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供应链创新

原创 作者:赵先德 日期:2024-04-19 浏览次数:0
在全球产业链体系深刻调整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出海新阶段,基于对现代数字科技与供应链创新能力的融合应用建立全球整合能力,变“被动应对式出海”为“主动全球化布局”。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先德认为:“具备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必须要能够融合数字化与供应链创新,摆脱低价内卷。要用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为了帮助企业提升供应链创新能力,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将研究领域设置为供应链的数字化、低碳化与全球化。在研究过程中与中欧校友合作,形成以上方向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 近日,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主办的,以“数字化供应链创新及全球化布局”为主题的中欧供应链创新论坛大湾区峰会在穗召开,本文根据赵先德教授在大会上的发言整理。
赵先德(中欧京东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席教授、中欧副教务长(深圳校区)、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供应链研究领域,我们从案例入手,来讨论供应链创新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01从供应链视角看新质生产力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上是实现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跃升。具体来说,一是三个要素各自的转型升级,二是各自之间的优化组合。

第一,从劳动者这个要素来说,新质生产力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劳动者,需要拥有新知识、新技能的科技人才、专业人才以及创新型应用人才。

第二,从劳动资料这个要素来说,就需要技术含量更高的劳动资料,比如数字化技术、智能仪器设备、AI这类技术,实际上都是劳动资料的一部分。

第三,从劳动对象这个要素来说,则需要拓宽其范围。既包括新兴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也包括传统产业的“延链、补链和强链”。很多产业需要补充供应链上某些关键环节的能力,供应链环节中的企业需要扩展自己的角色,最后才能成为链主,进而能够在更大范围之内将劳动者、劳动资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优化组合。

与新质生产力相对应的,是现代的供应链管理。它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

 

(素材来源:教授演讲PPT版权归教授所有,转发请需联系获授权)

从这个定义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研发、设计、采购、设计、销售、服务各个环节以及不同过程,都需要劳动者参与。要提高产业竞争力,就必须要有高知识、高技能的劳动者参与,就必须使用包括数据、AI等更先进的技术,在“更多环节、更多协同”的场景中去创造价值。

最后才能在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02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创新
供应链管理中强调最多的是客户需求导向,并且不只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还要整合其他公司的资源和能力。那么在这样一个现代供应链管理核心理念下,要提高新质生产力,对于供应链来说具体需要做什么?

一是通过供应链的知识、能力加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端到端的供应链数字化整合,最终使得供应链从了解客户需求到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配送、服务每个环节都做得更快、更准,并且提高质量。

二是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要吸引拥有产品专利、产品创新以及工艺流程创新能力的伙伴。专利要发挥作用,必须要通过多个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同,相互学习,才能够把这些技术应用在产品、工艺流程以及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供应链是通过选择好的合作伙伴,管理好供应链关系,并且通过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最后做出来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

三是不仅通过供应链生产产品,还要整合不同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把产品和服务组合起来,解决用户体验。供应链上生产的除了产品,还可能是一个服务的载体,是一个工具,通过整合不同公司生产的产品,形成一种服务包,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把不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起来解决客户问题。这需要在服务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上做文章。

四是要在不同的供应链环节上,通过创新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努力,使企业能够提供“产品+服务”的差异化解决方案,从而获得竞争力。

具备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必须要能够融合数字化与供应链创新,摆脱低价内卷。要用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03数字化供应链创新发展趋势
那么数字化供应链如何创新?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有几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利用数字化工具,要把不同环节,不同企业,不同部门做的不同的活动,包括需求洞察、研发设计、采购、生产、流通、销售、物流配送等等,通过数字化技术把不同主体所做的环节连接起来,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不同的环节。因此数据优化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具体来说,制造型企业第一关就是通过数字化系统数据的应用管理供应链流程。

以英飞凌为例。英飞凌的第一个核心能力就是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与相关管理体系,来整合协调上下游供应链。从生产制造角度来讲,第一个难度就在于可能每天都有十万个不同客户的订单,如何通过需求预测,通过获得客户的订单,把这些不同的需求综合起来,转化成生产运营能力的需求。

第二个难度在于它的全球30多个工厂,如何基于对这些工厂能力的分析和了解,每一天能够把十万个订单高效通过APS系统安排到每一个生产车间,这就需要评估供应商能力,确保客户订单的完成。这是数字化供应链端到端管理过程中第一个核心能力。

 
(素材来源:教授演讲PPT版权归教授所有,转发请需联系获授权)

再以SHEIN为例。SHEIN不仅通过电商实现线上销售,让消费者可以在家里就能买到他/她需要的产品,而且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把设计、生产、物流配送不同环节,通过数字化打通不同企业之间的流程,实现端到端整合全球范围内众多企业资源,以及供应链的不同环节。

SHEIN把设计研发之外的生产物流配送等其他活动都外包出去。在这样一个供应链背后,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数字化能力。SHEIN的数字智能中心,有上百人的分析团队,进行各种不同的数据分析,从而形成基于数据优化供应链的决策能力,以及优化流程的能力,也因此在它的供应链上,它的上新速度比Zara短得多,价格只是其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爆款率达到50%。正是这样的供应链能力使得SHEIN在疫情期间,实现了每年超过300%的增长。

第二个趋势是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之下,不仅进行产品创新,还要以顾客为中心,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形成解决方案。过去制造型企业先卖产品给你,为了让你更好地使用我的产品,售后再提供服务,也让你更愿意买我的产品。

但是过程中,有些客户可能并不愿意多付钱买服务。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进一步了解不同客户需求,努力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技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一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比别人更深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客户的痛点。

进而可以研究,除了产品之外,如何把合作伙伴的产品与服务组合起来用,最后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包,并且所提供的是不能被取代的。这个时候你向客户多收的钱,是他愿意支付的。所以,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供应商了解客户需求,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更好地整合伙伴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一个全套的方案,这时候企业就有定价权了。

爱康医疗是一家生产骨科假体产品的企业,很多产品是定制化的,事实上如果它只是卖产品,是很难赚钱的,因为定制化产品的生产成本本身是很高的。爱康医疗的方式是跟医院和医生合作,在诊断过程之中,基于病患数据,通过与医生讨论,为患者设计产品,再通过3D打印,生产出定制化产品。

另一方面与医生以及医院合作,通过提供手术机器人以及可视化智能辅助系统,最后使得其产品能够把定制化零部件安装到患者身体里。爱康医疗正是将这样一个供应链作为其盈利模式。

 
(素材来源:教授演讲PPT版权归教授所有,转发请需联系获授权)

最近这家企业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之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供应链上下游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创新,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并通过3D打印降低了设计成本,确保其产品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第三个趋势是在数字化支持下,实现更加低碳的供应链,包括绿色的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交付,并且卖出去的东西能够回收。这么长的供应链链条,没有数字化技术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

这个领域,最近我们通过走访校友企业,发现多个行业的校友企业都在这个领域做创新,而且通过创新获得新的市场机会。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比如维谛技术一方面通过提供的产品帮助客户减碳,同时又把方案开放给客户,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自己也练就了一身功夫。

第四个趋势是出海。

我们发现,很多外贸企业原来是通过传统外贸渠道对海外销售产品,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供应链很长。但现在通过B2B、B2C平台,能够更直接地把产品和服务卖到海外去。中欧很多校友在很多品类上都在做着全球生意,这是一个大趋势。

这个过程中,企业可能将生产外包,但要自己研发设计,并且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果市场需求很高,就可以增加工厂,或者整合其他工厂,或者并购工厂。

另一方面,这类业务除了线上还可以做线下。对于上游供应链,最简单的初始出口方式是在国内生产出口成品,但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在研究,是否要在国外设厂?要把供应链的哪些节点放在国内?哪些放在国外?国内国外如何结合联动起来?这就要求不仅要考虑生产制造采购的成本,还要考虑到距离的远近,并且要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更好地进行研发,更好地在客户当地生产产品,以便更好更快地满足其需求,从而让品牌更有影响力。我们发现万事利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创新尝试。

全球化供应链运营需要链主型的跨国企业在全球配置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资源,这方面联想、海尔做得都不错。而对于小企业来说,特别是还没有全球范围内产业链优化能力的企业,则可以和链主企业合作。

总之,出海是需要战略布局的,除了考虑典型的国际商务领域的因素之外,需要关注供应链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精准快速响应的能力,品牌形象价值,企业韧性以及风险和退出等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素材来源:教授演讲PPT版权归教授所有,转发请需联系获授权)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地建立供应链生态,往往需要在当地派驻员工,需要整合当地资源,派驻人员需要融入到当地文化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法律,最终实现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生产制造设计资源,进而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球需求。事实上,这是一个时间漫长的过程。  

应该说,新质生产力落实到企业层面,就是要帮助企业摆脱低价内卷,建立差异化的竞争力。通过更好的供应链管理,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实现绿色减碳。而数字化是供应链的根基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支持制造业的服务化,以及供应链的低碳化和全球化,如果这几方面如果做好了,企业就获得了全球竞争力。

同时,在出海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整合资源,来提高产业链新的竞争力。

链主型企业联想、海尔等,也可以团结链上的中小企业一起抱团出海。

 
(素材来源:教授演讲PPT版权归教授所有,转发请需联系获授权)

为了帮助企业这些方面的能力提高,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的研究领域设置为三个方向,包括供应链的数字化、低碳化、全球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与多个行业的中欧校友展开合作,形成以上三个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持续努力。

(注:本文PPT版权为赵先德教授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