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焦点 | 半导体行业最大收购案或告吹!英伟达将放弃收购ARM,400亿美元“芯片帝国”止步?

原创 作者: 沈思涵 石丹 / 发布时间:2022-01-30/ 浏览次数:0

号称是半导体行业规模最大的收购案,如今恐将“胎死腹中”。
 
近日,据彭博社报道,随着各国监管部门审批趋严,英伟达准备放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这笔价值400亿美元的收购案或将告吹。此时,距离英伟达最初宣布收购ARM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
 
2020年9月,软银集团和英伟达宣布达成确定性协议。根据协议,软银将把ARM出售给英伟达,交易价值为400亿美元。协议公布后,包括谷歌、微软和高通在内的多家公司都对此感到担忧,并要求反垄断部门干预。
 
事实上,英伟达对于监管调查的到来早有预料。在宣布准备收购ARM后,英伟达曾预计该笔交易或许要18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意味着审查从2020年9月算起,起码要到2022年3月前可以结束。然而,以目前不容乐观的审查形势看来,这笔交易延迟达成甚至最终被迫放弃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大。
 
尽管英伟达多次公开做出承诺称,收购ARM会促进竞争,并且为其他公司创造更多机会,但监管机构始终认为,这些承诺“不足以明确消除其对交易效果的严重担忧”。
 
很显然,此时的英伟达已经陷入监管审查的泥潭之中,最终会做出怎样的取舍,已经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针对相关话题,《商学院》记者向英伟达、ARM中国致电采访,但截至发稿两家公司均未作回应。
 
 
 
收购ARM阻力重重
 
 
 
 
英伟达收购ARM,最大的阻力并不在于其他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全球各大监管机构,其中以英美两国尤甚。
 
2021年7月,英国反垄断部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英伟达收购ARM可能会对英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令人担忧”的影响;同年12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英伟达发起诉讼,前者认为英伟达的收购计划会削弱竞争对手,减少芯片市场的创新且减少对芯片产品的选择,并导致价格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和ARM这两家公司分属美、英两国,但两国有关部门均对此收购案流露出反对情绪,可想而知这笔交易想要达成并非易事。
 
相比英伟达收购ARM引发的反对浪潮,另一家半导体巨头AMD的收购动作则要顺利得多。就在英伟达宣布收购ARM一个月后,2020年10月,全球第二大桌面与服务器处理器厂商AMD宣布拟以35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厂商赛灵思(Xilinx)。
 
一旦交易达成,AMD即可快速切入FPGA市场,成为全球唯一能够同时提供CPU、GPU和FPGA的数据中心完整解决方案厂商。目前,AMD收购赛灵思已经获得英国、美国、欧盟等监管机构的批准,而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也于2022年1月27日有条件批准了这项交易,这也意味着交易即将顺利完成。
 
既然同是半导体巨头,为何英伟达和AMD的收购进程如此大相径庭?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指出,“首先,AMD和赛灵思两家并不具有英伟达、ARM在各自领域所占有的压倒性优势地位,而且负责设计生产CPU、GPU的AMD,收购负责设计生产FPGA的赛灵思,并不会减少市场竞争,只会降低相关解决方案的成本。反观掌握GPU市场大部分份额的英伟达,并购目前在移动低功耗CPU领域占据优势的ARM,则会强化双方在各自市场上的垄断优势,从而压制竞争,这是市场不愿看到的结果。”
 
正如沈萌所说,英伟达收购ARM之所以会招来如此大的监管压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购双方优势占尽,尤其是ARM具有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一旦其被英伟达收购,足以形成“强者通吃”的格局。
 
如今,ARM架构的芯片已经应用在了手机、电脑、汽车乃至许多工厂的设备之上,苹果、高通、三星、华为、联发科等巨头在生产芯片时都需要经过ARM的授权。而能让ARM的商业模式运作至今的基础就是它的中立性,即ARM只设计架构,不生产芯片,因此不会和任何上述公司产生竞争。
 
倘若英伟达收购了ARM,就会打破原有的中立性。即便英伟达一再表态不会打破这种中立,可问题在于,英伟达本身就与ARM的诸多客户存在着竞争关系,因此无论英伟达如何“自证清白”,都很难同时让所有对手信服。
 
在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滕冉看来,“ARM的主要客户包括苹果、高通、三星、华为等不同国家的高科技企业,这些客户要么直接使用ARM的架构作为自家芯片的基础,要么通过ARM授权自行研发芯片。现在虽然英伟达没有直接和ARM的客户出现竞争关系,但英伟达具备着未来有能力和动机与ARM现有客户竞争的条件。也就是说,英伟达收购ARM除了要得到各国监管部门的批准外,其能否得到ARM现有客户的信任,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英伟达“野心”凸显
 
 
 
其实,英伟达的并购道路并非一直不顺,其想要继续扩张商业版图的“野心”,也并非是在宣布收购ARM的那一刻才体现出来。
 
早在宣布收购ARM之前,英伟达就曾在2019年3月宣布以69亿美元的价格,对以色列芯片制造商Mellanox(迈络思科技)发起收购要约,在此之后的一年里,这笔收购先后在美国、欧盟等地获批,后来又得到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的批准。
 
收购完成以后,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上的运营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比如在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到17.52亿美元,就此超越16.54亿美元营收的游戏业务,首次成为英伟达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这其中有部分原因就归功于对Mellanox的收购。
 
对于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业务上的增长,公司CEO黄仁勋曾这样说道,“英伟达未来的成功不在于芯片层面优化性能的能力,而在于推动数据中心规模计算的发展。”
 
但推动数据中心业务发展并非英伟达的终极目标。按照英伟达的构想,其希望通过GPU和数据中心业务,将自身的AI战略推向新的高度,并延伸至前景更为广阔的云计算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已经有许多领先的云计算厂商,都在积极地研发和部署采用ARM架构的产品。而ARM架构在云计算领域的优越性,也是英伟达所看重的。不仅如此,ARM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IP提供商,在芯片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消息称,其芯片设计已经运用在全球超过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之上。
 
如果能够收购这么一家在芯片行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司,那么英伟达的商业版图无疑会得到极大幅度的扩张,而这也正是英伟达为何对于收购ARM如此“痴迷”的原因。
 
“目前英伟达拥有全球领先的GPU和AI平台,而ARM不仅仅在消费级移动设备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也已经在x86阵营的传统市场如HPC(高性能计算机)和PC(个人电脑)领域披荆斩棘。如果英伟达能把其在GPU和AI领域的优势与ARM的技术更好结合在一起,必将在HPC和PC领域施展手脚。”滕冉表示。
 
事实上,在移动领域,此前英伟达也曾推出基于ARM架构的Tegra系列处理器,但由于发热较高等问题,其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上并不适用。从这一点即可看出,英伟达虽然在GPU和AI架构上表现突出,但在CPU和MCU内核架构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短板,而这种短板,恰恰又是ARM的优势所在。
 
谈到收购ARM的意义时,沈萌认为,“英伟达过去的优势一直是在GPU领域发展技术,其产品更多定位在AI、GPU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但英伟达的主要竞争对手AMD是从CPU和GPU两者整合的角度拓展。所以对于英伟达来说,如果能够收购ARM,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从GPU领域向CPU领域延伸,甚至未来还可以进入市场更为庞大的物联网体系当中。”
 
 
 
双方最终如何收场?
 
 
 
尽管英伟达和ARM至今仍宣称这笔交易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并希望能够促成交易落地,但从种种迹象看来,这笔收购其实已经很难再进行下去。
 
不过,对于英伟达来说,即便这笔交易最终失败,也不会对其眼下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从业绩上看,目前英伟达可以称得上是如日中天,正值鼎盛。
 
根据英伟达最新发布的财报,2022财年第三季度中,公司总营收达到71亿美元,同比增长50%;净利润24.64亿美元,同比增长84%。另外,游戏业务和矿潮使得英伟达赚得盆满钵满,其市值也从2020年8月的3400亿美元,涨到目前的5500亿美元以上。
 
此前亦有消息提到,在英伟达和ARM的协议中规定,如果收购未能成功,英伟达预付给ARM的20亿美元中将至少有12.5亿美元不会被退回,但英伟达会因此拿到一项架构授权。
 
也就是说,即便交易最终失败,英伟达还是能够在不付授权费的情况下研发自己的CPU架构。因此对于英伟达而言,无论如何都能通过这笔交易让自己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
 
然而,对于ARM来说,恐怕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当初软银之所以同意出售ARM,是因为其当时缺乏稳定的现金流(2019财年软银经营亏损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130亿美元)。如果ARM拿不到英伟达的投资,从长期来看,其在数据中心市场与英特尔、RISC-V等对手的竞争中将很难占到优势。
 
当然,ARM也可以通过寻求IPO上市来破解当前面临的困局,毕竟芯片产业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仍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此外,以ARM自身存在的商业价值,要想拉拢其他企业来收购或投资也并非难事,比如高通就曾公开表示如果英伟达收购失败,自己将连同相关领域的公司一同加大对ARM的投资力度。
 
只不过,即便其他企业也想收购ARM,或许也要面临目前和英伟达类似的监管问题。因此,此时的ARM犹如一块“烫手的山芋”,看似能够给收购方带来空前收益,但却并非寻常企业能够胜任。
 
“从目前各科技巨头和各国垄断监管机构的表态来看,英伟达收购ARM的机会窗口在逐渐关闭,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作为ARM的东家,目前软银自身的资金链也不像当初寻求出售ARM时那么紧张,出售ARM变现的需求正在降低。”沈萌补充说道。
 
无论如何,这场在芯片行业轰轰烈烈的收购事件,目前已接近尾声。而作为这场交易的双方,英伟达和ARM两家公司或许已经做好了撤离的心理准备。“与其苦苦坚持,不如知难而退”,这句话其实也适用于英伟达。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