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南:碳市场已经来了,碳账户怎么建?

作者:李庚南 日期:2021-07-19 浏览次数:0
碳市场存在的目的,或与其他交易市场不同。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而是要通过碳交易形成溢出效应,来影响市场主体的排碳行为。碳市场的使命,就是要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发现碳排放权的价格、成本,以此对碳排放主体形成碳排放的约束和减排的激励。
“十年磨一剑”。2021年7月16日上午,口含“金钥匙”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万众瞩目中终于呱呱落地了。
 
自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在北京、上海、湖北等七地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至今,我国在碳交易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制约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制度短板也逐渐凸显,碳交易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还很突出。这些都有赖于一个统一、高效、规范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通过碳市场机制,有助于控制全社会碳排放总量,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奖励低排放企业,促进低碳投资。
 
但是,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显然不应是一个简单的整合过程。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应该是一个高效的、具有活力的碳交易市场。碳市场存在的目的,或与其他交易市场不同。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而是要通过碳交易形成溢出效应,来影响市场主体的排碳行为。碳市场的使命,就是要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发现碳排放权的价格、成本,以此对碳排放主体形成碳排放的约束和减排的激励。
 
要真正发挥碳交易市场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发展中的功能,就需要完善碳市场的价值发现、碳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至少有几个问题必须正视:
 
 
碳配额如何合理分配?
 
 
 
碳配额的分配是碳市场运行的关键,它关系到碳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并最终影响碳市场功能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碳排放配额的分配主要是靠行政手段。国家根据每年宏观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等情况对配额进行调整。碳市场配额分配的方法,主要按照以强度控制为基本思路的行业基准法,实行免费分配。配额的确定是由纳入碳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企业根据排放情况自行计算,得出应该获得的配额数量。应该说,全国碳交易市场所确定的配额分配机制,但仍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值得斟酌:
 
首先,碳交易市场准入规则或造成地区间碳配额的差异。目前,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电力、石化等八大高耗能行业的基本局限于工业领域,没有考虑农、林等行业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有失公允,也不利于发展碳汇。在碳交易品种方面,除了开展配额现货(SHEA)交易外,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指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实力自愿降低并经认证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碳期货产品更是鲜有涉及。这种格局显然直接关系到碳市场交易的活跃度及碳交易价格的合理性。
 
其次,采取碳配额无偿分配机制,不利于碳价的市场形成机制,也不利于在碳减排方面的正向激励。目前根据纳入碳交易市场的重点企业碳排放强度实行免费分配的做法,不利于形成对高碳企业的倒逼机制。边际减排效应看,碳排放强度大的企业无疑有机会获得更多碳减排额外收益。这对一向注重环境保护、碳排放强度低的企业显示公平,甚至可能形成对碳排放的负向激励。
 
第三,以碳排放行业基准值核定碳配额的做法,或不利于碳达峰与碳中和。现阶段,对于首批纳入碳交易市场的电力行业重点企业,采用行业基准法免费向电力企业发放配额,即由政府相关部门设定行业基准值(如每发一度电有多少碳配额),企业的实际供电量和供热量乘以基准值就是企业的配额。按照这一逻辑,只要企业碳排放的强度低于基准值,发电越多盈余配额越多。其合理性值得斟酌。如果仅考虑碳排放强度,不限制企业实际发电量,则势必出现企业虽然发电强度低于基准值但碳总排放在增加的情况,不利于“双碳”的总体推进。
 
因此,在碳配额分配方面,即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既要考虑高碳企业减排的效果,更要从绿色发展的高度考虑相关市场主体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既要算减碳的账,也要算碳汇。应逐渐改变碳配额无偿分配的做法,取而代之以拍卖方式,从而加大对碳减排的正向激励;在碳配额计算方面,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对企业减排的监测,保障配额分配基数的真实性。
 
 
 
碳配额交易价格如何确定?
 
 
 
有效的碳市场,就是要通过碳交易实现碳资产价值,从而发挥对碳减排的激励与约束,这就有赖于碳交易价格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对于主动积极减排的主体,是一种激励,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碳资产价格的高低;对于减排不积极、超排的主体,则是一种成本硬约束,这种约束力的强弱,也取决于碳资产价格的高低。
 
逻辑上,碳价格应包含环境成本。从目前最先启动的电力行业碳交易看,碳交易价格的参照系中当体现电力行业的环境成本。从宏观看,碳价格应反映整体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状况,体现经济增长与碳减排之间的权衡关系。换言之,碳价应体现经济增长、碳减排及绿色发展的平衡,保持适度性。碳价过高或过低都未必是好事。碳价过低,则不利于碳减排的正向激励;碳价过高,则会加重高碳企业负担过重,乃至影响整体经济增长。
 
从微观看,碳市场交易价格显然由市场碳配额的供需决定。碳配额分配过多、过松,排碳企业通过市场购买碳配额以满足减排要求的需求就弱,碳交易的价格就会很低;反之亦然。碳市场的供需除了受碳配额供给因素影响外,还收碳产品供给种类的影响,包括CCER,也包括碳期货产品。完善CCER认证机制,将有助于激发各市场主体主动减排的动力,增加碳市场交易产品供给,提升碳市场的活力。而发展碳排放权期货,通过提供连续、公开、透明、高效、权威的远期价格,不仅可从增强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高碳定价效率,还能为控排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碳市场的边界和容量。可以说,碳排放权期货是碳交易产品体系中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碳账户?
 
 
 
碳中和的逻辑,就是为平衡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关系:以增加碳排放,牺牲环境、恶化空气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同样,一味强调碳减排,以牺牲经济增长、消减人民福利的碳减排显然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至少还不是我们目前所需要、所能承受的。因此,我们需要平衡二者的关系,需要用发展的手段消化、吸收经济增长中的合理碳排放。
 
 
实际上,绿色发展的内涵远较碳中和宽泛,节能、节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所有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乃至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努力都属于绿色发展的范畴。而且,这些绿色行为之间又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比如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净化,推动再循环必要需要有相应的动力资源的投入,必然会同时增加碳排放。
 
那么,如何平衡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碳中和的关系?或者说,如何从定量的角度平衡好合理的碳排放量与对应的碳中和投入?就需要从绿色发展角度为市场主体建立碳账户,并通过碳排放权与碳交易来平衡碳账户收支。
 
这就需要我们去求绿色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仅仅关注碳排放一个指标。从全面绿色发展的角度,碳账户的建立显然不应局限于碳排放本身,而要兼顾生态修复、其他污染物排放、水资源清洁等其他绿色发展目标,还要兼顾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保持经济的必要、合理的增长,那么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是空的。因此,碳账户的建立,应是基于这些要素的平衡。
 
唯有按照这种平衡的框架建立碳账户,才能真正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才能真正体现碳配额分配的公平合理性。试想,如果一个企业在保护生态、水资源及减少其他污染物排放方面做得很差,但因为属于高碳的企业,其碳减排的边际效应显然大于其他企业,从碳配额中因此获益显然较其他企业大。这显然有失公平甚至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