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趋势 | 10万亿市场规模、2.6亿用户,住房租赁行业迎来“黄金十年”!利好政策引导下,回归“住”房本质

作者: 日期:2021-11-18 浏览次数:0
近年来,我国传统的“重购轻租”市场格局正发生改变。同时随着人口流动带来的长租房需求增长,租客、业主的居住理念迭代,预计在2030年中国租房人口将达到2 6亿,住房租赁市场规模将近10万亿元,将迎来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这些重要趋势和发现来自近期由新华网与自如研究院共同编纂的《2021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下称《蓝皮书》)。面向如此利好,如何承接起广大市场需求,成为行业各方面临的核心课题,也是机构化长租房发展的关键。
 
利好政策频出,城市年轻人住房问题明显改善
 
一座城市有没有活力,关键要看能不能留得下年轻人。大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和更全的医疗,自然会吸引大量的人群向大城市聚集,以寻求更好的发展。这就产生了更多的住房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住房问题。面对价格高、压力大的现实状况,如何打造一个人人住有所居,规范发展的长租房市场,就成了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下,住房租赁作为历史进程上的重要一环,正向“加快培育”的定位转变。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明确提出“长租房”概念,取代了原有的长租公寓的提法,并表示要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
 
在今年三月份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通过增加租赁用地供给、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的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缓解城市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
 
此外,“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表示,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有力有序扩大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
 
显然这一系列高频次、高规格的政策导向,意味着住房租赁市场的宏伟蓝图已被清晰地描绘出来,住房的民生属性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更要求住房租赁企业要在已有的市场基础和管理经验上,进一步以强化精细化运营、拓展业务模式,让“房”能遵循长期“住”的本质。
 
在这样的要求下,租房体验得到了全面改善。《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报告显示,2021 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城市长租房租金同比、环比涨跌幅度均较为平稳,其中杭州、天津等部分城市租金环比小幅下降。同时,机构化长租房的租金价格呈现稳定态势,即便在租客租房需求上涨的月份,也未出现波动。对租客群体而言,机构化长租房更具性价比。
 
同时,在服务方面,专业长租机构还为用户提供租住期间保洁、维修、网络、客服、租务办理等全周期生活配套服务。据自如数据,其围绕保洁、搬家、维修开发了170 种生活服务产品,每年累计服务约150 万用户、月均服务工单100 万单,约99%用户给出好评,生活服务板块年度GMV 已突破10 亿元。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发展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手段。其标准化的租户服务、稳定的租赁关系,将改善租客的租房体验,为租客带来放心、安心的居住体验。
 
政策鼓励发展“长租”,强调房屋“住”的本质
 
在传统住房租赁市场中,主要以个人房东为主的租赁房源,普遍存在配套陈旧、品质差、服务少等问题。而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升,2011年前后,住房租赁企业逐渐出现,瞄准租赁市场短板和租赁住房刚需推出了“长租公寓”,开启了由“机构化”逐渐替代“个人化”的行业发展进程。
 
2015年起,资本入局使“长租公寓”企业井喷式增长,资本热潮下的开发商们集体“抢滩”,盲目、快速、过度扩张引起的风险事件频发。直到2019年住建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意见》,2020年《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及各地的监管和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对行业进行了有效管理,明确了企业要在规范中发展,使行业在净化后步入稳定的精耕期。
 
尤其是2021年“全国两会”指出“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完善长租房政策”,更看出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机构化长租房将有更大空间,也促使“长租”更加强调“房”的居住功能,遵循长期“住”的生活本质。
 
机构化长租房作为市场的连接纽带,受到租客青睐的同时,也成为更多业主的选择。《蓝皮书》调研发现,当前业主群体正趋于年轻化,自如近两年的新晋业主中,“80后”占比已达32%。
 
对于这部分业主,他们普遍有过租房经历,对市场发展初级阶段时信息不透明、品质错配、租房难等痛点更有感触,因此也更加理解“好房才好租”的理念,倾向选择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进行出租托管。
 
一方面,住房租赁企业能提升出租效率。调研显示,2021年全国重点城市的房屋平均出租周期为45天。以北京市场两居室为例,“业主直租”约70天,中介出租约43天,自如等住房租赁企业约15天。
 
 
而当房屋经整体改造得到品质提升时,市场竞争力和出租效率也会提高。以自如整租产品为例,配备智能家居的4.0风格房源平均出租周期约21天,而智能家居覆盖度、居住风格美观度再度提升的“心舍”房源则为4.7天。
 
另一方面,更好的出租效果,也带来了更强的托管认同。《蓝皮书》调研显示,2016-2020年间,业主平均托管时长约4年,但寻求5年以上托管的业主比例有所提高,从2016年的33%提升至2019年的52%。即便在2020年行业受疫情影响,这一比例仍与疫情之前持平。
 
 
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认为,对于住房租赁市场来说,未来租客群体的数量规模将会呈指数式上升,对居住空间的优良品质要求也会更加关注,同时业主群体对机构化长租房认同感增强,将助力盘活和扩大租赁住房供给。这意味着市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相关住房租赁企业仍需不断强化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能力,提供更加完善的租住生活条件。
 
长租行业迎来黄金十年
 
一方面是政策引导与扶持更加细化,另一方面是租客对于长租生活模式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住房租赁市场即将迎来规模的爆发期。
 
根据《蓝皮书》的调研预测,基于我国城镇化率平均2%的增速,2030年住房租赁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
 
但在此进程中,仍会有不少难点,需各方合力共同破局。尤其是机构化长租房占比率亟待提高。调研发现,当前我国机构化长租房占比不足5%,而德国达到了22%、美国则是30%,日本最高达到80%。对比之下,我国的机构长租房市场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
 
通过专业化的长租机构,加速建立更为成熟的住房租赁托管及服务体系,不仅覆盖区域大、系统服务齐全,同时能维稳租金波动,保持在租客群体合理且可接受的范围。
 
痛点之外,我国的住房租赁领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产品丰富程度、生活服务配套、科技与数字化能力、生活社区建设情况、租房居住体验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在数字化赋能方面,我国的机构长租房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找房、选房、看房、签约”这一流程,对比中、美、日三国的数字化水平。目前美国租房人群主要通过中介网站、论坛、报纸、社区广告等渠道获取房源信息,日本则主要通过线下中介门店咨询带看方式,而在中国,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主流的住房租赁企业基本已实现APP移动找房、VR 看房、通勤找房、地图找房等智慧找房方式。
 
甚至连租房合同也逐步“无纸化”,实现APP 线上完成,改善了信息不透明的痛点,让出租更加安全、便捷,也对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综合国内外租赁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秦虹认为未来10年内,通过培育样板机构,打造中国特色的城市居住租赁模型,在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同时,提高机构化长租房占比,尤其在一线重点城市到15%以上,对承接租赁需求,推动行业长效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也认为,在“十四五”期间,要“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是一项城市建设领域的系统性民生工程,要培育一批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使长租房与政策性租赁住房形成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让广大的租房群体从“住有所居”迈向“品质居住”。
 
《蓝皮书》也直言,在面对未来10年的发展机遇中,住房租赁企业要秉持“长期事业”发展心态,坚持“品质先行”根本基础,以“分散式”与“集中式”并行发展的策略进行差异化布局,来满足不同的租房需求和职住平衡。
 
规模与品质并重,“增益租”成行业模式样本
 
政策的针对性指导、供给方式的改变勾勒出行业未来蓝图,但此过程中,相关企业主体也面临挑战。一是规模与品质的双向提升,二是租赁模式的变革。
 
在业内看来,未来住房租赁企业对于规模提升,要跨过业务城市房源持有量10万间的发展门槛,才有可能使经营毛利由负转正,保持稳健经营情况。同时,企业要坚持“长期事业”发展观,坚持“品质先行”的根本基础。自如管理团队对行业未来认为,规模提升带来管理半径扩大,不仅要依靠强大的管理系统,还要有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组织文化,必须重视前期投入,而无论是10万间还是100万间,“品质关”都是住房租赁企业跨过且长期坚守的第一关。
 
在租赁模式变革方面,过去一段时期里,住房租赁企业推动行业由C2C向C2B2C转变,而面向未来,则更强调企业与个人的“价值共创”。2021年,自如创新求变推出的“增益租”模式即是如此,从单纯的委托出租转向长远稳健的伙伴关系。该模式下,“收出价格透明、保底收益、收益分成”的创新机制,不仅是吸引业主将存量房源投入市场的亮点,也是保障业主基本利益、降低风险的关键。而自如对于供应链十几年的打磨,让装修成本相对更低的同时,保障居住品质,使租客享有更具性价比的居住产品。
 
总结来看,住房租赁行业是个“年轻”的行业,也是个快速变革的行业,面对未来近10万亿的市场规模,机遇与挑战并存。业内专家认为,在政策指导下,机构化长租房占比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头部”企业经验应对行业赋能,从而带动“中长尾部”发展,形成各方共创共助的市场格局,而相关企业更应秉持长远发展定力,以审慎态度强化精细化运营,让“长租”始终遵循“住”的本质。
 
来源:新华网、北京青年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新浪财经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