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十年:应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原创 作者:杜丽娟 日期:2024-12-12 浏览次数:0
2024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自贸区)建设跨入第11个年头,站在新起点上,自由贸易试验区也迎来新任务。

近日发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蓝皮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2024)》指出,当前应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塑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新格局,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速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将节能减污控碳的标准落实到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具体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企业的生产原料要以生物质资源代替传统化石燃料,使用可降解原材料或应用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从源头遏制环境污染。

此外,还要优化生产流程,引入高效电机、智能电网节能减耗,同时对生产过程全程动态能源监测,采用先进技术对末端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符合环保标准,要应用可循环材料进行产品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带来的环境负荷。

第二,鼓励环保科技产业入驻,结合资源禀赋发展支柱产业。

对于重污染工业占比较高的片区来说,应重新规划其产业布局,更新入驻标准,以“腾笼换鸟”的方式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置换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节能环保和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其作为支柱产业带动自贸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建立绿色产业集群,以规模优势协同区域减排降碳。

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企业可以通过集群效应共享物流、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绿色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最大化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域内绿色可持续发展。
蓝皮书指出,过去10余年,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历经七次扩容达到22个,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实现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集成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自贸试验区的系统推进也符合市场规律改革举措,实现了“五个率先”。

一是率先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已经过7次修订,条目由190条压减到27条,实现了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准入大幅放宽。

二是率先建立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核心的贸易便利化模式。

三是率先以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代表推进服务业综合开放。

四是率先进行“证照分离”等政府管理改革。

五是率先探索自由贸易账户,金融开放创新稳步推进。

10余年来,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方面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站在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列,积极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贸易,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到18.4%和18.6%,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