产品配套的智能程序从0到1的打造。这一切设计的来源与目前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变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中烹饪菜肴,自动烹饪的方式能够高效且聪明地满足千万种口味需求。
 
提供差异化的人和场
 
通过设定某些功能,形成用户与产品团队的双向互动,并在这种双向互动提升用户体验之际,潜移默化地培养用户的绿色行为习惯。
 
智能化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非易事,用户所处阶段不同,在烹饪过程中需求和痛点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洞悉差异化价值,ARK团队在设计前期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了定性研究。
 
他们从Cookit智能烹饪机的设计理念出发,该硬件集30种烹饪功能于一体,本身便是注重效能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这种绿色理念也被延续到小程序的设计中。
 
ARK团队通过用户访谈、入户观察、新老手对于产品实际操作及体验观察等多种方式,花费超100个小时深入用户洞察与聚焦研究,最终回收问卷100份,并展开50多道食谱的硬件烹饪测试。据此,他们归纳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用户类型,并从其实际行为模式出发,挖掘底层的心理诉求,使Cookit数字端产品能提供针对性的价值。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与洞察,使用者和潜在使用者主要分为厨房小白、掌勺人、烹饪达人三类。对厨房小白而言,做饭需要食谱,他们对于烹饪并不熟悉,会因为担心做不好而放弃;对掌勺人而言,做饭是家庭任务,对效率有要求,他们也希望家人吃得营养健康;对烹饪达人而言,擅长各类厨房用具,会主动吸收新的食谱配方,有时还会进行创造改进。
 
因此,ARK针对这三类人群总结了Cookit的机会点,对厨房小白而言,Cookit提供从0到1解决烹饪问题的价值;对掌勺人而言,Cookit提供释放烹饪精力,将劳动转换为乐趣的价值;对烹饪达人而言,Cookit为用户提供创造价值的平台,使其突破用户身份,成为品牌共创者。
 
找到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用户,ARK帮助博世将Cookit的上千道食谱进行分类,根据菜肴类型、烹饪方式、特殊需求、场景等不同维度引导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食谱。不过,目前“Cookit食界”处于从0到1的诞生阶段,并未经历更多的迭代过程,仍处于生态闭环不断完善中。
 
凌佳礼坦言,在设计这款小程序的过程中存在产品定位的难点,他们希望能找到数字产品的独占价值,从而触发用户主动使用。因此,团队需要挖掘联动设备以外的设计目标,小程序不应该成为一个遥控器或下载食谱的工具,而应该和设备本身一样有自身独有的价值。
 
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们围绕“家庭”和“智能”两个关键词展开。首先,小程序是一款链接家人的“有灵魂、懂人性”的产品,在设计中增加许多家庭内容和服务设计,追踪家人的健康饮食、口味喜好、食物忌口等,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使其成为一款“家庭饮食健康管家”产品;其次,该产品需要足够智能,不会是固定的产品设计,而是能自我成长,通过新内容和玩法不断提升用户黏性。
 
基于上述的产品构思,自定义食谱、食谱笔记、食谱许愿等互动设计被嵌入小程序中,例如“食谱许愿”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许愿的方式让博世团队研发平台目前还没有的食谱。在互动中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培养用户的绿色行为习惯。
 
绿色消费隐于厨房角落
 
制止餐饮浪费,任重而道远,从思想上提升消费者对节约食物的重视度成为关键,而家庭厨房是重要场景之一。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消费者将厨电用品买回家只是第一步,如何培养其主动使用的习惯才是产品发挥其价值的关键所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21亿人,占整体网民的48.8%,较2021年12月减少2299万人。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有近乎一半的网民有外卖消费习惯。据了解,美团外卖此前开展的《外卖午餐营养贡献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消费者通过外卖平台订制的午餐,总体上谷薯类、畜禽肉类的含量达到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但蔬菜类食物数量较少。此外,外卖普遍存在盐分过量、部分营养素缺乏等问题。
 
自己烹饪更健康的饮食习惯正吸引着消费者回归厨房,同时降低外卖包装带来的环境压力。博世从空间、时间、经济三方面出发,挖掘厨房一角的绿色价值。
 
首先,Cookit智能烹饪机本身有一机多能的优势,避免了购买非必要的厨电,节省了厨房的收纳空间,也降低了餐后清洁的难度。因为对于做饭这件事来说,“清洗”是厨房的一大痛点,如何化繁为简是吸引消费者下厨的动力。
 
其次,“Cookit食界”利用数字化与智能化优势为用户节省了烹饪时间。凌佳礼表示,在数字产品设计过程中也考虑将会通过用户标签、用户疾病状况、用户习惯等方式为其定制专属菜谱,如需要控病的用户有专属的减糖或代糖食谱,以做到荤素结合、营养均衡,帮助其改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针对选择困难症的用户,小程序推出每日膳食规划模块,节省了思考“今天吃什么?”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Cookit食界”上线了“支持多种食材搜索功能”,可根据多个食材匹配相关食谱。这意味着,当用户不知道冰箱剩余食材如何烹调时,可以将食材名称同步输入,由小程序自动匹配食谱,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冰箱食材使用率,避免食物浪费。
 
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粮食总产量约有13%在收获到零售环节被损耗,还有约17%的粮食在家庭、餐饮服务和零售中遭到浪费。此外,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商业餐饮、公共食堂和家庭饮食三个领域,我国仅城市餐饮每年的食物浪费大致在340亿斤至360亿斤,这还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
 
制止餐饮浪费,任重而道远,从思想上提升消费者对节约食物的重视度成为关键,而家庭厨房是重要场景之一。为提升消费者的使用频次,“Cookit食界”设计了“博学院”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烹饪技巧和知识,例如细致的刀法、鱼虾处理方式等。凌佳礼指出,目前该模块内容有限,未来希望能够把优质的烹饪知识进行传播,最终达到用户不按照食谱做,也能够根据所学技巧自主烹饪的效果。
 
在凌佳礼看来,以用户需求出发构建长期服务体验,能够反向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与低碳转型。厨房的产品设计已经是一片红海,竞争相对激烈,用户也见过了各式各样的产品,但食材来源、口味创新、食谱更新等更多服务需求还未被满足。我们通常在产品设计中以设定灯塔的方式来为设计目标领航,先规划一个较为远期的产品形态和产品发展路径,从而反推中期和近期产品定位,再回到现阶段的产品功能设计和布局中,以达成一个有目标的迭代路径。
 
数字化赋能解决2/3的时间问题
 
怎样解决2/3的时间问题是未来的竞争点,厨电数字化为绿色赋能也在于这2/3的机会点。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我国厨电市场规模增速在自2018年后的四年中,有3年处于负增长,整体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最高点1863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1586亿元。厨电行业目前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数字化突围将是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关键词。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向《商学院》记者指出,厨电智能化处于起步阶段,房电行业与电视行业不同,因为电视有IT属性,如同电脑一样,与电视机的显示屏幕相融合,智能化比较容易。对于厨房电器来说,智能化相对比较难,目前厨电智能化主要集中在简单的人机对话、人工语音,也有一部分智能感应。
 
只不过,真正的智能是万物互联的智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很多的智能产品都存在于单品之间,并没有形成相互的联通。部分厨电产品的“智能化”并没有精准捕捉到用户需求,反倒成为另一种“累赘”。
 
洪仕宾认为,促进厨电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不要单纯聚焦在功能上,因为目前厨电功能已经很齐全,应该回归到消费者的痛点层面。对于做饭人群来说,可能要花1/3的时间在烹饪上,但清理“战场”时却要花费2/3的时间。因此,怎样解决2/3的时间问题是未来的竞争点,厨电数字化为绿色赋能也在于这2/3的机会点。
 
实际上,厨房的最大痛点在于简单和干净,在1/3的功能层面,不少企业推出的厨电用品已经具有优势。众多菜肴如何更简便地烹饪,享受完美食后如何快速清洗,这是困扰消费者下厨的更大难题。在快餐文化和外卖文化竞争的当下,厨电企业要让消费者感觉到做饭比点快餐、点外卖更方便和健康,才会得到更大价值的释放。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3年中国家电行业半年度报告》显示,厨卫电器销售大多品类呈现正增长,其中集成灶以15.8%的增速领跑,洗碗机、油烟机增速都在6%以上。在产品方面,消费者对智能化、多功能化的产品需求逐渐增加。例如,智能蒸烤一体机、智能洗碗机等产品逐渐受到青睐。
 
居家场景是健康生活的第一场景,厨房更是第一触点,消费者选购厨房产品也是在进行生活方式的选择,在绿色生活方式的引领下,厨房场景需要构建绿色生态和数字化服务闭环。
 
凌佳礼也认为,对于消费者而言,目前厨电硬件产品已经琳琅满目,未来用户所购买的不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硬件产品背后的整套内容与服务的持续,服务的完善才能更好地拓展硬件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生命周期,基于此企业有必要搭建更完整的数字化服务。这不但能持续创造对于用户良好的服务价值与服务可持续性,也能助推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在转型过程中,靠技术手段为产品赋能,重要的并不是连接WiFi后与手机互联,而是能否切实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及挖掘潜在需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质懒经济”下,消费者不仅要“食”,还要“味”。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