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近三年最低,24城低于疫情前同期!受疫情反弹影响,全国租赁市场降温趋势明显

作者: 日期:2021-12-03 浏览次数:0
随着房屋租赁市场进入传统淡季,叠加部分区域疫情反弹等影响,11月,全国租赁市场呈现加速降温趋势。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重点40城中,超六成城市租金水平环比下跌,14个城市连续3个月及以上环比下跌,六成城市租金低于疫情前同期,9个城市11月月平均租金为近三年最低。
地产
 
14城连续3月环比下跌,全国房屋租赁市场加速降温!
 
随着房屋租赁市场进入传统淡季,叠加部分区域疫情反弹等影响,11月,全国租赁市场呈现加速降温趋势。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重点40城中,超六成城市租金水平环比下跌,14个城市连续3个月及以上环比下跌,六成城市租金低于疫情前同期,9个城市11月月平均租金为近三年最低。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11月,全国重点40城租赁市场成交量环比减少17.9%。租赁市场在7月、8月达到年内市场热度高峰,随着毕业生租赁需求释放,9月租赁市场进入淡季,10月、11月保持降温趋势,由于短暂的疫情反弹,11月降温有所加速。从租金水平来看,全国重点40城租金水平为39.4元/平米,租金指数环比下跌1.3%。
 
全国租赁市场加速降温,一定程度受到疫情反弹影响。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黄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相比于往年,今年11月,重点40城的租赁市场均呈现环比降温。一方面是由于10月下旬短期的疫情反弹,原本处于市场淡季的租赁市场加速降温,不过相比于去年,租赁市场活跃度仍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是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创新高,租赁市场毕业季旺季更旺,从而在租赁市场淡季,降温更为显著。“此外,各能级城市间持续分化,低能级城市降温更为显著。高能级城市由于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较强,租赁需求相对较强,租赁市场降温较缓。”黄卉说。
 
相比于2019年同期,今年11月一线城市北京、广州、上海,南京、西安、长沙、芜湖等16个城市租金水平稳中微涨或基本持平,其余24个城市均低于疫情前同期。其中深圳、成都、佛山、天津、郑州等9个城市今年11月的租金为近三年同期最低。
 
不少城市房屋租金为何低于疫情前同期?黄卉认为,多数城市租金快速上涨的动力不足。相较于成交量,租金的变化往往具有显著的滞后性、周期性特征。“受去年疫情影响,租赁需求骤减,租金水平大幅下跌。今年疫情影响消除,成交量恢复,虽然租金呈现小幅微升,但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动力,短期内难以回到疫情前水平。”
 
另一方面,多数城市租赁市场供需水平趋于缓和。“随着租赁政策的出台,各城市在逐步增加租赁房源的供给量。此外,由于下半年二手房市场预冷,部分业主将房源由出售转为出租,贝壳平台的租赁库存房源量增加,反映出市场的供需水平趋于缓和,多数城市的租金仍然会保持低位水平。”
点评
 
由于目前仍处于租赁市场淡季,在春季前租赁需求较弱,预计12月租赁市场仍将保持低温趋势。此外在疫情不出现反弹的情况下,预计11月部分区域受疫情抑制的租赁需求会在12月释放,部分小范围区域或会出现租赁市场小幅回温的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提升,大城市住房租赁市场需求旺盛,租客停留在租赁市场的时间拉长,家庭化租赁需求显现,租赁需求呈现多样化、品质化,机构化租赁房源的比例将会有所提升,专业化、品牌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将会放出更多房源满足不同类型租客的租赁需求。
 
宏观
 
1月1日起生效,多地抢抓RCEP新机遇!跨境电商等行业将迎长期利好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共10个国家开始生效。目前还有不到1个月时间,我国多地根据本地产业和贸易情况,积极研究RCEP协定带来的关税减让等相关利好,出台对接RCEP的各项举措。
 
自去年11月份RCEP签署以来,我国率先在今年3月宣布完成核准工作。11月,我国宣布在关税减让、原产地规则实施、协定约束性义务履约等方面的各项准备已经就绪。针对地方和企业,商务部已举办3次RCEP专题培训。
 
专家表示,RCEP的生效将会对我国的货物贸易、市场开放、制度型规则等多维度产生影响,地方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将有利于各地提高RCEP规则的利用效率,加快本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多地出台专项政策,从本地区产业体系和建立RCEP国别商品减税对比清单、拓展货物贸易空间、指导企业积极利用原产地规则、深化双向投资等方面全方位部署,为RCEP的生效做足准备。
 
广西出台加快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的政策举措,提出鼓励从日本进口集成电路、半导体等零关税商品;鼓励广西电子信息企业引进日本、韩国先进技术,重点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设备产业发展等措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自贸办专职副主任谭秀洪表示,RCEP的签署将带动广西与东盟间信息、产业、资金、人才等更多资源加速流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有助于将电子产品、汽车、石化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重要环节落户广西。
 
云南自贸试验区也出台专项政策,提出拓展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出口渠道;探索工业大麻等植物提取物及其衍生产品通关、出口;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电力合作交易平台,推进中越、中老、中缅、中老泰、中缅孟电力联网等重大跨境电力通道建设。
 
山东省也公布落实RCEP的先期行动方案,明确打造山东半岛港口群集装箱国际枢纽;提升青岛港国际国内中转功能,扩大自日韩海上转口、过境运输等。
 
江苏、天津、山西等省市今年以来都加强了相关政策解读,对标RCEP规则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并出台更多符合当地发展特色的专项举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RCEP除了701条约束性义务,还有一些鼓励性义务,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提高RCEP的利用效率。
 
整体而言,RCEP生效后,我国近30%出口可以实现零关税的待遇,涵盖中国1.4万亿美元的贸易额。商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RCEP生效后,到2035年,RCEP将使中国实际GDP、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较基准情形累计增长0.35%、7.59%和10.55%,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将分别达到3154亿美元和3068亿美元,经济福利将累计增加996亿美元。
点评
 
从行业层面,RCEP将对我国跨境电商、轻工机械等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可利用RCEP关税优惠扩大高品质的纺织品和服装、家电、家具、玩具等产品对日韩、东盟等成员的出口。同时,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东盟国家投资,并利用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扩大皮革箱包、鞋靴、纺织等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对东盟国家出口,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轻工纺织产品国际竞争力。RCEP简化通关流程,也将提高清关效率,显著缩短物流时间,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能源
 
累计产量19亿吨,增速下降!双碳目标“挤压”高耗能产业:水泥量价“牛转熊”
 
进入11月,水泥行业的传统旺季并没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全国各地水泥价格出现明显回落。
 
招商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中下旬至今,水泥价格从高位回落。截至目前,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较10月高点下调4.3%,其中中南、东北地区价格变动最大,分别下调8.2%和7.8%,部分地区袋装水泥价格累计降幅达到150元/吨。
 
“目前水泥价格回落属于合理范围,随着煤价下调,水泥价格适当回落也属正常。”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期暴涨的煤炭价格在政府管控下大幅回落,传导到下游市场,高水泥价格失去部分成本支撑;此外,房地产新开工和销售走低,也导致水泥需求骤降。
 
据一家水泥企业销售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下旬,不断好转的下游需求,为水泥带来一波火爆行情,5月中旬水泥价格冲高到接近500元/吨。随后受洪水、疫情等因素冲击,水泥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进入8月之后,在煤炭价格暴涨、限电限产的推动下,水泥价格短时间内迅速摸高,10月初已经超过2019年底和2020年初的历史高位。
 
不过,短期供给端扰动带来的价格高位,并没有得到需求端的强力支撑。数据显示,全国新开工面积连续4个月负增长,10月份新房销售遇冷,开发商进一步放慢新开工步伐,需求端普遍偏软。
 
另外,孔祥忠认为,有一些在建工程在前期原材料涨价后处于停工状态,“去年做的标书和合同执行起来有一些困难,早期的资金储备和预算需要重新调整。”
 
受种种因素影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9.73亿吨,同比增长2.1%,增速较1月份至9月份下降3.2个百分点;10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2.01亿吨,同比下降17.1%,环比下降1.8%,剔除2020年四季度高基数影响,与2019年、2018年相比也分别回落8%至9%。一些市场人士也对记者坦言,在传统旺季的“金九银十”,单月水泥产量同比出现超过两位数下滑,确实超过了预期。
 
招商证券分析师魏芸认为,11月北方进入冬季限产,西北、东北、华北各省区熟料线陆续开始错峰生产。为减少煤耗、电耗,以及缓解供应压力,华东、西南、中南多数省份水泥企业也陆续进行停窑减产。考虑到目前水泥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且煤炭价格下行带来水泥价格回落空间,未来一个月水泥价格预计仍将继续回落。
 
不过,孔祥忠表示,随着国务院表示将加快今年专项债剩余额度发行,短时间内资金层面的问题将得到好转,为水泥市场需求提供支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今年地方债合计发行6.75万亿,创出历史新高。考虑到尚有数千亿新增专项债额度未发行,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将超过7万亿。
 
市场上还有更谨慎的声音认为,尽管年底将迎来专项债发行高峰,但短时间内资金层面改善难以完全转化到开工层面并传导到水泥行业。天风证券分析师鲍荣富提醒,考虑到专项债发行到形成基建投资之间存在1-2个季度的滞后,预计明年上半年对基建的拉动效应有望显现。而且当前地产需求或已基本触底,政策端已出现边际放松,明年上半年有望看到拿地、新开工等数据出现向上拐点。
点评
 
除了需求端改善的预期,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历史同期,目前水泥价格仍处在前期被成本推至的高位。目前来看,价格对水泥行业发展不是影响最大的因素,节能降碳减排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未来行业关注点将聚焦于“双控”“双碳”。作为高耗能行业,后续水泥行业也将启动碳配额,碳配额决定了企业有多大的生产空间和盈利空间。碳排放做得好,意味着利润增长空间可以打满,发展空间更大。
 
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或“二连跌”成年内第5次下调
 
近期的国际油价呈现出高速“俯冲”之势。12月1日前4个交易日的累计跌幅均超过14%。徽商期货工业品部负责人张小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与南非新发现的变异毒株所引发的市场恐慌、多国联合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及美联储由鸽转鹰均有较强相关性。从短期看,国际油价的波动将加剧。而就国内市场,预计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存在宽幅下调预期。
 
11月26日,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纽约原油期货双双跌破80美元/桶关口,截至12月1日16时,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纽约原油期货报价分别为71.93美元/桶、68.34美元/桶,较其10月25日创下的年内高点分别下跌约17%、20%。
 
领秀财经首席分析师刘思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从需求端看,由奥密克戎导致的恐慌情绪,引发了市场对多国实施出行限制措施以对抗疫情的担忧,进而对石油的需求构成一定威胁;供给端,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合释放原油储备,原油供应的增加无疑将使国际油价承压。而从技术面看,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仍会处于弱势。
 
除上述因素外,中衍期货有限公司投资咨询部研究员史文华表示,随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可以考虑提前几个月结束缩减购债计划”“将在未来的会议上讨论加快缩减购债速度”等,其鹰派表态显然引发了市场对货币紧缩的担忧,进而使得包括贵金属、原油等相关品种价格承压。
 
事实上,除去疫情的影响,本周国际原油市场本就处于重大事件的“关键周”,即本周一伊核谈判重启,若伊核协议可以达成,伊朗产量有望上升150万桶/日,加大原油产量供应。周四,OPEC+将举行部长级会议。
 
“市场颇为关注此次会议上,产油国是否会延缓增产以支撑油价。”长江期货能化产业研究员汪浩铮对记者表示,此前市场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今年冬季需求是否会超预期,从而使得已经降至低位的原油库存进一步下降。但据EIA短期能源报告显示,全球原油市场将于明年一季度由供应短缺转为供应过剩。整体上看,虽然部分原油消费国释放战略储备将缓解短期供应不足局面,但造成国际原油市场大幅调整的根本原因仍是疫情。考虑到对奥密克戎的研究需要两周左右时间,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将进入阶段性震荡行情。
 
数据显示,尽管11月份以来尤其是最近几个交易日,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明显回落,但相较于年初,二者的上涨幅度均达40%以上。
 
对此,北京福盛德咨询宏观经济研究员冯默涵认为,这背后反映的是国际原油供需矛盾的逆转。整体上看,目前除了要关注疫情发展对原油需求的冲击外,OPEC+会议和伊核谈判进展显然将实质性影响目前国际原油的供需格局。
点评
 
近期国际油价的宽幅震荡,使得国内测算的原油变化率始终处于负值并不断加深。目前距离国内调价窗口仅剩一个工作日,可以说,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已是定局。而展望后市,预计国际油价延续宽幅震荡走势的可能性较大。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无疑会影响成品油的原料成本。整体上看,目前全球原油需求端已经呈现疲态,而当下国内汽柴油裂解价差仍在高位,不过随着需求转弱,预计国内汽柴油裂解价差将现高位见顶回调。
 
消费
 
五粮液调价背后是价格与价值的博弈
 
五粮液即将调整第八代五粮液产品价格的消息,成为近日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业界认为,这一方面意味着2021年的白酒涨价潮已轮动到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五粮液提价之后是否会带动新一轮知名白酒的涨价也值得关注。
 
事实上,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在多家知名白酒企业接连释放停货消息之时,便有观点表示,根据以往“停货即涨价”的经验,新一轮白酒价格调涨或许会在2022年春节消费旺季前开始。
 
关于五粮液此次价格调整的传言,并未具体到出厂价还是零售价,有媒体称,第八代五粮液出厂价将执行889元基础量价格不变,增量价格(包括团购)调整到1089元,以实现高质量的按计划向市场投放产品,但此消息并未得到五粮液方面的证实。记者询问接近五粮液的相关人士时,对方也仅表示目前官方还未发布消息。
 
之所以市场如此关注五粮液涨价消息的真实性,与五粮液在中国白酒市场的龙头地位有关。这意味着在一众区域名酒企业频繁释放价格调整信息后,行业龙头也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加入到涨价“大军”当中。
 
白酒企业近几年每年都有释放价格调整的消息。并且这种调整往往先伴随着停货、控量等一系列操作,进入2021年后也同样如此。
 
以2021年10月之后的多起停货消息为例,首先是衡水老白干公司下属子公司衡水老白干营销有限公司根据市场情况暂停了部分高端酒的发货;紧接着江苏双沟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发布通知,停止接收市场申报头排苏酒提货计划,暂停头排苏酒订单开票;然后是四川沱牌舍得营销有限公司于10月15日发布通知,自10月16日起,停止接收智慧舍得销售订单;五粮液旗下的五粮浓香公司,也通知从10月1日起停止接收尖庄“大光”订单。
 
这些停货动作被业界理解为,企业为了在2022年春节旺季来临前,完成产品价格体系的调整。
 
据了解,除了已传出涨价传言的五粮液,目前剑南春也有涨价消息传出,更有媒体报道称水晶剑南春开票价每瓶将上调20元,剑南春已经释放2022年调价幅度。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机构对白酒行业的乐观态度,也进一步抬升了白酒企业对自身产品的价格预期。东亚前海证券在11月28日发布的周报中分析,货币宽松预期之下,中高端白酒成为主要受益标的。该机构更指出中高端白酒有渠道更为健全、品牌力更强、抗通胀能力更强等优势。
 
在白酒高端化、集中化趋势下,区域名酒企业需要在行业大洗牌到来前迅速站稳脚跟,尤其是在高端市场赢得话语权。
 
但有分析也指出,不同企业的涨价逻辑不能一概而论。以五粮液为例,其较为深厚的品牌壁垒,意味着其调整产品价格的考量不再需要考虑站位问题。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指出,五粮液作为高端名酒代表,它的品牌价值战略高端化,需要价格不断升级;同时五粮液涨价,是五粮液稀缺产能在市场层面的一种竞争表现。
点评
 
五粮液与区域名酒之间的涨价逻辑,需要注意的是,终端零售价只是白酒产品价格体系中的一环,尽管类似价格倒挂的现象普遍存在,但白酒产品的价格是否真正存在虚高?还需要考量不同渠道、不同地区的实际销售情况,以及产品在消费端的品牌影响力。有观点也指出,提价行为本身也并非对区域促销优惠行为的排斥,酒企提价或许有刺激动销的考量,也有成本因素。五粮液的品牌价值在名酒时代已经得到了彰显,毕竟它是对标茅台,品牌价值的提升也要求相应的产品价格有所上升。那么,涨价就是必然结果。在茅台不能轻易提价的背景下,五粮液有望通过提价掌握头部酒企的主动权,五粮液需要通过提价,缩短与茅台的差距。
 
金融
 
监管制度不断健全,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有望近期出台
 
中国银保监会12月2日消息,从2021年评估结果看,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水平总体稳定并呈现向好变化。银保监会加快弥补制度短板,持续完善统一协调的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制度体系。《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已完成规章制定的前期工作,有望近期出台。
 
银保监会近两年来扎实推进《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落地实施,着力加强制度规制建设,持续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质效稳步提升。
 
一是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持续推进。在监管推动下,国有银行保险机构普遍在章程中明确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通过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和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党委前置研究的制度安排,将党的领导融入到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之中,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二是公司治理监管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聚焦突出问题,加快弥补制度短板,持续完善统一协调的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制度体系。《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已完成规章制定的前期工作,有望近期出台。
 
三是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全面实施。构建起覆盖全部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监管综合评估体系,连续两年予以实施。从2021年评估结果看,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水平总体稳定并呈现向好变化。被评为D级(较弱)及以下的机构占比下降0.77个百分点,其中被评为E级(差)的机构138家,较2020年减少44家,占比下降2.73个百分点。
 
四是股权和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趋于收敛。持续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资本造假、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突出问题,形成有效震慑。经过两年专项整治,共清退违法违规股东2600多个,处罚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合计1.4亿元,处罚责任人395人。
 
五是公司治理监管的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建立起公司治理评估、股权监管和关联交易监管三个信息系统。公司治理评估信息系统具有对评估工作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的功能。股权监管信息系统支持在线开展股权事中事后监管。关联交易监管系统支持开展银行保险机构关联方和关联交易部分监管指标的监测和分析。目前,银保监会正在推进公司治理监管信息系统整合,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六是公司治理监管监督的合力显著增强。加强监管部门与纪检监察、公安、司法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协作,依法惩处银行保险机构的违法违规股东以及董事、高管人员,切实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落实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市场中介机构对银行保险机构的监督作用。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规范大股东行为及关联交易、优化董事会结构和运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不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新成效。
点评
 
当前,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改革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部分公司治理的典型问题如大股东操纵、内部人控制在一些机构依然存在,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此次改革有利于规范大股东行为及关联交易、优化董事会结构和运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不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新成效。
 
 
来源:新华网、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上海证券报、红星新闻、证券时报、中证报、证券日报、新浪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