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威马汽车陷交付困局 资本压力下透支用户信任值?

作者:文/范文茜 / 发布时间:2018-12-06/ 浏览次数:0


  2018年继电池事故、自燃等事件之后,威马汽车最近又陷入用户退单风波。

  威马汽车原本承诺“9.16交大定”的EX5用户在11月30日前交付,但据《商学院》记者了解到,至今武汉、西安、广州、杭州等地的大部分车主以及部分北京、上海车主仍未提到车,威马的交付能力备受用户质疑。

  威马汽车公关部负责人在回复《商学院》记者采访时称,如11月30日官方公布的《威马来信》所述,各地区出现交付延迟是由于华东地区大雾的原因导致的,并非因为产能不足,能确保在12月7日前此前受到影响的用户顺利提车。

  但威马方面承认,除了物流的影响,各地区“智行合伙人”(也就是威马经销商)执行能力也是影响交付体验的一个因素,合伙人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不同,一方面要靠强大的融资能力持续输血,另一方面又不能违背客观的造车规律去“拔苗助长”。这次遭遇交付风波和信任危机,可能是因为资本方面的需要过早地释放了一些“信号”,做出了超出其把控能力范围内的承诺。

  多个城市仍未完成交付

  交付能力一直对各大造成新势力的重要考验,威马当然也是意识到这一点的。

  9月28日,威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交车发布会,承诺在年内交付1万辆新车,显示出对交付的强大信心和决心,而当时威马EX5的订单一共有4016 笔,看起来交付压力并不大。

  然而结果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威马汽车在交付环节上问题频出。12月5日,多位来自北京的车主向《商学院》记者反映:“当初在合同里给我们9.16大定用户承诺的是在11月30日前完成交付,但到现在我们的车都不知道在哪里。”

  11月30日,威马汽车官方解释称,造成以北京地区为主的部分用户未能在11月30日如期提车的原因是受华东地区持续恶劣天气影响,承诺最晚不超过12月7日内将车辆交付给用户,并表示“积极与受影响的用户保持沟通,每天向用户汇报车辆运输状态和地理位置。”但北京用户郑先生连日来曾多次向服务大使询问车辆运输情况,对方要么没有回应,要么含糊地说:“就这两天了,快了。”

  12月6日截稿为止,在威马智行APP上,记者从用户社区了解到西安、武汉、广州、杭州、重庆等多个城市的大部分用户都还没有如期提到车。威马汽车公关部负责人对《商学院》记者表示交付方面出现问题并非由于产能不足造成的,“确实时因为天气原因,没有办法,华东这边雾太大,车都开不出去。”她明确表示,12月7号前交车的承诺能够兑现给用户。

  另外,在郑先生给记者的合同条款上可以看到,合同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规定用户违约需要承担的责任,而鲜有对企业一方的约束,甚至标明了“本合同所载明的交付日期为车辆的预计交付日期,车辆交付的具体日期为乙方后续通知为准。”

  北京京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告诉《商学院》记者,“车辆交付的具体日期为乙方后续通知为准”这一条规定显然有失公平,有损消费者利益,威马有责任设定一个期限区间,允诺最晚要延迟多久,否则按照目前的条款,其在时间期限上就没有任何约束,造成了用户陷入被动的局面。许浩表示,汽车行业是一个竞争充分的行业,消费者是有选择权的,提醒消费者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有法律意识,仔细研究条款,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对于合同方面的问题,威马汽车方面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只表示“我们现在最关键的任务还是交付。”

  “合伙人制度”有待完善

  让车主们感到气愤的不只是威马官方没有按时交车,还有明显违背“游戏规则”的问题。威马早前制定了“拼手速”的规则——采用“订单生产”的形式,严格按照大定支付顺序进行交付,但实际上这个规则并没有遵守下来。“9.16交大定的用户还没拿到车,9.19、9.20号交大定的用户竟然比我们先拿到车了,威马当初信誓旦旦的承诺呢?”用户郑先生表示。

  对此威马汽车方面称:“我们是明确要求按照支付时间先后来交车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交车顺序混乱的问题?

  目前负责交付的是各地区的“智行合伙人”,“智行合伙人”是威马汽车对渠道合作伙伴的称呼。威马从2017年12月开始实行合伙人制度,目前已覆盖16省26市开放51家线下店,威马希望通过有别于传统线下经销商的模式,搭建出行新生态,让“威马智行合伙人’成为当地威马用户拥车、用车的线下大管家”。然而在实际的交付当中就出现了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到用户对威马的评价。有知情用户向记者透露,智行合伙人在实际交付过程当中给并没有严格遵守官方既定规则。“有车到肯定是先给熟人的,普通用户只能等着。9.16交大定的用户那批车还没处理完,9.19那批的车就到了,合伙人又处理新车去了,导致越早交钱的用户反而等得更久。”

  威马方面表示,当地合伙人执行能力也是影响交付的一个重要因素,威马与各地合伙人的合作也还处于磨合期,确实遇到了之前没有想到的一些问题。目前已有针对合伙人的月度培训,未来仍会加强和完善管理。

  新势力交付难题背后

  2018年被认为是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包括威马、蔚来、小鹏等多家新势力都纷纷公开立下交付目标。其中,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9月28日的交付大会上表示,2018年威马交付1万辆,2019年交付目标是10万辆。

  对于目前的交付数据,威马汽车方面表示“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化,可能明天又不一样了,我现在很难给你明确的数字,但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会公布详细数据的。”不过其透露,在11月上旬威马汽车产量已达2000多辆,日峰值已经能达到200多辆。

  业内专家指出,资本市场因素也是造成新势力交付面临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汽车行业研究员张翔表示:“此前威马的承诺主要是给资本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既刺激了投资者的信心,又获得了用户的好感。对其估值和下一轮融资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钟师同意这一说法,他认为,新创车企与传统车企不同,一方面需要强大的融资能力不断有资金输血,一方面不能违背造车的客观规律拔苗助长、弯道超车,而这两者之间的“度”有时候是很难平衡的。

  “新势力车企的制造能力可能没有传统车企那么成熟,尤其是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新势力在这方面因为缺乏经验等原因要走一些弯路、多花一点时间。但又不能因为这个耽误了后续融资,毕竟要对股东负责,资本是追求快速回报的,因此威马可能信号放得早了一些、许诺多了一点,引起用户的不满,但从一家初创公司的处境和发展过程来看,这些问题也是难免的。”钟师对记者表示。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此前说过“新势力车企最大的挑战是真正意义上的交付,不是只交付给内部员工或者个别熟人,而是一般的线下用户。”

  目前来看这个“挑战”依然还是个挑战,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用户信心一再受挫,留给威马的时间不多了。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