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0个试点!巧借“双碳”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作者: 日期:2023-11-08 浏览次数:0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首批在15个省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共有35个试点名额。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忠表示,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改革攻坚逐步步入“深水区”之际,通过开展试点示范,有助于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标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探索多元化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方案》重点部署了确定试点任务、实施重点工程、强化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机制、开展全民行动等5个方面试点建设内容。

在强化科技创新方面,《方案》提出,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加强科技支撑引领,支持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围绕绿色低碳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要创新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努力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方案》的发布与实施是基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阶段性策略部署,是我国推进“双碳”进程的重要举措,意味着我国将在多领域多层面加速摒弃传统粗放的低效高碳的旧发展模式,加速布局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高效低碳的新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实体经济积极探索创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有利于加速实施环境友好型的重点工程、强化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完善低碳环保的政策机制。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忠表示,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改革攻坚逐步步入“深水区”之际,通过开展试点示范,着力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激励改革实践新作为新活力,是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举措,有助于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标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国家碳达峰首批试点落定15个省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各地区能源结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挑战。虽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但在城市和园区层面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探索的工作。建设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可以有效激发城市和园区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绿色低碳转型开展探索,为全国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李忠表示,城市和园区是集聚人口、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能源消耗、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最集中的区域。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5%,城镇人口达到9.21亿,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在全国所占比重较高。伴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城市和园区在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格局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战场。

《方案》提出了“坚持积极稳妥、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安全降碳”4条工作原则,以及2025年、2030年的主要目标。

到2025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到2030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进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有关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对其他城市和园区带动作用明显,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推进碳中和奠定良好实践基础。

《方案》强调,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将探索有效做法、典型经验、政策机制以及不同地区碳达峰路径作为重点,尊重客观规律,科学把握节奏,不简单以达峰时间早晚或峰值高低来衡量工作成效。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表示,碳达峰试点不是简单根据达峰早晚或峰值高低来“论英雄”,而是着眼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鼓励地方立足于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探索自身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优路径。


在“双碳”任务中锻造产业新优势

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应用转换是技术创新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道门槛。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至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占比达到31.9%,年均增速达到12.5%,明显高于全球2.5%的整体水平。

同时,我国共有8家企业和5家科研院所进入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50名。可见,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贡献者,在绿色低碳基础研究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方案》表示,要在试点城市和园区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抓住了这一关键环节,帮助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试点应用,从而进一步走向规模应用,最终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表述,通过在试点过程中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的绿色低碳项目,支持企业开展清洁能源替代、电气化改造、工业流程再造等节能降碳改造,有助于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助力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存在强耦合关系,要兼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目标实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张英健表示,园区要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开展先进技术工程示范和产业应用。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胡钰表示,在《方案》支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是把“双碳”目标分解到产业中去,明确哪个产业要在规定时期内实现“双碳”目标;二是要有考核和奖惩机制;三是坚持创新应用,不搞一刀切,鼓励产业和企业探索更好的应用和实现方式,保持企业和产业创新活力。


来源 |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第一财经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