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焦点 | 2021留学人才回国就业成趋势,海归也求稳,三成想进国企,北上深一线城市不再是心头爱?

作者: 日期:2022-02-14 浏览次数:0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回国就业对海归人才的吸引力持续提升。2022年2月10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留学生回国工作的意愿增强已成为一种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回国就业对海归人才的吸引力持续提升。2022年2月10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留学生回国工作的意愿增强已成为一种趋势.
 
海归回国求职意愿增强
 
《报告》指出,2021回国求职留学人才数量保持疫情后高位,回国意愿增强已是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向国内岗位投简历、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同比增幅分别为4.3%、5.3%、33.9%和-0.5%。
 
特别是2020年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数较2019年猛增,其中应届留学生人数猛增67.3%。智联招聘分析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对海归人才回国求职起到了助推作用。
 
而2021年在国内求职的留学生总人数及应届留学生人数均与2020年基本持平,前者同比减少0.5%,后者同比增长0.5%。可见留学人才回国发展意愿增强已成为一种趋势,并未随着疫情稳定而下降。
 
 
 
但与此同时,近些年国内留学人才优先的职位数持续减少,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25.4%、-23.5%、-0.4%。分析指出,回国求职的留学人才数量增多、但要求海归优先的职位数量减少,使得留学人才在国内的求职压力正逐渐加大。
 
2021年调研显示,83.1%的留学人才认为在国内求职的难度提高。其中,第一大原因是回国海归人数增多,竞争加大,有高达64%的海归选择了这一原因;第二大原因是国内企业对海归的偏好减弱;第三大原因是整体求职竞争的加剧。不过整体看,2021年留学人才优先职位数及求职人数均与2020年持平,因此整体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在海归招聘所涉及的企业类型来看,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合资、国企、外商独资及其他中,海归优先职位数占比分别为58.3%、9.1%、8.4%、6.7%、4.8%、4.1%和8.7%。民营企业是海归招聘的主体。
 
此外,外企对海归的招聘需求也值得关注。虽然2021年外企的海归优先职位数占比仅为4.1%,但同比增速最快,高达19%。据悉,这与2021年我国外资规模提高有关,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利用外资规模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4.9%。
 
 
 
但从海归的求职意向来看,2021年向国企投简历的海归人数同比增长3.7%,向民营企业投递简历的人数同比下降5%。求稳心态在海归群体中凸显出来,有三成留学生期望进入国企就业,59%的留学生认为海归群体中存在“考公热”,其中有38.3%的留学生认为近两年“考公热”明显升温。
 
海归求职者不再愿去一线城市?
 
《报告》显示,在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中,海归优先招聘职位数占比分别为44.5%、34.4%、14.7%和6.4%。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海归优先招聘职位数比重占到近80%。
 
但从海归投简历的现状来看,2021年海归到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展的意愿明显增强,投简历人数同比增长24.5%;其次是新一线城市,同比增长达2.6%;最后是一线和二线城市,同比增长均为0.2%。
 
然而回看2019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其中指出,北京、上海、深圳是海归最期望就业的城市,同时也是居住海归最多的城市。回国后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发展的海归占比分别为19.67%、13.06%和7.24%,分别吸引9.76%、6.79%和2.69%的海归增量,而这些增量均来自其他户籍城市。
 
这可以看出,相比一线城市存在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留学归国人才开始选择新一线及三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发展潜力大,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很强的人才吸引力。
 
 
 
在行业分布上,文体教育行业的海归优先职位数占比最高,为34.9%;其次是IT行业,占比为19.3%;再次是商业服务,占比为13%。但从同比数据来看,受“双减”政策影响,教培行业的招聘需求骤降,因此文体教育行业海归优先职位数同比下降较为明显。
 
而IT、商业服务、生产/加工/制造等行业的海归优先职位数同比增长都在15%以上,甚至达到20%多,《报告》认为对正在求职的海归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但从海归投递意愿来看,2021年海归人数投递简历同比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为能源/矿产/环保、生产/加工/制造、政府/非盈利机构,对应增速值分别为11.3%、6.7%、4.2%;相对的,投向文体教育、商业服务、金融等行业的同比增速在下降,可以看到目前海归在回国求职的产业选择上有着脱虚向实的趋势。
 
 
 
在招聘薪酬上,海归优先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已连续三年走高,2021年达到13719元/月,而全平台职位平均月薪为9364元,高出46.5%。从增速看,2020年及2021年海归优先职位平均薪酬同比涨幅分别为7.3%和8.9%,高于全平台职位的2.1%和7.5%。
 
《报告》分析到,虽然国内企业面向留学人才优先的职位数量在减少,但是一线城市岗位增加、IT互联网等高科技行业岗位增加,使得职位结构趋于优化,招聘薪酬随之提高。

 
 
从海归的年龄和学历结构来看,海归求职人才进一步年轻化和高学历化。2021年,16-24岁海归求职者占总体的三成,较2020年提高2%;25-34岁求职者占62.8%,比2020年下降2%。
 
硕士是向国内求职海归的中坚力量,2021年硕士学历的海归求职者占比为73.5%,而2020年该比例为72.4%,2019年为70.7%;2021年博士学历的海归求职者占比为1.8%,而2020年为1.7%;本科学历的海归求职者占比为24.6%,较2020年降低1.3%。
 
如何解决海归就业中的堵点和痛点?
 
66.6%的海归表示,经历过疫情,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更加有信心。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经济贸易全球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打造体系化人才磁场,企业也为海外优秀人才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与岗位。
 
通过智联招聘的数据可以发现,由于国内的安全环境与经济韧性等因素,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海归回流势不可挡。但与此同时,在海归回国落户、应届生认证、人才层次认定以及政策宣传引导等方面仍存在堵点和痛点,需从服务体系、平台建设、人才管理等多方面持续精准发力。
 
如何让海归群体在回国后发挥自身的价值,并找到归属感、消除“水土不服”,不光是海归们的必修课,也是当前包含就业机构、雇主企业在内的全社会所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为疏通海归就业中的堵点和痛点问题,应从三大方面持续精准发力。
 
一是深化留学生回国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和规范审批流程,规范“海归”就业落户、专业认证、身份认证等流程手续,明确“海归”人才层次认定规范,有效应对未来若干年内可能持续出现的海外留学生“归国潮”;打通政府内部的信息壁垒,在纵向层面,建立国家、省、市、区(县)各级政府的数据库对接和分享机制,在横向层面,建立人社局、学历认证机构、出入境管理部门、公安户籍管理等部门的信息合作机制,把海归人才就业创业、申请居住证、落户等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内部共享。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和交流平台建设。一方面,搭建政策汇总信息平台。推动相关政策信息系统化对外开放,打造国家留学生就业政策集合统筹的枢纽平台,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的力度,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夯实与完善全球人才资源配置平台,为本土猎头对接海外留学社团提供支持,加强对海外留学生社团的联络工作,通过举办交流活动等促进有效对接,为市场化配置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完善对海归人才的精细化管理。一方面,全面摸底、动态跟踪“海归”群体状况,将“海归”群体纳入社会调查工作序列,定期开展面上数据抽查,并在人口普查工作中予以体现。在动态跟踪调查和大数据分析基础上,为人才政策部门的决策调整优化提供依据。同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发布“海归”人才年度报告,为出国留学与回国就业提供专业引导;另一方面,对“海归”数据库中的人才按照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就职单位(或就职方向)、工作地区、科研成果等进行分类、分级分层管理,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供需对接。
 
来源:智联招聘、第一财经、广州日报、智联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