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均调控50次!上半年银行业大额罚单密集落地,涉房贷款违规成“重灾区”, 楼市降温信号进一步显现

作者:商学院 日期:2021-08-17 浏览次数:0
今年上半年,又有多家银行收千万元级监管罚单,更有5家银行合计被罚金额过亿。“罚 得严、罚得勤”成为今年银行业监管的主旋律。 7月30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上半年共处罚机构1420家次,累计罚没11 55亿元,处罚责任人2149人次。 从机构类型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都有涉及。而从处罚事由角度看,近年来涉房地产业务贷款违规问题成为银行违规“重灾区”,理财业务、影子银行业务、反洗钱等亦始终是监管关注的焦点。
今年上半年,又有多家银行收千万元级监管罚单,更有5家银行合计被罚金额过亿。“罚 得严、罚得勤”成为今年银行业监管的主旋律。
 
7月30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上半年共处罚机构1420家次,累计罚没11.55亿元,处罚责任人2149人次。
从机构类型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都有涉及。而从处罚事由角度看,近年来涉房地产业务贷款违规问题成为银行违规“重灾区”,理财业务、影子银行业务、反洗钱等亦始终是监管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监管部门大力查处房地产领域的违规贷款行为。涉及房地产业务贷款违规的问题始终是监管关注的焦点。《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今年上半年,在银保监会开出的单笔超过千万元的罚单中,华夏银行、渤海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位列前五。相比去年,今年的处罚力度更大,大罚单频现。从处罚案由看,被罚机构违法违规事实主要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同业投资、理财资金等违规投向地价款或“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等。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银保监会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按公布日期),截至8月15日,8月份以来,银保监会机关公布罚单1张,银保监局本局公布罚单75张,银保监分局本级公布罚单102张,合计178张。从处罚案由来看,违规放贷是监管处罚的重点,其中不少与违规涉房贷款相关,罚单金额不乏百万元级别。
 
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突出特征。下半年,房地产调控将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
 
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金融需要明确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恰如其分地发挥应有作用。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特别是要全面贯彻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和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要求,抑制房地产企业盲目扩张,降低对金融杠杆的过度依赖,防止银行保险资金绕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对于房地产企业,加大审查力度,不向资质不合格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不为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的项目提供通道或信用担保。对于个人用户,发放的经营贷款、消费贷款需要客户提供用途证明,严防通过消费贷款、经营贷款、信用卡透支等方式将资金转移至房地产市场,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今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门槛”、花式“锤”法,将多个城市的楼市调控政策一次又一次地送上热搜。无论是来自高层的多次聚焦,还是各地在整顿中介、建立二手房指导价、优化土地竞拍规则、围堵离婚买房等方面的查缺补漏,均预示着楼市调控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明显不一样了。”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如果说此前的楼市调控政策大部分是老调重弹,那么,近期的楼市调控无疑开始“动真格”,一些调控漏洞被打上了“补丁”。
 
2021年以来楼市月均调控50次,调控“工具箱”不断丰富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恢复,特别是融资条件改善,部分地区的房价上涨比较明显。对此,相关部门加强了楼市调节,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体趋稳,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2021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累计调控超过320次,其中中央各部门的调控政策达46次,2020年同期只有30次左右。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延续回落态势。从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来看,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1月份至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两年平均增长7%,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两年平均增长8%,回落0.2个百分点。
 
从投资数据来看,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为12.7%。该指标呈现持续收窄、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从内容上看,调控“工具箱”不断丰富,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包括房地产开发质量、二手房虚假广告、信贷挪用等过去多年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部委发声,多地相继发布楼市调控新政。从近期出台的地方调控政策看,规则愈发具体化,并呈现出靶向施治、动态调节的特点。即若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则将及时追加,这使得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趋于高频化。例如,7月23日,上海市发布《关于加强住房赠与管理的通知》,杭州市发布《关于开展房地产地名使用专项检查的通知》,绍兴市发布《关于加强二手住房市场监管的通知》;7月26日,无锡市发布《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从调控政策来看,除了持续优化购房资格外,在今年不断创新的楼市调控新举措中,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机制有望成为楼市调控的风向标。
 
 “北上广徐”二手房价领涨,深圳跌出前十
8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以及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月度报告,70个城市中16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3城市持平、51个城市上涨,从历史情况来看上涨城市个数明显减少,二手房市场降温更为明显。


从数据来看,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涨幅均总体回落。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4895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持续收窄。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0%和10.0%,涨幅较6月份分别回落0.1和0.5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7%,涨幅较6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5%,涨幅与6月份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3%和2.3%,涨幅较6月份分别回落0.4和0.3个百分点。
 
环比来看,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较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环比分别上涨0.8%、0.4%和0.2%,涨幅较6月份分别回落0.1、0.1和0.8个百分点;深圳环比上涨0.5%,涨幅与6月份相同。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较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较6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6月份的上涨转为下降0.1%。


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二手房市场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二手房市场占据了一线城市市场成交量的80%以上,相比新建住宅的价格管控,二手房房价管控是过去的市场空白点,今年从深圳等城市开始,二手房市场重启定价管控。近期已经有超过9个城市针对自媒体、中介、二手房业主开启了新一轮定价管控。
 
2021年初,由深圳率先针对二手房施行价格调控,全国楼市调控政策深入至二手房市场,目前楼市调控效果显现,二手房市场出现降温趋势。除广州二手房环比涨幅与6月持平外,其余城市本月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相比6月收窄,深圳二手房价格也已连续3个月环比下跌。深圳调控效果正在不断体现,预计后续一线城市降温将是个大概率事件。近期被约谈的城市中三四线城市亦有覆盖,房产调控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市场降温的步伐也会加快。
 
中国楼市降温信号进一步显现,房价“拐点”隐现?


二手房价格的环比数据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收窄,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全部收窄,还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7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双同比下降,同样也是今年首次出现。这种情况表明,经过调控政策持续不断的施压,房地产市场的量价走势均在趋于温和。一些机构认为,这可能成为今年楼市的重要转折点。由于楼市调控政策已在土地、金融等供给端全面发力,调控范围也延伸至二手房、租赁、城市更新、物业管理等全部链条。
 
实际上,7月的“量跌价稳”,也是上半年以来各项楼市调控政策作用叠加的效果。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今年1-7月,各级监管部门共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352次,平均每天就有超过一项调控政策出台。这些政策的力度和范围都属空前。在调控手段上,监管层借助限购、限贷等措施对需求端进行抑制的同时,加大了土地、金融等供给侧的改革;在调控范围上,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域,逐渐延伸到二手房、租赁、城市更新,乃至物业管理等各个链条。
 
根据官方数据,除量和价的变化外,多项房地产指标出现下行。7月单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2716亿元,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今年1-7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年内首次转负,单月新开工面积同比连续4个月下降;同期,房企拿地面积和土地款成交金额双双下降。今年前7月,到位资金118970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连续5个月下降。其中,与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两项指标的增速分别下降48%、33%,说明信贷收紧的效果显著。
 
7月通常是经济政策的半年度总结和调整节点,房地产政策也往往在此时迎来强化或调整。
今年7月,出自监管层的楼市政策表态空前频繁。7月13日,住建部、发改委等八部委出台《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对房地产市场秩序进行全面整治;7月22日,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强调“房住不炒”“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再度强调“房住不炒”“三稳”。
 
这些表态强化了政策的基本面。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调控政策目标不变,力度也不会出现松绑。今年三季度,市场大概率会延续降温的过程,交易量可能继续下挫。预计下半年,市场热度有望进一步回落,房价也难以维持明显上涨。
 
房价回落能否成趋势 未来几个月很关键

预计在密集的调控压力下,三季度房价上涨的压力明显趋缓。更重要的是,22个集中供地的城市土地政策面临调整和完善,不只在单一限地价上做文章,还应强调更细致深化的房地联动调控机制,进一步提升对房价长期稳定的预期未来楼市调控有三个主导方向,一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其中稳房价和稳地价是两个重点,将通过集中供地、集中上市、严控新房价格等多种方式来落实;二是强化居住保障市场,将从租赁的支持性政策以及共有产权房等多个维度来推进;三是严控房地产金融,针对房企的“三道红线”和针对房贷的“两道红线”将共筑楼市调控信贷防火墙。
 
“组合拳”越打越完善、“工具箱”越来越丰富,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显著降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恢复,特别是融资条件改善,部分地区的房价上涨比较明显。对此,相关部门加强了楼市调节,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体趋稳。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延续回落态势。从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来看,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1月份至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两年平均增长7%,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两年平均增长8%,回落0.2个百分点。
 
从投资数据来看,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为12.7%。该指标呈现持续收窄、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速。预计在密集的调控压力下,三季度房价上涨的压力明显趋缓。更重要的是,22个集中供地的城市土地政策面临调整和完善,不只在单一限地价上做文章,还应强调更细致深化的房地联动调控机制,进一步提升对房价长期稳定的预期。
 
整体来看,在调控更加精细化、针对性以及金融端不断收紧下,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新房、二手房市场热度均有所下滑,预计接下来可能将有更多的城市跟进调控,房价涨幅将更加趋于平稳。一方面,“房住不炒”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定力下,现有政策的调控效果将持续释放,出现市场波动的城市将快速通过新的调控手段进行平抑。另一方面,年内第二、三批集中供地的定价及竞价规则将进一步优化,利于平稳市场预期。此外下半年的新房市场供应季节性增加,重点城市供不应求矛盾缓解,也利于房价平稳。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疫情后的高峰,逐渐开始‘退烧’,从市场走势看,2021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渐平稳。
 
来源:财经网、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新闻网、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日报、中国经济周刊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