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热点 | 危机发酵!维他奶深陷舆论漩涡,6成业务靠内地,“甩锅”声明暴露管理缺陷

原创 作者:刘青青 石丹 / 发布时间:2021-07-08/ 浏览次数:0

因为危机公关事件持续发酵,维他奶正面临是否“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舆情拷问。
 
维他奶有关代言人任嘉伦、龚俊宣布终止与维他奶品牌的一切合作;中国内地多地下架维他奶产品的消息传出;饿了么、美团等网络平台已经无法搜索到维他奶商品……
 
雪球数据显示,到7月5日,上述舆论风波之后的首个交易日,维他奶股价大跌11.73%,总市值277亿港元,距离2019年6月的市值最高点已经蒸发超过216亿港元。

图源:雪球官网
 
而更大的危机还来自于维他奶的经营。在业绩压力之下,维他奶超6成营收来自内地,2021财年(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维他奶在内地的营收已经达到50.08亿港元,占维他奶集团总营收的66.6%。
 
但由于此次风波,维他奶最大的业务板块正面临不确定性。
 
《商学院》记者就舆论风波、业绩压力、对内地业务的影响、超4成净利润来自政府疫情补助等问题向维他奶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作出回复。 
 
 
 
风波难平,两艺人已解约
 
 
 
舆情风波之下,7月2日晚,维他奶有关代言人任嘉伦、龚俊所在公司均发布声明,宣布终止与维他奶品牌的一切合作。
 
图源:任嘉伦工作室、龚俊工作室官方微博
 
7月3日,维他奶再发文,回应内部信相关事宜并致歉。维他奶解释称:网上流传的有关文件并没有经过维他奶集团的官方批复和发布,而是由一位员工私下撰写并内部转发,未经授权,也没有遵从维他奶集团的内部审批流程。
 
维他奶强调,“目前维他奶集团正调查该事件并保留追究该名员工法律责任的权利。”
 
图源:维他奶官网
 
然而,维他奶3日内连发3份文件并未平息网络议论,反而是在不当言论流出等消息之后,又暴露出内部审批流程等问题。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指出,在新闻发酵后,企业方将责任推到员工身上,缺乏对问题严重性的认知,也没有诚意的反省,反而更引起大众不满。反映出这个企业的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缺乏危机公关意识。
 
行业观察人士张雪峰也表示,维他奶的回复声明,个人认为更多的是一种甩锅行为,把责任推给相应的员工。这不仅仅反映了公司管理水平和风控水平的低下,更有可能是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企业文化。员工的行为是可以侧面反映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的。
 
 
 
6成业务靠内地,业绩增长靠补助?
 
 
 
此次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维他奶已是一家历时80年的老品牌,是一家专注生产及分销植物食品及饮品的企业。
 
维他奶官网显示,在1940年香港经历大战之时,维他奶创办人罗桂祥博士希望为香港人出一分力,所以研制一款营养丰富、含高蛋白质的豆奶饮品并以相宜价钱出售。1994年,维他奶登陆港交所。
 
图源:维他奶官网
 
维他奶创立于香港,但其发展与内地市场息息相关。《商学院》记者梳理发现,自2016财年在内地营收占比从38%上升至43%,“反超”香港业务之后,内地业务就成为维他奶的最大营收板块。
 
2017财年至2021财年,维他奶在内地的营收占比为49%、57%、62%、62%、67%,占比持续上升。而香港业务营收占比则整体收缩,从2017财年的40%下滑至2021财年的25%。
 
也就是说,内地业务长期占维他奶总营收的6成以上。
 
图源:《商学院》根据维他奶财报数据整理
 
维他奶财报也指出,2021财年,随着内地整体市场及各项经济限制措施开始放宽,维他奶在内地业务收入增长11%,由此带动集团收入4%的增长。
 
图源:维他奶2021财年年报
 
进军内地给维他奶带来了快速增长的渠道,但整体而言,维他奶的业绩增长表现并不算亮眼。
 
《商学院》记者注意到,2019财年,维他奶营收、净利润双双“登顶”:营收为75.26亿港元,此后营收均不及该数据;净利润为6.96亿港元,该数据到2020财年大跌23%,2021年同比略涨2.24%。
 
图源:《商学院》根据维他奶财报数据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21年维他奶净利润同比微涨,但该利润却因为疫情特殊时期而存在水分。
 
要知道,2021财年维他奶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获得国内及新加坡的财务资助共计2.24亿港元,该数据在2020年为0.11亿港元。而在2021财年,维他奶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仅为5.48亿港元——相当于超4成净利润来自政府疫情补助。
 
维他奶财报也直言,若撇去相关政府补贴,维他奶2021财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将下跌35%。

图源:维他奶2021财年财报
 
 
 
多地已下架产品,品牌形象受创
 
 
一边是利润增长靠政府补助,一边是内地业务超6成,在此情况下,维他奶遇此事件,其最大的业务板块似乎将正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据多家媒体报道,全国多地商户纷纷下架其产品。《商学院》记者搜索发现,饿了么、美团也已经下架维他奶相关产品,搜索维他奶均无法显示相关商品。不过,在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维他奶产品依然正常销售。
 
左:饿了么APP;右:美团APP
 
同时,抖音平台话题数据显示,“维他奶事件”话题播放量达5449.5万次;“维他奶产品遭全国多地商户下架”话题播放量达2348.8万次;“维他奶商品被下架”话题播放量151.6万次……在抖音上有关维他奶下架的相关话题达到60多个。
 
图源:抖音APP
 
对此,张雪峰认为,此次舆论持续发酵会对维他奶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最近几年,由于涉及到敏感话题舆论风波而引发的企业公关危机事件不在少数,有的企业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预警机制,或者之前会对相关的风险事件有一定的压力测试,而有的企业则可能会一蹶不振。
 
伍岱麒则直言,维他奶事件持续发酵,已经对品牌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从维他奶品牌生意方面看,其主要营收来自内地,主要依靠前期的品牌打造、渠道建设,获得良好发展,但不管是品牌还是产品,也没有特别差异化的优势,可替代性很高,相似的竞争品牌较多。
 
“而且,代言人解约对品牌的影响很大,如再发生电商平台或商场下架的问题,就会使企业销售收入下降、市场萎缩。”伍岱麒补充道。
 
此外,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2019年之前,维他奶在内地的业务增长尚可,近两年业绩萎缩,有疫情等因素影响,但也有维他奶自身战略的问题。
 
“按照饮料行业的习惯,多在销地附近建厂,但当时维他奶并没有足够重视长江以北市场的开拓,从而错过了全国化扩张的机会。而这一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给维他奶在内地市场未来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朱丹蓬表示。
 
(编辑:石丹;校对:李英卓)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