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创维更名,“千亿梦”缘何渐行渐远?

作者:文/沈思涵 石丹 / 发布时间:2019-06-22/ 浏览次数:0

 

创维更名一事终于落下帷幕。

 

在5月31日召开的创维数码股东大会上,创维正式完成更名议案,其公司英文名称从“Skyworth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变更为“Skyworth Group Limited”,同时中文名称也改为“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这是继去年12月27日董事会建议名称变更一事的后续。事实上,无论是名字从“创维数码”改成“创维集团”,亦或是集团更新第三次品牌Logo,均凸显创维发力国际化、高端化的战略意图,其背后也说明创维正在进行一番改革。

 

但革新之路荆棘密布,创维及其互联网品牌酷开将如何应对竞争对手及市场的竞争?

 

618帷幕刚落,创维酷开“激战”小米

 

618年中大促活动刚刚落下帷幕,各大品牌的数据也相继出炉,而创维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创维和酷开双品牌在618期间拿下全网销量第一名,同比增长158%。其中,创维在大屏AIoT电视、OLED电视、全面屏电视和75寸以上大屏电视方面均拿到市场第一的数据。

 

尽管创维的成绩不俗,但竞争对手小米的表现也不容小觑。

 

相关数据统计,6月1日至6月18日期间,小米电视全渠道总销量达92万台,并在京东、天猫和苏宁三大平台均拿下销量及销售额总冠军。除此之外,小米电视还拿下32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65英寸和75英寸等六大尺寸段电视共40项单品冠军。

 

此番对比之下,创维电视的风头显然已被小米占去。实际上,在618大促活动开始之前,创维就已经与小米开始了一番“隔空较量”。

 

5月27日,创维旗下的互联网电视品牌酷开召开发布会,并在此前的海报预热活动中打出“超小米”的口号,其想要超越小米成为互联网电视第一品牌的目标昭然若揭。而在发布会现场,酷开也以“真机对比”的方式,将其高配低价产品55英寸全面屏电视C60与小米E55A电视进行对比,通过更好的规格和售价来凸显其性价比优势。

 

不过,单就互联网电视品牌来看,酷开与小米之间仍有明显的销量差距。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8年全年,小米电视出货量达到840万台,同比增长225.5%,而酷开电视在2018年国内市场售出107.8万台,海外市场售出53.9万台,合计161.7万台。

 

产业评论家洪仕斌认为,酷开与小米虽然同是互联网电视,但两者根本差别在于互联网思维不同。“酷开仍是由传统厂商开发产品,通过定价、渠道等方式灌输给用户,想要成为互联网电视第一品牌难以实现,而小米则是以建立生态链的方式赢得用户认可。”

 

彩电行业低迷,创维如何实现“千亿梦”?

 

近段时间,国内彩电市场增速下滑,市场低迷表现愈发明显。

 

根据奥维云网(AVC)最新发布2019年1-5月彩电市场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中国电视市场线上线下全渠道零售量同比降低1%,零售额同比降低11.4%。

 

受此影响,排名第二的海信已经出现了增长瓶颈,其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出现下滑趋势。不过,创维仍表现出难得的逆势上扬,零售量、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3.4%、1.8%。

 

创维虽说在彩电市场上仍具备领先地位,但这一行业进入“存量阶段”已是不争的事实。想要实现其“千亿营收”目标,创维不免要在其他领域寻找机会。

 

2018年,创维董事局制定了未来五年转型升级的整体战略“1334”,并提出要在五年内实现营收规模突破1000亿的目标。为此,创维谋划已久,并在去年7月宣布正式进入厨电领域,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但从目前来看,创维要在五年内实现营收破千亿的目标,仍有极大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从2015年起,创维的营收规模便在400亿出头的水平,至今也未曾突破500亿的年营收大关。对此,《商学院》记者采访创维品牌负责人,了解其接下来将如何实现千亿营收目标,但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应。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指出,创维目前营收主要来自电视业务,企业规模还不够大。“要想实现千亿营收目标,创维仍需要培育出第二甚至第三个像彩电这样的产业,单凭自身培育产业难度不小,但如果是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则机会较大。”

 

创维并非没有这方面的意向,其曾在2017年11月尝试收购开沃汽车,借此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由于双方最终未能达成协议,此事就此作罢。随着收购一事搁浅,创维目前也只得在彩电这个主营业务做大做强,辅以其他家电品类发力,至于未来在其他领域是否还有动作仍未可知。

 

在洪仕斌看来,对于创维的“千亿梦”无需过于担心。“家电市场范围很大,创维除了做厨电,还在冰洗市场都有布局,但关键是它在这些方面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在物联网时代,创维要扎得更深,才能确保其地位不被后来者超越。”

 

对创维的发展,《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