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三伏天“入冬”:《长津湖》撤档,2021暑期过半,票房仅2019年一多半,降幅达44%

作者:李玉洋 李立 日期:2021-08-09 浏览次数:0
“短期看,暑期档下半场的希望只能寄托在《怒火·重案》身上……”
每年的暑期档(7~8月),春节档、国庆档是全年最大的三个院线档期,也是业界的必争之地。
 
2021年暑期档已经过半,但上半场(通常指7月份)的表现却不怎么优秀。灯塔数据显示,2021年暑期档上半场国内票房收入仅为32.26亿元(剔除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2020年),这一数据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25.3亿元,降幅达44%。
 
再把时间往前推,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大制作的新片纷纷推迟上映,与此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如《阿凡达》《指环王》《情书》《天堂电影院》等经典影片大规模重映成为“救市”的手段之一。老片大量重映,暑期档上半场票房不佳,是否与新的大片供应不足有关?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暑期档并不缺电影,7月共有超45部电影上映,去掉重映影片也有30多部,“进口分账大片的缺位以及现象级国产影片的缺失,导致今年暑期档上半场的表现不尽人意。”
 
然而,在8月5日,被寄予“救市”期望的《长津湖》因多地疫情反弹,为配合防控,该片出品方兼发行方博纳影业宣布延期上映,新的上映日期待定。这一消息无疑让暑期档雪上加霜。
 
 
 
爆款影片缺位
 
 
 
根据灯塔数据,2017~2019年暑期档上半场,国内票房收入分别为50.5亿元、69.64亿元、57.56亿元。
 
数据还显示,今年7月总出票数1.51亿张,对比2019年减少了7%;总场次2324.79万场,比2019年高出109%;平均票价36元,比2019年高出1.4%。
 
从数量上看,今年7月共上映49部电影,去掉重映影片也有38部,而2017年~2019年分别为40部、29部、33部。
 
在票价和排片场次均上涨且影片数量供应也不少的情况下,为什么今年7月票房收入反而减少了44%?
 
成都市和平电影院经理柏翮告诉记者:“国内电影都是周五上新,从去年复工到现在,除了刚复工的时候,还没有出现过周五没有新片上映的情况。因此,不存在影片供应不足这个说法,只是在目前的影片中没有出现非常卖座的爆款影片。”
 
柏翮进一步表示,按照往年的经验,暑期档是兵家必争之地,影片扎堆上,但今年一直没有出现爆款,“哪怕是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医生》,目前的累计票房约12亿元,但离真正的暑期档爆款还是有很大差距。”
 
在他看来,2017年7月上映的《战狼2》(累计票房56.94亿元)、2018年7月上映的《我不是药神》(累计票房31亿元)和2019年7月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计票房50.35亿元)都是现象级爆款影片的代表。
 
“今年暑期并不缺电影,7月共有40多部电影上映,数量上不少于2017年~2019年同期,但票房破10亿元的仅有《中国医生》一部作品。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公司受疫情影响,同时影片类型上没有百花齐放的优质内容。”电影制作人王家乐表示。
 
 
 
疫情使影片供应断档
 
 
 
暑期档往往是国产大片的舞台,进口分账大片常常会避开。但在2021年暑期,国产影片表现乏力的情况下,进口分账大片也同样缺席。
 
此外,虽然今年暑期档“国漫热”依然很热,包括《俑之城》《白蛇2:青蛇劫起》《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4》《冲出地球》《济公之降龙降世》等多部国漫作品陆续亮相,却落入票房黑洞。
 
“从类型来看,往年暑期档主力——动画青春片表现不及预期。动画方面,除《白蛇2》外,被给予厚望的《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4》《俑之城》票房收入都未达到亿元;青春片种子选手《燃野少年的天空》《二哥来了怎么办》不但票房不及预期,口碑也遭遇滑铁卢,两部电影豆瓣评分均为4.5。”王家乐说。
 
除了缺少爆款,柏翮认为受疫情影响,进口分账大片缺位也是今年暑期档票房不及预期的一个原因。对此,王家乐也认为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好莱坞电影纷纷选择线上发行,减少了对国内院线电影的供给。
 
虽然处于产业链末端,但从事电影制作的青年导演、新媒体交互艺术学者孙祺舜也认为整个行业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电影投资在减少,全世界都在向下走,“观众看电影的习惯已被疫情打断,看电影新鲜度和吸引力不及剧本杀、游戏”。
 
在王家乐看来,暑期档上半场不仅票房冷清,而且“二八现象”甚为凸显。“在7月上映的影片中,票房收入不足50万元的就有25部,占比高达52%;票房收入超过1亿元的只有6部,而超过5亿元的则仅有《中国医生》一部。”他还表示,有的院线电影的票房收入甚至不足5000元。
 
王家乐认为更深层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去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大片投拍断档,比如《长津湖》就受此影响停机近一年,于去年11月才重新开拍,而现在上映的大部分电影还是2019年遗留下来的;二是目前立项报备和成片报备审查的周期拉长,导致很多电影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宣发,比如即将在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被拖至今年6月才开机;三是电影投融资寒冬持续,很多大片难以筹措到足够的拍摄资金,受疫情和整体社会因素影响,小的创新公司难以为继,而个别大公司的资金也出现了问题。
 
 
 
下半程谁来救场?
 
 
 
《中国医生》并未带动暑期档的行情,王家乐对此感到遗憾,“从发行来看,因目前公映许可证申请周期过长,比如《中国医生》在上映前三四天才拿到公映许可证,发行团队根本没有时间开展工作,因此这部影片没有来得及点映就直接上映了”。
 
但是,就在暑期档进入最关键的下半场时,随着博纳影业宣布《长津湖》延期上映,让2021暑期档的前景再次蒙上了阴影。而《长津湖》在此前一直被业界给予厚望,视作暑期档下半场的“救命稻草”。
 
“短期看,暑期档下半场的希望只能寄托在《怒火·重案》身上。此外,动画影片《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青春片《五个扑水的少年》宣发工作比较到位,也有望取得好的票房表现,但具体还要看影片质量、疫情防控等方面。”王家乐说。
 
在他看来,下半年的院线市场情况总体并不乐观,根本上还是题材内容缺乏,加上近期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增多,观众都不愿意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影城等开放性娱乐场所区域性运营也会受到影响。
 
“期望国家政策激励各种题材的创新,政策方向决定了市场的导向,同时也呼吁所有影视从业者加大创新性,不要一窝蜂的扎堆儿,这样电影才能真正的百花齐放。”王家乐说。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