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推荐
// 中经传媒智库

经营医疗器械资质存疑 百度医疗再陷“是”与“非”

作者:文/梁伟 / 发布时间:2019-02-16/ 浏览次数:0
  百度对医疗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歇,而这次有了“实体”上的突破。

  工商信息查询平台天眼查显示,2月11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工商信息发生变更,其经营范围新增“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销售医疗器械II类” “软件开发”等内容。

  《商学院》记者向百度方面证实了此次工商信息变更的真实性。“按照百度AI赋能医疗的计划,百度将向全国500个贫困县医疗点捐赠AI眼底筛查一体机,覆盖5600万眼疾风险人群。但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我们需要先在营业执照增加医疗器械经营资质,才可以进行相关硬件的采购及捐赠行为。”百度方面表示。

  AI眼底筛查一体机于2018年11月百度世界大会上正式亮相。百度官方微博曾介绍,“中国患各类眼疾病的患者大概8000余万人,百度和中山眼科合作开发的AI眼底筛查一体机,可以帮助患者快速筛查包括糖网、青光眼、老黄等多种眼底疾病,提早预防致盲风险”。

  不过,根据百度公关部工作人员宋广萍提供的文件显示,至1月10日,也就是百度变更经营范围前,百度AI眼底筛查一体机已经落地到了肇庆市的4家医院,并在肇庆市德庆县人民医院率先投入使用。

  也就是说,在经营范围变更前,百度就对外捐赠了AI眼底筛查一体机。而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规定,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注册管理之前是不可以进行售卖、捐赠的。显然,百度在未变更经营范围前,提前捐赠的行为涉嫌行政违法。

  针对质疑,百度回应称:1.百度眼底一体机设备为第三方生产,设备本身第三方均依法具有相应资质;2.肇庆捐赠项目是跟着中山大学眼科中心“AI下基层”项目进行科研合作落地的;3.目前中山的硬件落地通过百度捐赠现金、中山直接购买、百度完成AI能力植入的方式进行,相关机器均有二类资质。

  AI眼底筛查一体机是否是百度委托第三方生产、百度贴牌的呢?百度相关人士回答《商学院》记者说:“百度完成了AI能力植入,不是贴牌。百度AI技术落地的产品不少是植入AI技术,委托有资质有工业技术的正规第三方生产。之前在医院落地的眼底相机是百度捐赠现金,医院从第三方购买的,第三方具备相关医疗器械生产资质,机器也具备二类医疗器械资质。”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许浩律师表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百度在工商信息变更之前,应取得所在区域食品药品监管局备案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此外,百度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生产,将AI技术落地,虽然不是直接生产,也要具备相应资质。”

  记者致电北京市海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证大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淀食药局受理注册地为海淀区的企业关于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其中二类医疗器械需进行备案。企业取得该许可证后,才能进行工商信息变更。”

  记者就取得食药监审批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时间询问百度方面,对方表示:“这个业务部门还没给到我们。” 记者登录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进行查询,在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公示中,未发现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而截至记者发稿,也未收到官方进一步回应。

  有无经营行为?

  “所有机器均是合规合法有相关资质的。百度增加营业范围也是为了捐赠AI眼底相机,没有其他销售医疗器械的计划。”百度相关人士表示。

  据许浩介绍,经营范围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业务范围,应当依法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超范围经营是违法经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捐赠不属于生产经营行为,关键是看其有无生产经营行为。”许浩说。

  经营行为,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活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3款的规定。经营行为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行为的内容是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二是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营利,即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这两个要件是缺一不可的。行为人虽然提供了商品或者服务,但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构不成经营行为。“如果百度要盈利,就会有经营行为。” 许浩表示。

  医疗器械的售价普遍比较高,回报也比较丰厚,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认为,随着互联网红利的减少,此次百度新增医疗器械销售业务,或是向实体经济靠拢,探索线下发展空间的一次尝试。

  百度医疗的“是”与“非”

  过去许多年,一些医院和医疗设备企业通过百度投放广告,为百度营收做出很大贡献。而“魏则西事件”一度使百度的信誉蒙尘,其背后的“百度医疗竞价广告”也引发争议。

  魏则西事件之前,莆田系北京望好医养城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曾于2015年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透露了百度不愿放弃医疗竞价广告的原因,“莆田系医院2014年一年在百度上花费的推广费用高达34亿,这笔费用占据百度在推广上获得的所有收入的三分之一”。

  2016年10月,时任百度CFO的李昕晢在解读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时,曾说道:“对营收贡献最大的行业是医疗、本地服务、教育、零售、房地产和家装。虽然有监管的变化,这几个领域依然是对公司营收贡献最大的几个领域。”

  事实上,百度对医疗领域的探寻从未停歇,其中也经历了一些坎坷。百度移动医疗事业部成立于2015年1月,主要通过O2O方式联手国内医院推出挂号预约等,此外还有送药相关的药直达业务。

  然而,百度移动医疗事业部刚满2岁时,李彦宏便宣布裁撤。2017年2月8日,百度内部邮件显示:“即日起,百度医疗事业部智能小e团队和拇指医生团队,转入AI体系;医疗事业部内容建设团队,转入搜索公司。医疗事业部其他业务予以关停。”

  2017年3月3日,“百度医生”发布公告称,百度医生正式关停服务并下线。该平台于2015年1月上线,其从挂号切入医疗服务,患者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与医生预约,曾是百度医疗事业部的拳头产品。

  李彦宏曾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发言称:“能够改变医疗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人工智能。”2018年4月,AI创新业务部(百度灵医)成立,隶属于百度AIG事业群(人工智能事业群),同年6月开始做医疗影像。目前,百度发布三款医疗AI产品:AI眼底筛查一体机、智能分导诊、CDSS辅助诊断系统。

  此外,百度在医疗领域的产品阵容还包括:2015年3月,百度知道推出的医疗健康咨询平台“拇指医生”、2015年4月百度营销中心推出的“百度知道”、药品O2O“药直达”、百度医疗大脑等。

  开拓线下空间

  对于百度此次业务变更,葛甲表示:“此次变更属正常的企业行为。百度正在向实体经济靠拢,不再完全依赖线上。”

  而百度涉足医疗器械销售,或面临一定的挑战。“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有多大,不容易统计。此外,作为买方市场,医院的自主权比较大。医院的采购计划倾向是怎样的,百度能拿到多大份额,也将面临挑战。”

  在葛甲看来,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线上的增长空间已经很小,需要开发存量市场,使得商业模式持续运转,维持目前市值。“百度正在开辟线下战场,向实体经济靠拢,第一步踩中医疗。”

  《商学院》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除《商学院》杂志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学院》杂志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

 点赞 30
 收藏 20