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流量之问:土味市井文化何以败给城市主流时尚?

作者:王国平 来源:联商网 日期:2022-08-10 浏览次数:0
流量的方向是追求美好生活,你构建的商业比原来的消费场景更好,终将替代旧的消费场景。

每座城市都有高楼幻想,都市感、时尚感成为很多城市共同的追求。特别是在中产迅速放大,对于城市迭代的呼声愈发高涨。当X博士发出《底层物语》时,彻底炸开了世界的另一面。

 

在城市主流话语权背后,存在一种魔幻、杂乱无章、难以诠释的社会。这种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因子,正在完成多种文化相互杂糅,重新构建秩序之外的话语权逻辑。这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商业的另一面,构建以市井文化为主题的商业和已经过剩的城市型商业形成差异化。

 

新市井文化的野蛮生长

 

从轻奢到重奢,从区域首店到全国首店,所有的逻辑都是在满足城市主流话语权。招商是有瓶颈顶的,当无法实现大规模超预期突破时,就会被主流迅速抛弃,沦为众多购物中心弃子当中的一员。

 

城市型商业受西方文化控制,以欧美审美意识为主流,越欧美越时尚。在地域经济水平不够发达时,当地主流群体以模仿发达地区文化来达到差异化本地人种,实现某种优越感和地位的确立。这个过程有原住民文化的不自信,主动做文化隔离。另外一批人在无法实现阶层跨越时,对于主流文化根本提不起兴趣,反而没有撸串来的香。

 

去主流仪式感,追求自然随性,多种底层文化共融,拥抱传统土味文化,碰撞出新一代的市井文化。新的市井文化有这个群体共情的时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为之迷离的仪式感。

 

每座城市的城村、老工业区成为市井文化的诞生地,村民、廉租房的住户和租户、没有跑出来的艺人、工人、办公室民工、摆摊设点人员……各色背景的人都有。早市匆匆的上班人群,夜晚三五成群结队,路中间不时有各种艺人卖艺引发阵阵喝彩,呈现不规则的商业生态。这种掩藏的消费生命力却没有得到商业的重视,任期自发野蛮生长。烟火气就是流量,就是消费者的投票。

 

商业的本质是为消费者进行生存结构的匹配,构建出一种更好的生存结构去替代差的生存结构体统,让消费受众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

 

快速城镇化让市井文化大量消失,当城镇化速度放缓时,聚集在非核心区的杂居群体,得以喘息,不用再度快速更换场所,是新一轮市井文化得以生长的土壤。

 

作为非核心地带的商业体,在定位上有了靠近流量的基础,无非是两个选择:选择舍近求远大范围辐射中高阶客群,冒着大概率失败的风险?还是就地服务没有那么高大上的基本盘,构建自己的基础粉?

 

从生态构建到单一场景突破

 

大生态构建一度风靡,曾经在击穿消费者临界值上屡试不爽。不过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发现消费者迅速产生抗体,阈值快速拉升。当市场玩法被拉到同一水平面上,原有的打法就钝化了,简单的生态构建已经无法有效触发消费者兴奋点。大生态构建因为攻击面过于广泛,无法有效深度聚焦,同时非常考验系统在各条战线的均值反应能力,构建的木桶反而很容易都是短板。

 

单一场景的突破基础是深度聚焦,通过深层次切入受众价值观,围绕价值观去打造一个共情场景,来实现同一阶层互动。精确打击、垂直渗透、场景化来实现同质化中建立鲜明的新标签。市井文化标签会实现二次放大,去吸引同类,增厚垂直盘。加上外溢的好奇盘,加大猎奇波动助推。

 

居民收入增加,会增强居民自信能力。市井文化的非主流化,在于市井过于底层,低到精英层不愿意涉猎。市井的基本盘质地其实并不差,毕业大学生、流浪艺人、职场中战败的斗士、土著人等等,当他们收入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会重新组合优质基因,新构建出来的市井文化将远超过历史任一时代。当强大到一定基点,反而会出现更加本土化的文化自信,进行正向输出,影响整个城市文明的进程。

 

在市场空白时,基于市井文化构建的商业前期会非常吃力,特别是在场景构建和供应链建设。更多实力派的人流涌入商业,让场景实现变成可能。互联网工具也更有利于我们去深挖本地资源。

 

淘宝让我们知道中国有什么,美团让我们知道本地有什么,这些神奇的工具让我们发现身边原来存在如此丰富的生态因子,以前居然未曾认真审视。小红书则让我们对于商户有不同的思维逻辑解读以及深层次了解,而不再以自我意识来评价商户价值。深度了解对于后期运营来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放大商户亮点。

 

场景、商户、用户需求等链条构建完善,一个新物种的存活基础就构成了,然后在文化孕育的风口去服务于这个场景需求。流量的方向是追求美好生活,你构建的商业比原来的消费场景更好,终将替代旧的消费场景。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