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消费金融进入下半场 海尔消金背靠生态布局占据场景“高地”

作者:刘青青 / 发布时间:2020-04-28/ 浏览次数:0
  

随着财报季进入尾声,各消费金融公司陆续发布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消费金融正在逐步回归理性,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增速回归平滑,消费金融行业或将进入下半场。

 

 

在整体经济下行、行业监管趋严、竞争加剧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必将面临更多挑战。

 

一方面,随着获客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不断抬升,持牌金融机构净利润增长空间或将进一步收窄。另一方面,随着3C、家装、二手车等场景不断成熟,细分场景被更充分地挖掘、深耕,消费金融公司开启“场景争夺战”。

 

此外,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消费金融公司还面临着消费需求减少、获客成本提升、存量业务逾期贷款增加、风控难度加大、贷后管理成本抬升等挑战。

 

在消费金融的下半场,能够深耕细分场景、提前布局线上、坚持科技赋能的消费金融公司,才能在消费市场继续扎实前行。而有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消费金融进入下半场,增速回归平滑

 

受监管趋严,行业洗牌加速等因素影响,持牌消金机构在近两年基本告别野蛮生长阶段,整体业绩增速趋缓。招联、马上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其业绩亦在2017年爆发之后渐趋平稳。

 

目前已披露2019年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排名中,营收、净利均居“榜首”的招联消费金融营收增速进一步放缓,净利润增速较2018年略有增长,但是相较于2017年依然呈放缓趋势;位居第二的马上消费金融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甚至均不足10%。

 

截至目前,24家已开业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已有12家持牌消金公司公布业绩。从营业收入来看,已披露业绩的持牌机构中,海尔消费金融暂居第五位;净利润方面,海尔消金暂居第六位。

 

 

据了解,4月17日,上市股东红星美凯龙集团公布2019年年度财报,并披露了海尔消费金融业绩情况。财报显示,2019年,海尔消费金融实现营收13.89亿元,较上年同期10.48亿元增长32.53%;净利润2.05亿元,较上年同期1.68亿元增长22.02%。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来看,随着获客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不断抬升,持牌金融机构净利润增长空间或将进一步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金融行业的强监管下,非持牌机构的玩家数量不断减少,P2P迎来强监管、小贷公司政策限制重重、助贷机构的生存发展难以言好、依托场景的消费分期平台资金来源又往往存在不确定性,持牌持牌机构的优势不断显现。

 

与此同时,在消费金融牌照愈发珍贵的情况下,不少银行、互联网巨头等通过入股的方式介入这块稀缺的牌照。

 

此外,由中国平安主要发起成立的平安消费金融、光大银行牵头的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等新玩家也在步入“战局”。随着江阴农商行拟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江苏省持牌消金公司或达4家。

 

也就是说,仅从竞争对手而言,海尔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既因消费金融市场的P2P、小贷公司、消费分期平台等其他选手的退出,有了更大的舞台;又因为各方势力的入股,以及新消费金融玩家的入局,战局更加复杂激烈。

 

开启“场景争夺战”

 

在消费金融的下半场,除了持牌金融机构净利润增长空间或将进一步收窄,随着3C、家装、二手车等场景不断成熟,在场景红海的大前提下,更多细分场景被更充分地挖掘、深耕,旅游、教育、医美、租房、在线培训、农村消费等等成为细分场景蓝海。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结构分化时代,不同细分场景对应的客户群体各不相同,细分场景中消费者需要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以往大范围覆盖的营销模式很难精准捕获有效客户,营销的成功率较低。

 

因此,在新增客户获客成本增加、银行压缩同业规模、贷后管理成本不断上升,进而增速净利润增长空间或将进一步收窄的大环境下,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逐渐拉开了“场景争夺战”的序幕。

 

在场景赋能方面,依靠海尔生态,海尔消费金融无疑具有先天优势。据了解,依托股东产业及线下网络资源,线下布局覆盖336城市的4000余家海尔专卖店,通过海尔产业、工贸、销售共创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低息费甚至零息费的家电分期产品。

 

以爆款家电分期产品“零元购”为例,海尔消费金融布局海尔八大网络触点,全面打通海尔互联网用户管理体系,盘活亿级优质客群。同时,该产品链接了外部头部平台以及垂直领域用户资源,共同构建用户风险模型。

 

除了家电场景之外,海尔消费金融平台通过链接教育、医美、家居、装修、出行、保险等场景生态资源,最终实现了覆盖用户八大家庭消费场景。

 

公开资料显示,海尔消费金融由海尔集团、海尔财务公司、红星美凯龙、绿城电商及中国有赞(原中国创新支付)5家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是我国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后,第一家经银保监会批准开业的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

 

因此,在海尔生态之外,海尔消费金融还红星美凯龙、绿城集团、中国有赞等股东资源、品牌影响及覆盖家电、家居、物业、支付等各大家庭服务场景的线上线下资源,为公司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金融

 

在先天场景优势及股东背景优势下,海尔消费金融本身也具备强大实力,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反欺诈等方面建立以技术为支撑的智能消费金融平台。

 

据了解,经过5年的科技能力建设,目前海尔消费金融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已初步完成。2019年海尔消费金融将以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及可视化建模“六大”技术核心,建立服务、营销、运营、反欺诈、授信、资金、催收“七大”智能科技平台,致力于将金融科技与“八大”消费生态场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全周期全场景科技赋能。

 

在科技场景化应用上,海尔消费金融基于海量数据积累,将金融科技融入消费场景,基于不同场景构建用户画像,建立差异化的模型,并加以应用在风险控制、获客等方面,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在此次疫情“黑天鹅”事件之下,海尔消费金融依托科技能力,原本的线上业务通过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在线化金融服务的能力正常运营,部分线下业务也积极实现线上化转型。与此同时,凭借科技赋能,海尔消费金融通过拓宽在线获客的渠道、用户精细化运营等作为用户增长的核心。

 

另外,面对疫情带来的资产质量影响,海尔消费金融一方面落实延期还款等政策,为部分划款困难用户延期还款;另一方面调整资产投放结构,增加优质资产的投放占比,2月中下旬资产质量实现明显好转。

 

利率红线降低了盈利空间,消费金融市场也得以排浊自清;疫情冲击线下获客模式,线上渠道也迎来发展机遇;客群下沉、场景细化带来更多风险挑战,也扩宽了市场空间,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更大的舞台。

 

也正是由于在大环境下,海尔消费金融拥有天然的场景优势、流量入口;提前布局线上渠道,疫情期间具备线上办公能力以及线上获客能力;始终坚持科技赋能金融,不断提升平台风控能力、智能化程度,海尔消费金融在2019年逆势上涨,依然交上营收13.89亿元的“成绩单”。

 

未来,随着P2P、分期电商平台、助贷机构、小贷公司的一步步监管清洗,消费金融行业环境愈发清明,竞争却要更加激烈。只有抓住场景、科技赋能的消费金融公司,才能在消费金融红海中屹立不摇、逆势上涨。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