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列!被马斯克“痛批”的这一赛道正加快发展!

作者: 日期:2024-03-22 浏览次数:0
日前,特斯拉CEO马斯克“炮轰”氢能源车为“一种非常糟糕且愚蠢的技术”的言论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早在2017年,马斯克就曾多次对特斯拉的投资者保证“燃料电池没有未来”。 但几乎同时,在轨道交通清洁化需求、政策支持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正吹响“氢能高速”的号角。
3月21日,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了运行试验,列车成功以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实现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当下,氢能源车是氢能产业发展最为重要、产业应用相对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博士、高级工程师马炜晨表示,业内普遍认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发展提速的关键期。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在轨道交通的应用兴起,氢能正成为轨道交通领域备受关注的技术“新秀”。

不同于传统列车依靠化石能源或从接触网获取电能驱动,这次成功达速运行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内置氢能动力系统,为车辆运行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源,试验数据显示,列车每公里实际运行平均能耗为5千瓦时,满足车辆设计的各项指标要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氢能市域交通具有清洁环保、运维简单、建设周期短、固定投资少等优势,具备高速度、大运量、快速乘降、安全智慧等特点。氢能源市域列车的成功研制,引领了市域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新方向,并带动氢能源相关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和创新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试验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氢能源技术研发应用中的重要里程碑,将进一步助推实现高端交通载运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我国交通载运装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展望未来,中车长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车长客将不断深化探索轨道交通车辆氢能技术,强化氢安全监测防护技术能力,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完善氢能轨道交通车辆应用配套基础设施,构建氢能轨道交通应用标准规范体系,持续推动氢能轨道交通车辆落地应用,为落实“双碳”战略、“交通强国”战略提供科技支撑、持续贡献中车长客力量。

带动产业链创新发展

氢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性能优势。

回溯2022年12月,中车长客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刚刚下线时的情景,许多人都记忆犹新。“其中最关键的还在于它承载了多项创新,展现出中车长客的实力。”一位装配产线上的亲历者表示。

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以“氢能+储能”关键核心技术,内置氢能动力系统,能为车辆运行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源,使列车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

同时,列车应用混合动力供能方案,采用中车长客自主开发的氢电混动能量管理策略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整车控制的深度集成,大幅提高了列车能量利用效率和供能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不仅如此,氢能市域交通还具有清洁环保、运维简单、建设周期短、固定投资少等优势,具备高速度、大运量、快速乘降、安全智慧等特点。研发人员表示,列车的这些特点,与市域交通“快速运行、快启快停、快速乘降、舒适度高”的需求完美契合,使之更适用一站直达零换乘等应用场景,未来可在助力实现都市圈内城轨、市域(郊)互联互通方面大有作为,带动氢能源相关产业链良性循环和创新发展。

利好政策正密集出台

针对氢能发展的鼓励,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附加了“前沿新兴”字眼,更加凸显了其在未来能源格局中的潜在特殊地位。

市场普遍认为,2024年,氢能产业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制氢、储氢、输氢、用氢等环节,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截至目前,氢能尚未实质性纳入我国“能源”体系当中,氢能基础设施发展仍未摆脱相对滞后的局面。

实际上,一直以来,受制于成本问题,氢能车规模化落地未能实现。但近两年,氢能车正高速发展。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和 2022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586辆和3367辆。2023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售约为5800辆,同比增长72%。其中,12月燃料电池汽车销售量达1500辆,同比增长 149.1%,这也是单月销量首次破千。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开始,地方政府开始进一步落实对氢能车辆补贴政策。去年6月以来,杭州、陕西、辽宁等9地政府陆续推出氢能地方补贴政策,例如,沈阳大东区对氢车购置补贴50-105万/台,氢气运输补1.5元/kg;杭州对氢车补贴20万-40万元,氢气补贴20元/kg;另外,浙江海盐县对氢能产业给予实际设备投资额18%限额2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另外,今年2月29日,山东省发布的对氢能车免收两年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此前的补贴政策,免收高速过路费实际上是从运营成本上给予氢能源车辆补贴,进而降低氢能车的运营成本。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创新总监刚直对此分析,虽然之前各地对氢能发展有补贴,但算下来和油车综合使用成本相当,对用户吸引力不够。高速是现阶段推进氢能交通应用的大场景,加上对氢能车补贴,氢能车高速费一年省下十几万元,这一场景下市场容量比较大。

最后,氢能的示范应用还只是一些小场景,规模较小,交通领域算是其中重点应用场景之一。氢能汽车中,商用车尤其是重卡车辆有望打开应用的一个突破口。

刚直还分析,后续家用乘用车领域,氢能会发挥更多作用,相关技术要做好准备,也需要做好加氢站、氢能成本降低等方面的准备,“预计2027年氢能家用车投入市场规模化使用,未来会和新能源车形成互补,例如在北方寒冷天气等特殊场景下,氢能乘用车更加适用。”

来源 | 中经传媒智库综合自央视网、澎湃新闻、中国能源报、长春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潇湘晨报网、光明日报、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21财经等

关于智库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慧支持和战略指导下,《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经传媒智库。智库汇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顶级机构专家资源,是集专家、机构、平台、媒体资源于一体的媒体融合型智库。中经传媒智库整合旗下《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家族企业》、中国经营网及两微一端等平台,具有5000万+的全媒体传播影响力。智库利用自身媒体平台开拓整合资源能力和广泛平台优势,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智慧支持。

    中经传媒智库公众号
    中经传媒智库微博
  • 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报社始终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洞察商业现象,解读商业规律,助推商业文明。经过3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两刊、网站、新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综合财经媒体服务商。

    《商学院》杂志创刊于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高端管理类杂志。秉承终身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理念,以传播商业新知为己任,以“国际视野+中国功夫”为办刊宗旨。为读者提供一切对管理有益的方法、工具和理念,是管理他人和企业的一本实战、实用的杂志。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