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热点 | 8亿“妥了”?!格力电器5折员工持股计划获通过,董明珠“退休金”落地成最大赢家?

原创 作者:沈思涵 石丹 / 发布时间:2021-07-04/ 浏览次数:0

 
6月30日,格力电器(000651.SZ)召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会上13项议案全部获得通过。其中,“每10股分30元”的大手笔分红方案获得高票通过,99.42%的股东赞成,而30亿元员工持股议案也获得了75.75%的投票率支持。这意味着格力这份充满争议的员工持股方案获得通过。
 
联系到不久前的6月21日,当时格力电器发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拟将第一期回购股份用于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规模不超过30亿元。
 
图源:格力电器公告
 
然而在外界看来,由于这份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列出的业绩考核要求过于宽松,且董明珠个人参与比例过高,因此二级市场对格力此举多有批评声音。
 
或许是考虑到市场情绪,紧接着6月27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出公告称,拟对第二期回购股份的用途进行调整,由原计划“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变更为“回购股份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格力电器此次宣布注销第二期回购的股份,但用于员工半价认购持股计划的则是第一期回购股份。也就是说,格力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并未改变,而市场担心第三期回购计划未来也有可能被继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如何看待这份备受争议的员工持股计划?《商学院》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格力电器相关联系人,但对方未予回应。
 
 
 
涉嫌利益输送?
 
 
 
前文提到,在此次股东大会之前的6月20日,格力电器突然抛出“5折”员工持股计划,其中董明珠一人认购3000万股,引起各方持续关注。
 
具体内容显示,格力电器11992名中层干部、核心员工认购股票后人均得17万元。而董明珠拟认购3000万股,拟出资8.3亿元,占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27.68%。如果按照格力最新股价计算,董明珠若顶格认购,将净赚7.3亿元。因此有投资者认为,董明珠个人占比过高,这一操作有“利益输送”之嫌。
 
资深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就对此指出,“如果从这件事本身看,董明珠无疑是此次员工持股计划中最大的赢家,而且其他高管的参与比例并不高。但如果一个公司在推行股权激励时核心决策层股份占比明显偏大,且获得股份的代价明显偏低,很容易给外界留下利益输送的口实。”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格力电器也设置了一系列门槛。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列出的业绩考核要求为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10%,2022年净利润较 2020 年增长不低于20%。
 
如果按照2020 年格力221.8亿元的净利润计算,2021年净利润应达到243.98亿元,2022年净利润则需要达到 266.16 亿元,这将超越格力在2018年实现的262亿元的历史纪录。换句话说,格力业绩考核目标差不多就是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水平,看起来似乎不难达成。因此,在这份员工持股计划推出后,就有声音质疑,这份员工持股计划的行权和激发条件过于宽松。
 
不过,如果参考格力电器近年来的成绩单,其净利润增速实际上处于逐年递减的水平。数据显示,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格力电器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03亿元、246.97亿元和221.75亿元,增速分别为16.97%、-5.75%和-10.21%。按照这一趋势,格力要实现10%的净利润增长也并不会轻松实现。
 
“格力这个目标如果放在家电行业看,年均增长10%还是有一定的挑战的。目前中国家电市场环境日益严峻,企业增长越来越难以实现。比如很多人认为经历了2020年疫情之后,2021年家电会大幅增长,但实际上,上半年这个预期的增长并未出现。今年家电市场环境仍然比较严峻,明年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家电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增长空间不大。”刘步尘对此解释道。
 
 
 
难挽股价颓势
 
 
 
事实上,自从公布员工持股计划之后,格力电器一直饱受市场争议,公司股价更是全面承压。在6月 21日至25日期间,格力电器股价累计下跌2.7%。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电器自2020年以来已发布多次股份回购公告,但并未明显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在2020年4月,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这是格力电器史上首次启动回购。
 
半年后的2020年10月,格力电器启动第二次回购方案,回购金额区间及回购价格与首次回购一致。而到了今年2月及5月,格力电器又先后披露了两次回购完成公告,公司回购金额均为回购上限的60亿元,累计回购额达到120亿元。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格力电器斥巨资回购股份另有“隐情”。 “一般来说,企业回购股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股价过低,无法体现其内在价值;二是自身现金储备超过必要。目前A股整体估值并不低,但格力电器估值却在市场中处于偏低的位置。”
 
而在最近的6月27日,格力电器突然又宣布拟将第二期回购的股份用途进行调整,由原计划“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变更为“用于注销”。
 
正常来说,回购的股份直接注销将减少流通股数量,从而刺激股价上涨,因此格力此举被看作是为了安抚市场情绪而采取的措施,然而在6月28号格力电器股价高开后便一路走低,虽然以红盘报收,但股价涨幅也仅有0.82%。
 
很显然,从近期股价表现看,市场对格力电器的举措并不满意。另外,在过去的2020年格力电器股价共计下跌了2.27%,而从今年以来,格力电器股价跌幅已达到14.98%。通常看来,企业大手笔回购股份的背后,传递出的是企业对于市场的信心,其对股价的提振作用也很明显,但为何格力电器的回购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在刘步尘看来,格力电器陷入这个局面主要存在两大“病因”。“一是格力的产业结构本身就是以空调为主,比重过大。但如今整个空调行业形势低迷,从2019年开始就出现负增长状态,行业的低迷必然对格力主业造成冲击,并且产业布局失衡,也就导致其在资本市场出现起伏。二是格力电器的企业管理机制不符合未来发展。直到目前为止,格力电器依然是以董事长董明珠为主导意志,企业尚未建立合理的企业管理体制,投资者也会对此有所顾忌。”
 
 
 
发展拐点已至
 
 
 
格力电器的回购动作频频虽然引人关注,但放在家电行业却不是孤例。今年以来,各家巨头也都先后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份回购。
 
就在格力电器公告第一期员工激励方案的同一天,TCL科技也发布公告,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预计6亿元—7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此前,美的、海尔也先后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其中,根据美的集团《第八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将对美的集团及下属单位的研发、制造、品质等科技人员及相关中高层管理人员授予8248万份股票期权。而海尔智家、海信视像也分别在6月18日、29日公布了自家的员工持股激励计划。
 
对此,刘步尘认为,近期家电企业频频推出针对员工、高管的股权激励方案,这可能与企业认知心态及攀比心态有关,“同行企业激励了如果我不激励,是不是会给外界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留下不重视人才及员工利益的印象?而且今年以来大多数家电股表现不佳,他们也需要通过回购股份或者股权激励等方式对外传递信心。”
 
尽管各大家电巨头在资本市场上“花样迭出”,然而并没有给股价带来明显的提升,这似乎也传递出了不一样的信号。

“在过去,谈到格力、美的这些家电龙头股的时候,大家都在用白马股形容,但现在发现,家电股已经从过去的白马股被调整为传统价值股。这种转变也说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逻辑已经改变。”刘步尘说道。
 
过去的2020年,格力电器的成绩并不能令外界满意,不仅公司营收、净利润增速双双下跌,而且在格力最为强势的空调领域,其年营收也首次被竞争对手美的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股东大会上,董明珠也主动回应股东对于格力电器2020年业绩下滑的疑惑。在她看来,虽然2020年格力业绩出现了下滑,但格力对渠道进行了梳理,几百亿的库存都得以清理,而前期理顺渠道、物流、安装等通道,后续会给企业发展提供更为顺畅的条件。
 
“我们在进行一场新的革命,必须要线上线下融为一体。只要能打通,我相信我们会有很好的成长性。一个企业必须有技术支撑和完美的销售通道,结合起来使企业更好地发展。”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公开表示。
 
不难看出,董明珠对于格力电器的未来发展仍然满怀乐观。然而,在行业步入低迷周期的现状下,格力想要依靠空调主业回暖恐怕难度不小,另外,多元化发展举步维艰的困局也长期困扰着格力的发展。
 
显然,眼下的格力电器已经处于发展的拐点,只有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才能彻底打消外界的质疑。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